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纯良家庭出身的人,都听过长辈苦口婆心的教诲:作人最重要的是从小培养高尚的品德。这是困难年代长辈的经验之谈。
时代发展到今天,年轻人对此开始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可见内心深处是多么不情愿,多么不认可这句话。年轻人也是很矛盾的,难道我本能地不想学好?我的本能是对人坏一点?
懵懂到觉悟,总有一个过程,直到有一天,发现所谓的要求别人讲“德行”,其实就是让人“义务无限扩大,权利无限缩小。”就是让人“发扬风格”,这时候,一贯老实肯吃亏的人,不干了,所有的人都尴尬。
我这书都是研究孔夫子,研究易经的,“仁义道德”是孔夫子提出来的儒家最高境界,“德”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位置。
曾经想当然以为孔夫子的“德”就是高尚的品行,却和人的“本我”相背而驰。本我是人的天性,本我不愿意接受,那这个人伦方面的东西,违背天性,岂不是跟朱熹的“理学”一样惹人讨厌?我不相信孔夫子是这样的人,于是就搬来他的《易传》。
《系辞传》说: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这里面,“ 日新”就是盛德,让人难解,起码和“高尚的品行”是对不上号的,于是乎我又去看老夫子的“日新”是什么。
《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小时候读这句话就曾经被口水“呛”了,觉得迫不可待的急急如律令,背后有鬼追吗?
后来我知道孔夫子最推崇周文王,《诗经~大雅~文王》里文王这样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也许就是孔夫子“日新”的源头。
周文王生活的年代可以说“营商环境”很差,他父亲被商王帝乙杀掉,然后大儿子伯邑考被帝辛(纣王)做成醢(肉糜)传赏各地诸侯,他本人被囚禁在羑里,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他只是实行了适合西岐当地的政策,想把日子过好一些,结果周围的人纷纷投奔西岐,让纣王感到羞辱(还不至于是威胁)。
姬发这时候推演周易,和他的随从经过长期的权衡利弊,发现自己只能贿赂纣王,通过奉献名器珠宝美女讨好纣王,他感慨:周和商都是帝喾的后人,商是帝喾妃子简狄所生,周是帝喾妃子姜嫄的后代,周和商一样的出身名门,源远流长,但商就可以作为君主,周的命运就是讨好商吗?可是不讨好商纣王,姬发可能就会被困死在羑里。
在周易中,第一次出现“德”是《剥》卦:“君子德车”,是和“剥庐”相对的互文。在这里“德”是“升”的意思:往上是德。
还是不清楚,不直接,搬来《说文》,直接往甲骨文追溯,《说文》的解释是:德,象形文字,是攀爬,攀登的意思。
一切都明了:所谓的具备德行,就是攀附权贵,具备讨好他的素质和觉悟。
日新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孔子一生都是依附权贵寄生的,所以他的德,就是讨好。
社会发展到今天,吃饱,生存不是问题,讨好别人,不如过好自己,讨好失去了目标,所以“德”,越来越难深入人心。
每个人都享受生命的过程,不给别人使坏,就是最大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