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外黄釉内珐琅彩百财图盘令人充满无限的遐想

单眼皮小妞 2024-03-26 17:08:45

黄釉瓷是传统颜色釉瓷器品种之一,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又称铁黄。景德镇黄釉瓷创烧于明代,属低温黄釉,即铅釉,是一种以铅为熔剂、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850℃至900℃之间烧成的黄釉。黄釉是一种低温铁黄釉,因黄与“皇”同音,黄釉自明初创烧,就成为黄色成为皇家至尊之色,是皇家控制最为严格的釉色之一,明清两代黄釉瓷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黄釉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明时以弘治年间所烧“娇黄”最好。清康熙晚期,内务府珐琅作引进锑黄釉,用于珐琅彩瓷的烧造。因其淡雅可人,深受皇室喜爱,故御窑于雍正朝研制出此类黄釉,习称“西洋黄”。而单色釉瓷极难烧成,色浅者尤甚,塑胎、修坯、窑烧、施釉中稍有微瑕则前功尽废。黄釉瓷器以其靓丽的色彩、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珐琅彩器,指在养心殿御作坊制成的彩绘瓷、铜及料器。养心殿毗邻帝王住处,便于圣上直接检查成品。康熙时期,欧洲艺匠进宫谒见,推动珐琅作的成立及新色研发,宫廷御作遂在江西景德镇烧制之白瓷上绘珐琅彩料,制作精致华美的御瓷。作坊临近宫廷画院,中外画师也曾奉命在器上绘图添彩。其写实之风,或受如效力于康雍干三朝的郎世宁(1688-1766)等西洋宫廷画师影响,彩瓷绘饰甚具洋风,着重模仿自然,以光影明暗营造质感、深度及透视,是专门为皇帝烧的御用瓷,存世稀少,尤显珍贵。

雍正皇帝曾多次下旨,亲自监督并指点其珐琅彩瓷烧造,由此可见雍正帝意下创作的并不是一般的工艺品,而是结合他手下顶尖的画师与书家,来创造一件艺术品。因为他如此严格的要求,才产生了瓷器史上前所未见的精美图画及书法。珐琅彩在所有瓷器中出身最高贵。珐琅彩为宫廷御用瓷器,品种少、产量少、质地精,传世品均秘藏宫苑,一般人难于见到,被收藏界称为“彩瓷中的皇后”,它的升值空间比其它瓷器要大。

本品所用彩料质感厚,鲜艳,油亮有油画效果,受西洋画师直接影响,彩瓷绘饰甚具洋风,着重模仿自然,以光影明暗营造质感、深度及透视,画意与诗境洗炼,点出画作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寓闲情逸致于幽美画境中,特具诗情画意,造型端庄规整,线条流畅,笔触细腻,浓淡有致,层次分明,画意高雅,犹如白纸作画,细腻的表现出了诗中场景及作画者深厚的绘画功力,有南宋青绿山水的遗风和超凡脱俗的灵秀气味,绘画构图严谨,用色考究,笔触细腻,色彩鲜明,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表达了对幽雅恬静的山村风情与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描绘之景与诗文之意完美结合,天衣无缝,绘工之细腻生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充满无限的遐想,堪称绝品。

黄色在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此理论依据来自中国的“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中,“金、木、水、火”分别代表“西、东、北、南”四方,“土”居中央,统率四方,而土色为黄。历代帝王崇尚土德,故黄色成为帝王之色,皇帝是中央集权的象征,把黄色用于皇帝的衣食住行中,则象征皇帝贵在有土,有土则有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威。“黄”、“黄”同音,金黄是至尊之色,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以黄色为贵。

到清代,规定越发的具体、细致、严苛,即使皇族内部存在明确的等级规定。这从乾隆皇帝示意唐英如何处理景德镇御窑瓷器残次品的奏折中可见一斑。所以尽管“西洋黄色器皿”每年都贡与皇宫,可见皇室及督陶官对此种釉色的珍视。但总体烧造数量并不大。《通典》注有:“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因“黄”与“皇”谐音,黄色是历朝帝王所崇尚的专属颜色,成为权利、尊贵的象征。黄釉瓷是皇家尊严的一种体现,被宫廷垄断,严禁民间使用。据清代文献记载,不同等级的皇室成员所使用的器物颜色、纹样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以土德王于天下,色尚黄,成为中华民族崇尚黄色的原始心理根源。

0 阅读:0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