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政治里,读出了生活气息…|聊书《可能性的艺术》

大安于隅 2023-07-28 21:50:25

—— 大安聊书系列 ——

想聊一本书,又不止想聊这本书

【书名】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推荐阅读人群】

对国际政治入门感兴趣的朋友

【类别】

社会科学 国际政治

《可能性的艺术》,这是一本关于国际政治的大众读物。它原本是看理想的一门课,后来讲稿集结成书。

“国际政治”这四个字,是第一次在我个人意识清醒的状态下,通过刘瑜的文字,以可感知、可触摸的形态来到我的关注范围里。

以前的高中课堂,老师偶尔也会脱题讲讲国家间的政治角逐,那时的听感像是在听几个大国家孩子们的成人游戏,“我要夺取我想要的!”“谁惹我我就搞谁!”听了个热闹,然后回去继续背题,之后它们的故事便消失在了求职、工作的生活琐碎里。

而这次看刘瑜的书,感受不太一样。

过程中我也吃到了国家间闹腾的瓜,不过剥去面上的热闹,我好像能在书的带领下看到更多热闹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演化。

如果说之前都是听个乐,那么这本书带给我则是接近于启蒙的感受了。详细描绘一下,就是读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发出“哇靠,原来这事可以这么理解!”“哈,这玩意儿还能这样表达!”之类的WOW式感慨。而且这份感慨不限于政治学术领域,它和我的生活还密切相关。

本文的目的,就是想记录下几点印象深刻的WOW式感慨,做个阅读输出。

最先想说的,是本书的语言,作者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带我走入了高高的国际政治门槛。

刘瑜非常善于运用对比、比喻手法,把一个现象或理念,和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习惯事物进行联系,让人能很快理解她的意思,并且由浅入深,分点分层次,逻辑清晰。另外,大概也因为这稿子本身是用于口播的,文字读起来是平易近人的,对于政治小白,是非常友好的读物。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惊叹于作者的表达,一边也在自我反思,“看看人家!看看你自己!想想什么是让人读得进去的沟通…”作为一个文字表达爱好者,本书让我最先生发出的是关于如何发挥出语言的桥梁作用的思考。

另一个,是对“比较政治”的理解,或者说对“比较”这种思维的理解。

之前听过包含“比较”两字的专业,“比较文学”“比较政治”之类,粗以为就是做对比研究,听起来很学术,也很枯燥…

在书的开头,刘瑜便讲到了“比较”两字。

“把现在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你就获得了一种「比较的视野」。带着这种广阔的视野,即使你的研究对象只是一个时代的一个国家, 你的问题意识却是来源于潜在的比较。

比如,当一个人追问:「为什么国家A的经济发展没有带来民主转型?」这个问题背后,实际上已经预设了一个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观点一一这个观点就是:在许多其他的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民主转型。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追问:「 为什么在国家B民主转型带来了战乱?」同样,这个问题背后也预设了一个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看法,那就是「另一些国家的民主转型是和平、没有战乱的」。”

于我而言,这段话的信息量还挺大的,拆解一下WOW点。

✨ 一个是:原来,比较是一种视野!

字面理解,“比较”是拿几个有限对象进行研究,是范围缩小化、聚焦化的视角。但其实,它的缩小化是有前提的,即我们能够看到眼前这些具体情况之外的背景,这个背景是包含了所有可能性的更广阔的视野。

也就是说,能够进行真正比较的前提,是要有能够跳出比较的格局。比较是为了扩大视野,而不是变得更“小肚鸡肠”。

这点便和我之前所理解的“比较”很不一样。这里让人感觉到的不是一个人坐在一方书桌前,看看左手的事物,再看看右手的事物,而是一个人站在旷野上,虽然眼有专注,但所置身的是更开阔和辽远的地方。

✨ 另一个是:正常提问背后,那潜在的比较逻辑!

“为什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带来民主转型?”,这问题的陈述上没有表达出明显比较,但其实有个隐设前提,就是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民主转型,为什么这个国家不行,实质是比较之后的提问。

这让我想起一次写访谈稿的经历。访谈的朋友是一位特教老师,面对的是有心智障碍的学生们。我的初稿写了一句话,说:“TA面对的是有障碍的学生们,虽然身为老师,TA其实也有自己的障碍和缺陷。”

朋友看了稿后,给予我的反馈是,TA觉得读起来有种感觉,就是“虽然”一词的转折,好像意味着身为老师,和学生相比其实是不应该有障碍的。那一刻,我忽然发现,这个简单陈述背后所隐含的前提预设。如果对方没有指出来,我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而这种预设在我的语言表达里一览无遗地流露了出来。

