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宝相花卉纹双耳葫芦瓶瓷匠之臻艺

单眼皮小妞 2024-03-26 17:08:47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创作花纹,再上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原始青花瓷在唐宋时期出现,明宣德时期发展到顶峰。青花瓷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不同的青花料由于成份的差异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会在发色上产生浓淡蓝紫的差别。

永宣期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回了制作青花瓷所用的“苏麻离青”钴土矿青料,这种青料含锰量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的青花色泽鲜艳浓翠,间杂闪现金属光泽的黑色疵斑痕,这种呈色成为明代青花的主要特征。青花瓷以其洁白细腻的胎釉、清幽靓丽的蓝彩和雅俗共赏的装饰图案得到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更是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重点,也是拍场上藏家们追捧的对象。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审美文化在文学、艺术、工艺,及衣、食、住、行,乃至哲学、美学思想上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它体现了原来相互排斥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开始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过渡,也就是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质朴、世俗向典雅、华丽、纯艺术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要求思想解放,打破理学的一统天下,从空中楼阁回到现实世界,他们的诗文书画中原本具有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则由展示人的精神世界向描绘世俗的人情物理的方向发展,从贵族文艺向市民文艺靠拢。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发展了元青花的技术,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明末清初达到巅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续发展。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带有明代文人精神的青花瓷在交易市场中才刚刚显露出它真正的历史与审美价值。

本品釉质宁和淳厚,光莹宝润,流聚精纯,笔画沉着,青花发色湛蓝晴朗,散点晕染分明,变化微妙,构图趣妙,绘饰卓绝悦目,柔光温蔼,沦肌浃髓,让人不禁倾心,层次清晰,并使得画面拢聚而增强整体感觉,精妙构图自成实境,化器为景,纹饰采用小笔渲染填色,笔触细腻,精巧有神,淡描勾线与渲染相结合,勾画婉转流畅,景德镇御窑在宫廷备受注目,保持一贯水平已不足够,他们必须精益求精,期望更上层楼,声名大噪。

艺匠费力劳心,在供御瓷器上添饰隐约暗花,无非搏取龙颜欣悦,望得天子垂青,轻抚细赏,珍其绝妙巧工。使得纹饰造型层次丰富,精细典雅,青花呈色浓重艳丽,釉色浓淡不一、有层迭堆积之感,墨趣浑然。此类器并非供远观炫示,而应静心观赏,方能体会瓷匠之臻艺,瓷质之上乘,触感之温润,白瓷青花之隽秀,及纹饰独特设计之精妙。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渡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

明代早期的青花在御窑厂建成后,为维护官窑的统治地位,不计成本的将最好的手工业者编入“匠籍”为官所用,并垄断优质原料作为御土,控制青花色料专用,制出了许多青花瓷精品。近年来涌入市场的新买家却不解风情,明代青花推动其价格整体飙升,从而实现其价值的回归。在明帝国最为昌盛的年代,青花瓷器在与伊斯兰艺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跨越了种族和地区的区分,产生了动人的艺术魅力。此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社会影响日趋广大,文化的交流碰撞,产生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宫廷瓷器。其不仅纹样装饰上汲取伊斯兰装饰艺术特色,而且在造型样式上亦多有创新,以伊斯兰金银器、陶器、玻璃器为摹本,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器物,丰富的官窑瓷器的种类,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收藏者,都以拥有明代瓷器为荣,而本品造作如此精雅者,更是举世难寻,当值珍藏。

0 阅读:0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