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贵州一苗族民团首领,敛财有法,屡屡被刺杀,原因竟是太抠门

火耀西南 2024-03-22 07:44:53

文/编辑:nirvana

雷山,从明朝到清初,均无建置,直到雍正年间,始设丹江厅,民国三年,贵州由清朝时候的丹江厅改称丹江县,也就是今天的雷山县。

终清朝一朝,雷山地区便是苗族武装反抗清廷最为频繁的地方之一,雍乾时期和咸同时期均发生过大型的武装起义,时间到了民国,丹江地区仍然苛捐杂税众多,人民生活困苦。

这时的丹江出了一名苗族民团首领,在他的带领下对恶势力进行抗暴斗争,但是其后,他在得势后,又反过来为虎作伥,鱼肉百姓,最后横死于刀枪之下,他的一生英雄、土匪、恶霸兼而有之,人们对他也毁誉各半。

最为有意思的是,他一生屡屡被刺杀,原因不是因为局势复杂,也不是因为树敌太多,而是因为他太过于抠门。。。

雷山老照片

今天要说到的主人公,汉名叫杨昌隆,苗名叫者里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丹江中区羊排寨(今雷山县丹江镇羊排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杨家世代务农,所以杨昌隆自小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这人却是很有心计和胆识,而且特别喜欢玩弄刀枪棍棒,练过几年武艺,所以在当地的后生中也算是一个有胆有识之人。

杨昌隆

待到他长大后,他的满脸胡子长齐胸脯,时人又称之为杨胡子。

杨胡子由于在家乡颇有些号召力,所以1921年的时候,羊排寨选保董,大家一致推选杨昌隆来担任正职务。

杨昌隆做得还是不错,处处维护家乡利益,而且缉拿盗匪也是非常卖力,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1924年,贵州省政府派了李伯修来担任丹江新的县长,这时丹江中区的区长莫克俊前来巴结,两人都是贪财之人,臭味相投,于是时常探讨如何盘剥丹江老百姓。

某次,两人商议准备将住房捐这个税暗中提升一笔费用,好中饱私囊,但是这事没有当地有名望的人参与,又做不下来,于是二人一合计,便想到了羊排村的保董杨昌隆和脚雄村的保董杨绍明。

二人将两名保董请来县衙,一番客套后便将住房捐的事情说了出来,表示这多出来的钱,四个人分掉。

杨昌隆当即就提出了异议,声称当地百姓已经很穷了,提高这笔税,人民生活会更加困苦,不愿参与。

商议就这样不欢而散,李和莫二人受到杨昌隆的指责,十分恼火,事后大骂杨胡子不识抬举,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几天之后,李、莫二人就传杨到县衙,称有事相商,待到杨昌隆到来之后,突然就被埋伏的兵丁给抓了起来,然后下了大狱。

李、莫二人好不得意,商量敲杨胡子一笔钱后,把他送独山那边去杀掉了事。谁知隔墙有耳,这事就被看守杨胡子的狱卒杨发祥听到了,这杨发祥和杨昌隆二人是旧相识,听完二人商议也是大惊失色。

忙把这事透露给了杨昌隆,杨昌隆也吓得够呛,没想到李、莫二人竟然这么无耻和心狠手辣,于是求杨发祥去将此事告诉给自己的两个弟弟,让他们想法营救。

杨昌隆的两个弟弟得知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急忙四处联络人希望营救出自己的兄长。

这时,与杨昌隆交情甚密的几个兄弟,像猫猫河寨的拉你龙(余六枝)等人都纷纷表示这事只有劫大牢才行,一是不用耗费一分钱,二来也要显示我们的实力。杨发祥也表示愿意当内应。

于是,劫狱这件事就在紧锣密鼓中安排了下去。

这天凌晨,丹江县城一片寂静,突然从西门上一声清脆的火药枪声打破了静谧,紧接着,东南西北四个门喊杀声四起。余六枝等率领着来劫狱的人马冲入了城中,直奔县衙大狱而去。

当听到第一声枪响时,作为内应的杨发祥就开始制造声势,四处大喊大叫,不好了,不好了,救杨昌隆的人都杀到牢门口了,快逃命啊!