虽然本书的出发点是国际政治,但我发现生活里这种隐含的比较逻辑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我妈对我说:“我看你这大学是白读了。”这句话是对方在对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每年有个稳定收入的比较之下得出的,这其实是极其主观的比较。

一旦看到对方话语背后的对标标准,你便能看到她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为什么我在面对我妈无尽负反馈的时候,仍能处乱不惊,因为我知道我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能脱离出她的比较系统,自然这些主观判断便失去了杀伤力。

看到日常语句背后的比较逻辑,你会对自己、对别人有更深的了解~

✨ 再一个是: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常说货比三家,这是为了比出谁好谁坏,做出一个最好的选择。但这本书里所说的“比较”不是这样的目的。

比较政治,它的出发点自然是为了了解,也会对比不同国家的政体制度、经济发展、起伏趋向。但这种比较不是为了选出一个全球最优解决方案,说“看人家这搞的,风生水起的,咱可不也得来一个”。

先不说这是不太可能的,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社会现实,不存在万能政治,即书里所说的“政体有限论”。对别人好的,不一定就能顺利移植本土。这方面,书里举了很多国家的例子,比如走上民主政体的,结果却发展成不自由的民主,或者社会大众观念落后于制度,结果也没有迎来期待的蓝图。

对其他国家的了解,除了扩大视野外,其实质还是为了了解咱们自身。虽然本书所述皆是国外例子,鲜少涉及国内时政,但我在读的时候其实也已经在加深对咱们自己的了解了。尤其当时也刚好一并在读《置身事内》(一本描述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书),就觉得两本书在拓宽我对时政的认知上是左右助力的感觉。

虽然这种“比较”是学术思路,但我觉得生活里也完全值得去学习这种思维。我们拿自己和别人比,或者其他人拿我们和别人比,“别人家孩子”“别人家老公”“别人家公司”,这种操作实在太常见了,人比人气死人,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羡慕、嫉妒、自卑、无奈等各种低能量状态。

那如果咱们在比的时候,不是为了去得出一个谁好谁坏的结论,而是秉着去对方身上反观了解自身的意愿,那这种比较带来的会不会是更完整的认知,而不是更狭隘的对自己、对别人的偏见呢?除了纯羡慕,我们也可以在羡慕里探寻自己的真实渴望;除了纯嫉妒,我们也能在嫉妒里去看见自己的痛点和背后诉求。

这也是我最近找到的,和自己内心不平衡感相处的一种方式,这些感受带给自己的反噬会在反观自身的过程中,慢慢冷却,继而是更清醒的意识。

比较本身是一种认识方式,是无数认知窗口中的其中一扇,但在生活里,这个窗口好像很容易地就被误当成了窗外风景,我们的视线便停滞于此。但其实我们只是刚看到了窗口,还没探出头去…

✨最后一个是:比较的维度。

常见的比较大概是横向或同辈间的比较,比如书中写了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便是一种横向的对外比较。

还有一种比较是和自身的比较。

比如在“和平的爆发”一章开头,刘瑜提到现在是“后冷战时代人类持续、广泛的和平”。但其实现在全球各地也时有社会冲突或战争爆发,那现在算是真的和平时代么?

刘瑜说:“现象未必是真相,事实只有通过全景当中的比例感来获得。我们要理解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时代,就必须首先了解历史。而历史告诉我们,相对于人类史上的大多数时期,绝大多数当代人仍然可以说是非常幸运。”“幸运地投胎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

在学者们的研究中,1500年以来大国间发生战争的次数明显下降,以前部落社会大概15%的人会死于战争,现在可能只有万分之几甚至几十万分之几。

也就是说,当我们把这个当下放到全景里去看、去比较的时候,它呈现出的便是相对和平的状态。这是一种把当下放到历史长河里去看的视角,犹如把手中的一块拼图,放回它的全景板里,这时会有不一样的观感。

这一点带给我的更多是个人启发。比如在我面对当下的低能量时,我其实可以跳出来看看,我这一路走来的轨迹和想要到达的图景,在这个全景板中去看我的状态。

我发现,这样的视角会让我更能看到自己的阶段和位置,会看到缺失的部分,也会同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坚持。看到整体的真相后,我便能从这个时刻的自我否定和怀疑里,慢慢爬出来了。

感受到的未必是真相。有时我们只是太微缩于眼前的这块拼图,而忘了去看它在事实当中的比例。

上面记录了下本书给我的生活启示,另外一块关于政治领域的启蒙其实也有很多,比如政体和国家能力、观念和制度、社会力量的表现形态等等,但限于篇幅和能力,姑且先止笔于此。

无论是对语言、对比较、对时政的理解,它们都在帮我打开更广的视野。这也是我享受阅读的部分,享受这本书的部分。

一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王大安

场域活动孵化人 / 非虚构写字者

记录/探索这个平凡世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