绛帻鸡人报晓筹,水浒传天香楼中,隐藏朱元璋《金鸡报晓》诗?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4-07 08:04:35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这是《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第一句。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解读“嘉祐三年”这个年号隐写的是洪武三年。这一年,朱元璋“封建诸子”,因而,张天师要祈禳的瘟疫,就是“朱李石刘郭”中的朱瘟(朱瘟)。而洪太尉误走的妖魔,则隐藏在“三月初三”之中。

年号是洪武年号,三月初三隐含了妖魔,那么,“五更三点”又是什么意思呢?

绛帻鸡人报晓筹,五更三点正是鸡鸣待晓之时

这回书有一首回前诗,引用的是唐朝王维的《和贾至舍人大明宫早朝之作》,其诗曰:“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春,中书舍人贾至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太子中允王维等和之。唐肃宗名李亨曾平定安史之乱,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水浒传》正是以唐朝的安史之乱隐喻大明藩镇之乱,唐肃宗的谥号中,就隐藏了大明“太祖武德皇帝”,也影射了朱元璋谥号中的“大明”、“大圣”,《水浒传》中的泗州大圣、飞天大圣,都是隐写的大明大圣。

太祖武德皇帝,实是“太祖五德皇帝”,隐喻大明“金木水火土”五行字辈。五行即五德,“天道循环”即五德循环,《水浒传》的作者肯定见到了大明五德循环一轮的“五代”皇帝,绝不是民国伪造的死于洪武三年的施彦端。“纷纷五代乱离间”,从朱元璋到朱祁镇(朱祁钰),五代皇帝无一朝不乱。

因此,书中就隐写了靖难之役、朱高燧毒杀朱棣、朱高煦谋反、土木之变等历史。导致大明“五代”乱离的根源,就是朱元璋“封建诸子”,放出藩镇,即“误走妖魔”。

写明朝历史,为何以王维这首诗作为回前诗呢?为何说王维的诗被借喻为大明藩镇之乱呢?

其一,“绛帻鸡人报晓筹”,绛帻即绛红头巾。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中,清风山头领燕顺、王英、郑天寿的头上都“裹着顶绛红头巾”。燕顺是锦毛虎,即将在龙虎山上出现,还将在景阳冈被武松打死。燕顺、王英、郑天寿,合起来读是“燕王英武真天授”。

鸡人,指的就是大明朱家。《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朱元璋“出自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姓”。颛顼帝乃高阳氏姬姓,因此,姬发大封同姓,颛顼帝重孙吴回祝融的曹姓后代,就被封在了邾国。曹氏以国为姓,去掉“邾”的邑部,就是朱姓。也就是说,朱姓由曹姓化出,花和尚的“花”就是曹化(草字头加“化”)。这个深度寓意,又被《西游记》、《红楼梦》借鉴,花果山、花袭人之“花”,隐写的都是大明朱姓的来历。

这一支曹姓、朱姓都出自姬姓,因此,朱元璋就把自己比喻为一只报晓公鸡。这只公鸡为时迁所偷,随即引发“三打朱家庄”。

“报晓筹”,也就是五更三点,即将天“明”。“九天阊阖”、“五色诏”,被借喻为朱元璋所封之九大亲王藩王,他们也是“五德”中人。万国之“萬”,就是“草禺”,草即“曹”,禺即猴,大明建立于戊申猴年,在《西游记》中就是那只石猴,《红楼梦》中则是史侯。

“香烟”,则预伏下文中的天香楼。“凤池头”,则被隐写为凤阳。因此,接下来的描写中,就有“凤阳天香”的重大寓意了。

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

回前诗后,正文即云:“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王维的大明宫诗,加上紫宸殿,大宋仁宗天子就穿越到了唐朝。因此,《水浒传》借用的是北宋宋江起义故事,暗写明朝历史,以唐朝的藩镇之乱隐写大明藩王谋反。于是书中有这样一篇瘦词,隐写大明太祖: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凤阁就是写的凤阳,为什么呢?朱元璋字国瑞,属龙,因而是“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烟,是“炎”的谐音,大明国号出自祝融之“融”,祝融是火正之神,大明因此以火德为国运。

御柳,指的是皇城之柳。柳,木卯,与木娄(楼)照应,首先隐写的是大明五德中的木字辈皇帝。卯肖兔,兔为月象,即大明。娄,即朱娄国,也就是邾子国(朱紫国)。木字辈的皇帝竖起旌旗,因此,“带露宫花迎剑戟”。花,即草化,宫花指的就是大明皇帝。

《水浒传》中,以南方朱雀七宿暗喻大明金陵故都,以北方玄武七宿隐写大明新都,也就是梁山之东的京城。梁山,指的是石景山,而不是山东梁山。“京西何处是梁山”,梁山在大明京城之西,故《西游记》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个“西梁女国”,其晒经石即湿经山,也就是石景山。

柳宿,就是南方朱雀中的柳土獐(谐音“璋”)。柳土獐出现,因而就有了这句:“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尝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

黄冠,暗指的是颛顼帝的爷爷黄帝。黄帝在舍南麦场赐给陈氏太后一粒冷香丸,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生下了朱元璋——这就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的天香。天香,龙楼,就是“天香楼”。“舍南麦场”即书中的“打麦场”,史家庄、桃花村、柴家庄、穆家庄都有这个去处,暗写的就是朱元璋家。