这时大家都睡得迷糊,外面喊杀声和枪声此起彼伏,心中也是惊慌,再听得屋外有人叫喊已经杀到牢门口了,于是根本都没有去想要辨别真假,纷纷逃窜。县长李莫修慌不择路,最后跳墙而逃,区长莫克俊则趁着混乱狼狈的躲到了仓脚底下。

另一边,杨发祥打开牢门,把杨昌隆背起就跑。

劫狱的人没有找到县官老爷,只抓住一个姓赵的师爷,余六枝一刀把他砍了。而李、莫二人搜刮来的银子,被劫狱的人一掳而光。

县太爷李伯修在外面村里躲了几天,认为风头已过,于是便偷偷摸摸地跑回来,殊不知走到半路就被人认了出来,痛恨他的人本来就多,如今又是乱成一锅粥,所以当即被愤怒的村民给杀掉了。

莫克俊躲在谷仓下留得一条性命,待到城中平稳后,悄悄化妆出了城,他想到了一个人,才能平息此事,那就是驻扎在永乐的,有人有枪的统带何明超。

何明超听闻县长被杀,急忙带着一千多人马直扑丹江城。

杨昌隆和余六枝得到消息后,知道硬碰无法抵抗,急忙带着人马逃入了雷公山中暂避风头。

杨昌隆这帮人是被赶走了,但是莫克俊此时也很苦恼,何明超这一千多号人如今就住在丹江城里了,每天要吃要喝,当然莫克俊其实也不是没钱,但是花自己的钱毕竟还是心痛,于是就发出告示,要丹江附近多个村寨摊派。

每天莫克俊就带着何明超的那些兵丁,走乡串寨,逼着老百姓缴钱缴粮,弄得各村各寨叫苦连天。

这事杨昌隆很快就知道了,于是派人四处联络,准备赶走何明超。

杨昌隆做保董的时候就有点号召力,加之这次莫克俊带人祸害苗乡,大家都很痛恨,于是在他的联络下,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从凯里、台拱、八寨几个地方就来了七、八个头领,带来了千把人,加上他的队伍,一下人马扩充道了将近两千人。

这近两千人聚集于雷公山上,都称杨昌隆为大哥,杨昌隆看打何明超的时机已成熟,于是与余六枝等计议,决定下山破城。

在1926年9月14清晨,杨昌隆带着两千人马突然杀入城中,毫无防备的士兵们还在睡大觉,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杨昌隆的人马都已杀到了面前。

士兵顿时乱了套,有些连枪都不会拿了,杨昌隆的大刀队提着雪亮的大刀如砍瓜切菜一般冲了上来,一时间十字街上躺满了何明超的士兵的尸体,场面极度血腥。

何明超带着几个卫兵,左冲右突,总算越墙向南门方向逃出了城,这一仗何明超的军队死伤大半,等到何明超收拾了败兵,头也不回地跑回永乐去了。

这次莫克俊没有跑掉,从仓脚被搜了出来,被杨昌隆的手下一刀砍死了。莫克俊为官苛刻残酷,要老百姓上粮时大秤称进小秤出,老百姓对他早就恨得入骨三分,他们把莫克俊杀了以后,人们找来一把大秤,用秤钩勾住他的咀唇,悬在他的大门口上示众,以示对贪官污吏的惩罚。

杨昌隆和余六枝本以为丹江他们可以说了算了,谁知这年年底,突然丹江来了一支一千多人的匪帮,为首的两人叫毛秉权和张元勋,本是丹江人,曾在川军中干过一段时间,后来拉了一帮人马开始脱离军队,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于是杨昌隆和余六枝只得让出丹江县城,再次逃往雷公山。

毛秉权和张元勋两人带着这伙人无恶不作,本来就是从思南、印江、剑河、台拱这么一路一直抢到丹江,如今回到家乡,也毫无收敛之心,在丹江附近烧杀掳掠。

最先他们想拉杨昌隆入伙,但是杨昌隆自恃自己还有个团总的身份,不愿和这些匪徒沆瀣一气,还好毛秉权和张元勋在丹江城驻扎六个月后,抢也抢得差不多了,于是1927年的8月间才离开丹江窜往其他地方掳掠去了。

毛秉权,张元勋走后,杨昌隆和余六枝才又窜下山,在丹江城内称起王来。

这年年末,省里又派了个叫胡仁杰的县长来丹江,但是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对这杨昌隆也是毫无办法。

杨昌隆这时也开始心态变了,明团暗匪的行为也愈来愈多,集聚了不少的钱财。

因为杨的手下都对杨唯命是从,于是都将钱财交给杨报管,而杨昌隆这人是出了名的抠门,光进不出。

这件事情引起了兄弟余六枝的大为不满,终于有天,余六枝忍不住问了杨昌隆,说:“大哥,我们弄得许多银子,你拿出一点分给弟兄伙,大家也热心给你办事嘛!”

