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斗彩龙穿花卉纹天字盖罐诸彩交映出淡雅柔和

单眼皮小妞 2024-04-02 02:03:08

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斗彩,萌于宣德,臻于成化。斗者,凑也,斗彩即色之凑合,既是以红、绿、黄原色为主之彩釉相拼,也是釉下青花勾勒兼装釉上诸色。宣德彩瓷雏本,乃梵文祭器,用于西藏,艳彩鲜色合宜不过。为宫廷专制之彩瓷,出现年代较晚,显然乃择选之故。

成窑常于葡萄及鸡缸杯等绝品上添加新色,如鸡缸上见红彩诸色、深浅二种草绿(深绿乃以绿黄重迭而成)、黄彩,配以釉下钴青浓淡相宜。如此彩瓷,须二次烧成,烧造极艰,是以成品更罕。成化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的瑰宝,已经达到中国瓷器制造的极致,故古玩界评价瓷器时常说“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成化斗彩瓷器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融合,争奇斗艳,优美绝伦,确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宝。

本品布局清新疏朗,填色精准,青花明亮静恬,红彩纯正匀净,绿彩娇嫩青翠,黄彩明快润泽,紫彩华贵沉静,诸彩交映出淡雅柔和、臻于至美的内廷恭造风格,其型轻盈优美,修胎极为规整考究,胎釉浑然一体,丽质非凡,荡漾出御瓷独有的阴柔婉约之气,构图别具一格,将两者巧妙融汇于一体,雅致脱俗,釉质滋润莹泽,青花淡恬幽雅,彩绘绚丽清新,画笔生动传神,雄劲豪放的笔墨情趣,而流于飘逸秀雅的风格。纹饰线条匀劲流畅,自然率真的情趣,充满了生机和魅力,装饰纹饰线条柔和纤细,只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于陶瓷史中深得后世敬仰。

成窑斗彩乃旷世奇珍,是为瓷史上的一段不朽传奇,数百年来一直为世所重。其典雅宜人,笔触秀丽,予人以清新悦目之感,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之风格,独步一时,引得后世敬慕无限。无论嘉万二帝,还是胤禛父子皆为之醉心痴迷。《竹园陶说》评曰:“ 成窑画笔古今独步,盖丹青妙手寄其心力于瓷片之上,故能笔细如发,用青如用墨,点染描画,各臻其妙也。”然而古今又有多少人可以亲睹成窑斗彩之真容,收获终生难忘之惊艳。

成窑以其晚期瓷器著称,多为小巧静谧之品,乍看谦逊,不为陈列而制,却宜于把玩掌中,惟精品鉴者,观之抚之,始能体会个中真髓。当时朝廷对御窑厂监控严谨、要求缜密。是以成化瓷质较前朝大大提升,实在不出为奇。艺匠在这样的前提下,仍能绘制如此率真纹饰,诚甚难得。成瓷绘饰,少了数分先朝惯见之工整拘谨,却添了数分前所未见之幽雅婉柔。投入与产出的极大反差,源于斗彩烧制的工艺难度与严苛要求。一般认为,斗彩装饰需于制胎后,以钴料绘制纹样轮廓,施釉入窑高温烧制,再加绘彩料,低温二次入窑乃成。依考古出土物研究,本器所属类别更为复杂,需经三次入窑乃成,高温烧制青花,中温烧制黄、绿彩,低温烧制矾红彩。

矾红彩烧成温度范围非常有限,温度过高则影响已经烧成的黄、绿彩,温度过低则矾红彩难以达到要求,烧制难度极高,烧成与否,全凭窑工经验,故成化时期带有矾红彩的斗彩瓷器成品率极低。每次出窑,都要经严格筛选,仅是稍有呈色不佳,即打碎掩埋。最终三轮皆无瑕疵者,方可留存。稍有不慎,则功亏一篑。当属国内拍卖逾二十年之久首次出现的成窑斗彩珍品,可谓空前,展望日后,难言何时方可出现超越者。如此机缘,百载不遇,如今宝物重返艺坛,是为鉴藏界之幸事,今春与众人共赏。

0 阅读:3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