“玉簪珠履聚丹墀”,玉即璋,璋是半圭,白玉祭祀瑞器,白玉前有“朱”,就是“赤瑕”。珠履丹墀,都是“朱”。

“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这两句中的“珍珠卷帘”,是一则“卷帘格”灯谜,珠珍即朱珍,五代循环是世袭,这就隐藏了大明仁祖朱世珍。这层寓意,到了红楼梦中就更为明确地以花珍珠、花袭人喻之。

黄金,即指的是“黄冠”。金,是金陵之金,《朱氏世德碑》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元初籍淘金户”。淘金,离不开沙,故梁山有金沙滩、金沙渡。

凤羽扇开既是“张飞”,又是“关羽”,凤凰、朱雀要展翼,“关羽”就飞不起了。所以,梁山有小张飞,还有小关羽。金翠莲、翠屏山之“翠”就是“羽卒”。羽卒、狱卒,暗写的是朱元璋“闻雨而喜,遂崩”。如此,“白玉”就是“璋”。

《水浒传》每一句话都深有寓意,这篇瘦词的解读也就隐藏了如此之多的隐喻信息。最后一句,则是照应“绛帻鸡人报晓筹”,点化了朱元璋的《金鸡报晓》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隐隐净鞭三下响

这篇描写大明宫紫宸殿的瘦词最后一句:“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净鞭,本是“鸣鞭”。明朝以前都叫“鸣鞭”,比如,《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鸣鞭四人位,列于殿前班之南,北向”。显然,“净鞭”是为了书中的特殊寓意而发明的。后来的“净鞭”又讹为“静鞭”,皆出施耐庵之手笔。

那么,施耐庵为何把“鸣鞭”写成“净鞭”呢?这个疑问,第六回中有解读。花和尚鲁智深从五台山文殊院来到大相国寺,讨要职事僧人做。智清长老不喜花和尚,派了个管菜园的差事。鲁智深不愿去,知客僧便诓他,说了一大堆僧人职事升迁的规矩,其中说了这样一句:“管东厕的净头”。

如果“净鞭”之“净”即此净头之“净”,那么,东厕净头就是皇宫之头。实际上,此处“东厕”是“东侧”的谐音,东侧,指的是金陵皇城之东角门。

大明故都皇城奉天殿殿左为中左门,右为中右门。殿前为广庭,东为文楼,西为武楼。正殿前门为奉天门,左为左红门,右为右红门。其中,左红门即东角门。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上御东角门,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翰林学士刘三吾进曰:“陛下言是,但置秦、晋二王於何地?”上不及对,因大哭而罢。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也有东角门的记载:皇太孙一日坐东角门,谓太常卿黄子澄曰:“我非先生辈,安得至此?然皇祖万岁后,我新立,诸王尊属,各拥重兵,何以制之?”

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一日,朝罢。建文君谓子澄曰:‘忆昔者东角门之言乎?’”

此“东角门”也就成了《水浒传》中的“东厕”,几处“东厕”记载,都与大明“孙立”、削藩有关,《水浒传》主写的就是这段历史。厕,又为茅厕,茅又作“茆”,也就是曹化之朱明。

出现在东厕的就是大明“净头”,净,花脸。元末明初夏庭芝《青楼集》中说:“金则杂剧、院本合而为一,至我朝乃分院本、杂剧而为二。院本始作,凡五人:一曰副净,古谓参军……又谓之五花爨弄”。

花脸,即曹化之脸。所以,“净头”就是大明之头,隐喻大明皇帝。那么,“净鞭”也就是“花鞭”了。五更三点、绛帻鸡人报晓筹、天香龙楼、净鞭三响,这一串符码其实隐藏了朱元璋的《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这首诗,又在后文书中几次暗写: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中,刘唐假意去追赶雷横,这时,书中瘦词言道:“北斗初横,东方欲白。天涯曙色才分,海角残星渐落。金鸡三唱,唤佳人傅粉施朱;宝马频嘶,催行客争名竞利。几缕丹霞横碧汉,一轮红日上扶桑。”

最后一回,写的是梁山大聚义。这回书照应“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宋江在梁山设罗天大醮,公孙胜做七日七夜道场。到了第七天夜里三更时分,天上出现了一只大金盘。这只金盘,出自赵匡胤《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

显然,朱元璋的诗出自《咏日》。但是,两个香孩儿都“预言”了自家的灭亡。大金盘之“金”正是灭掉北宋之金国,趙,走小月,趙中之月被赵匡胤赶散。朱元璋更是奇葩,竟然要扫尽“明月”,大明的结局也是亡于“金”。

以北宋历史隐写朱明,以宋太祖喻朱洪武,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联信息。赵匡胤这一支赵姓出自赢姓,赢姓的先祖伯益是颛顼帝之孙,故赵姓的源头与朱姓一样,都出自姬姓。而赵姓的得姓始祖,则是伯益之后造父。

《史记·赵世家》记载:“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赵城,山西洪洞县。洪洞之“洪”,即洪武之洪,赵家太祖武德皇帝遇“洪”,那就是洪武。

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五更三点,“绛帻鸡人报晓筹”,洪太尉因而误走妖魔。洪太尉所走之妖魔,即玄武,三月初三就是玄武大帝之诞辰,这个玄武,便是以玄武大帝转世自喻的大明太宗文皇帝,也就是永乐皇帝朱棣。

既然如此,那么祈禳瘟疫的张天师是谁,放出妖魔的洪太尉又是谁呢?

0 阅读:0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