杨昌隆马上回答:“噫, 我哪来的银子?你们搞得一点就分一点去了,还有个屁!”

余六枝一听这话,心中更加气愤了,不久就自己拉了一伙弟兄,便与杨昌隆分道扬镳了。

但是分道扬镳了,余还是没钱,越想就越气愤,最后狠下心来,从凯里收买来一个叫杨矮子的刺客,准备行刺杨昌隆。

这天丹江县赶场,杨昌隆也跑出来凑热闹,当走到牛场坝大桥的时候,一个矮汉子突然走了过来,对杨昌隆点头哈腰说道:“干啦(苗语:长官),您也来赶场来了啊!”

杨昌隆见不认识,客套的点头嗯了一声,谁知突然这矮汉子手里多了一柄明晃晃的杀牛刀,照着杨昌隆脖子就砍了过去。

杨昌隆大惊,用手中的手杖格挡了一下,刀没砍中脖子,只砍中了杨的左肩,掉头便跑,边跑边大声叫骂,矮子在后穷追不舍,此时巡城的保警兵也听到了呼声,都往杨昌隆那儿拥来。

那刺容眼看不能得手,于是掉头便跑掉了。

杨昌隆被人刺杀,本人也被吓懵了几天,他派人去追根问底,终于查清了那矮子是余六枝从凯里请来的刺客。

杨昌隆大怒,于是带着一伙兄弟,去找余六枝厮杀,誓报一刀之仇。

杨、余二人斗来斗去,最后杨昌隆斗不过余六枝,他只好拿出许多银子去贿赂胡县长,想借胡县长之手,杀掉余六枝。

余六枝也想巴结胡县长,可是他手头没有银两,他日思夜想,想到自家有个年芳二十的亲妹子,他便强行把亲妹子献给了胡仁杰县长。

胡县长暗处接银,明处娶妻,不知帮哪头好,只好装聋卖傻。让杨昌隆和余六枝去互相打闹。

那时榕江有个团长周渊祥,带着一团兵驻守榕江,杨昌隆求胡县长帮不了大忙,于是带了很多银子,跑到榕江去求周渊祥。

周渊祥见了银子,二话没说,马上派出姓王和姓莫的两个营长,率几百人随杨昌隆来到丹江。

余六枝知道杨昌隆到榕江搬来了兵,于是带自己那一帮弟兄钻进了山林,杨昌隆撵不着余六枝,一气之下,就带人去把余六枝家的祖坟给挖了。

余六枝一听祖坟被挖,气的火冒。他找准机会,带着一帮子人,连夜来到丹江城,围住了杨昌隆和榕江兵的驻地,一阵猛烈偷袭,砍死了百把人,抢得了百把枝枪,然后又呼啸一声,钻山去了。

王、莫二位营长,一看出师不利,丢了许多士兵枪支,不敢在丹江耽搁,带着残兵回榕江去了。

但是杨昌隆是箭在弦上了,发狠决定无论如何要把余六枝给收拾了。于是杨昌隆一咬牙,从金库中数出两挑银元再次去联络周渊祥。

周是见钱眼开,最先还在抱怨自己折了那么多枪支和士兵,这下两挑大洋就在眼前,一下话锋就变了,当即应承再派两个营的人马支持杨昌隆。

这次杨昌隆也放聪明了,他亲自带着这些榕江兵到处搜索余六枝。

果然在纠亚坡与余六枝相遇。

那天刚好雾特别大,余六枝的人在山脚,杨昌隆他们在山顶,山脚的人看不清山顶的人,而杨昌隆却看得真切。

双方一交火,余六枝就应声倒下,一条腿被打断了,被其亲信救下后,在山中躲藏数日,但是还是被杨昌隆捕获并送往榕江。

周渊祥知道余六枝也算丹江地区一条好汉,打算利用他为自己效劳,于是送他去医治。可是余六枝没有理解周渊祥的苦心,他暗想自己白天不死晚上死,反正是死,就吞鸦片烟自杀了。余六枝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但是这一系列的连锁事件引起了省里的重视,于是贵州省政府派了一个王姓的参谋长前来实地调查。

杨昌隆和余的手下各持一词,互不相让,最后王参谋长断定杨昌隆此事不对,当场就将杨抓了起来,押解到省城贵阳去了。

杨昌隆走了,余六枝的手下大喜,于是就认为丹江就是他们的天下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祸害地方,丹江人民是苦不堪言。

而杨昌隆的老父亲知道杨昌隆在贵阳下了大牢,便派人送去了几千两银子到省城去上下活动,并将丹江最近发生的这些余六枝的手下为非作歹的事情也统统上报。

王家烈

于是省主席王家烈亲自提审杨昌隆。

你别看杨昌隆是个文盲,但是确实能说会道,从自己团练起家,如何维护乡里宁静,如何镇压土匪,省长王家烈觉得这杨昌隆还是有胆有识,于是除了开释杨昌隆外,还破例把杨昌隆提拔为丹江县剿匪大队长。此外,王家烈还决定派一个处王的县长到丹江替换胡县长。

杨昌隆回丹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余六枝的得力部下和保警队刘麻子诱杀于县衙,之后杨自称团长,出出进进,前呼后拥,威风十足,成了丹江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他还在家中私设公堂,每天家中案子都审不完,家里银元堆满桌。别人兄弟吵架,邻居口角,夫妻呕气,他也以出面调解之名,巧立名目要钱。

到了1934年,当年的匪首张元勋又从省城返回丹江,身边带来了二、三十人,几十条枪,自吹自擂说他在省城当了大官。

这张元勋一回到丹江,立即就去找了如今丹江的头面人物杨昌隆,两人臭味相投,于是张元勋自任“司令”,委任杨昌隆为“第一团团长”。

他俩到处招兵,挨家挨户抽丁,两丁抽一,三丁抽二,五丁抽三。弄了个把月,招得了千把人,但是人有了,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器。

二人一打听,得知当时贵州军阀车鸣翼盘踞铜仁,颇有一些枪枝。

杨昌隆便鼓吹,我要带你们到铜仁去打车旅长,抢得枪的有赏,抢得货的自己拿。大家要好好干,到时同我到贵阳去,跟王主席(王家烈)做大官去。

经过一番鼓动,杨昌隆便带五、六百人,一路掳抢,直杀铜仁。他的五、六百人来到了铜仁,驻扎在铜仁对面的新堡。

杨昌隆在新堡向铜仁城里喊话,“我们部队有四十个飞兵,刀子砍不伤,你们快把枪丢出来,把银子拿出来!要不,叫你们个个成断头鬼!”

车鸣翼一听此报,也有点惊慌,便派人出来跟他们说好话,给他们千把两银子作军饷,要他们退兵回去算了,不要搞乱地方。但是,杨昌隆这伙人开口就是要五千块银元的军饷。

车鸣翼见这伙人狮子大张口,于是再度派人出来侦探,才发现对面的队伍枪都没几支,大部分手中都还是拿着刀,也没看到所谓的什么飞兵。。。

于是车鸣翼便派两个营的军队,冲出城来同杨昌隆他们较量。铜仁兵个个拿的是步枪,杨昌隆他们只知道说大话,未经训练的队伍在这些铜仁兵面前不堪一击,刚一交手就溃败了。

杨昌隆看势头不对,只好带着这伙乌合之众回头逃跑了,一路抢劫回了丹江。

杨昌隆回到家乡,痛定思痛。觉得没有武器这件事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

于是便想到了自己造武器这个方法,他派人从广东请来了几十个造枪师傅,然后让他们帮忙打造枪支,每支枪给工费四十一块银元。

于情于理,杨昌隆该掏钱买枪吧,他舍不得,所有他把造枪费摊派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而且每支枪的工费他摊成了六十多块银元,每枝枪他自已从中渔利了二十多元。

苗族百姓本就知道这是杨昌隆敲诈勒索,不敢碍着他的生杀大权,那些家丁如狼似虎搜刮,百姓们也只得依着他,卖田卖土把这份钱交了。

等到人也有了枪也有了,杨昌隆胃口就更大了,他认为丹江已经没什么油水可以捞了,这时就看上了榕江地盘,那里有大船大船的银钱从两广运来,收税款可是一大笔的收入。

杨昌隆准备停当,派出手下一个最得力的营长杨应清挂帅出征榕江。

榕江当时驻防有一个保警大队,见对面的武装来势汹汹,于是先退出了榕江,以观察事态变化,然后联络了黎平、锦屏、从江等四处人马,集中围攻榕江。

丹江过来的这几百号人哪里经得起这么一通猛打,又被打死了不少人,杨应清等只得抱头鼠窜。

杨应清榕江失利,杨昌隆已很不高兴,找不到出气的地方,于是把气撒在了杨昌隆撤回来时经过的那几个寨子,说他们不但没有好好招待,反而去联络敌人,半夜三更攻打我的弟兄们,弄得弟兄们死的死,伤的伤,丢枪失货、损失巨大。

然后抓了这几个寨子的寨老,敲诈勒索三千两的银子。

最后几个寨子不得不凑足三千两银子交给杨昌隆作赔偿费,几个老人始得放出。

这钱也得了,杨应清自然还是很高兴,认为自己多多少少能分到一点。谁知得到钱后的杨昌隆像没事人一样,对这事就绝口不提了。

这天,参加了前次战斗的杨昌隆的一个得力部下李国忠去问杨昌隆:“干拉杨, 翁仰亮汪送来那么多银子,你老分点给我们弟兄伙用嘛!”

杨昌隆眼睛一瞪,说道:“给你们吃饭穿衣就了不起了,还想要哪样钱?”

李国忠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后气得就将这事给大伙说了,大伙都越说越生气,又把当年余六枝的事情拿出来说。

杨应清当即表态,谁能杀了杨昌隆,自己愿意出一千两银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即几个人就表示愿意参加。

1936年农历9月25日夜,杨昌隆与时任丹江县中区的正副区长的徐碧舟和胡宗武去丹江城南门处理一个婚姻官司。

三人处理完后,主人家就请他们三人抽大烟,这时突然有人敲门,护兵开门见是杨昌隆的三个手下,也没警惕,让几个人进了房间。

杨昌隆纳闷的问道:“你们几个来干什么?”说罢又准备躺下继续抽大烟。

这三人中其中一个胡乱答了一句,猛的抽出短枪,朝着杨昌隆就射,杨昌隆毫无防备,应声倒地。接着几个人朝着杨昌隆又是几枪,随后又将在旁边吓得呆若木鸡的两个区长给击毙,然后急急忙忙的跑出了门。

这时,门口的护兵听到枪声,忙拔枪冲了进来,几个人二话没说,直扑过去。他两看势头不妙,拔腿便跑,后面一阵枪响,也要了他俩的命。

杨昌隆枪下毙命之后,他的羊排家族们不敢到县城来收尸。他有一姐姐嫁在鸡勇寨,这位姐姐倒是不避风险,从街上把杨昌隆的尸体拾回去,停在寨脚河坎边上。

过不几天,不知什么人又把他的胡子扯光,把他的尸体丢进河里,尸体一直漂到城头牛场坝边上,家族们看着实在不像话,才在夜里悄悄把杨昌隆的尸体抬回去安埋。

杨昌隆死后还遭到扯胡抛尸之惩罚,足见其民愤之大。

结语

旧时的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民族特色鲜明,社会情况复杂,基础设施落后,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王化边疆之缘。自清代苗疆逐渐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后,方才开始进行全面的法律治理。

然而,清代的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程度很低,社会势力复杂,民族关系较为敏感,仍然是国家统治势力的薄弱之处,所以在清代出现了多次少数民族的复叛现象。

时间到了民国,虽然情况有所转变,但是就像我们今天说到的丹江地区的乱象上来看,国家统治力量依旧薄弱,而且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乱象,底层人民在苛捐杂税之下的挣扎,都是人民揭竿而起的一个因素。

杨昌隆,以为民请命,反抗县太爷李伯修的苛捐杂税开始,1936年以敲诈勒索民众,重蹈李伯修的覆辙而恶贯满盈,横死于枪弹之下终,其闯荡黔东南,称霸丹江县共十三年之久。

而在这个时期,各种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丑剧一刻也没停止过,兵来匪往,这块弹丸之地的社会治安动荡不安,而他最大的弱点,是对所得不义之财的处理方式上,吝啬于这些身外之物,最终导致了部下的不满,而让他多次被刺杀,最终彻底丧命。

参考文献:

雷山县志

雷山县人物录:杨昌隆

喜农:杨昌隆其人其事

0 阅读:22

火耀西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