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的学问
一般人生下来都是请长辈命名,甚至有父母专门花钱请人给孩子起名,然后这个名字象标签一样伴随我们一生,甚至死了都登记为某个名字死亡。
有的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长大后到公安机关改名字,意思放弃原来的名字,这在今天是户籍警察一项日常业务,殊不知在古代,能被人有“称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姓名是一个人最基础最重要的个人信息。现在是信息社会,一个人的姓名重要与否,在电信诈骗的罪犯那里都有价格,你的信息是五分钱一条还是五毛一条,大概是通过姓名判断的。
罪犯是“专业人士”,对于普通人,姓名总是有用的,即用来区分路人甲和路人乙。熟人因为你知道他的信息很多,姓名反而不重要,或者不作为“区分”的重要凭借。
我们在公园遇见遛狗,会用萨摩耶、金毛、泰迪、吉娃娃区分,遇到外国人,大抵也一样,对于西方人,我们大部分人是“脸盲”,可是有了“何塞”、“约翰”、“山姆”“彼得罗夫”,我们大约能区分是哪国人。
一、 所以姓名的大概作用,是用于区分,所以也叫“名分”。先有名,有名是为了分。
原始社会,我们人在其他人眼中大概和牛养狗区别不多,根据体型我们给别人介绍的时候说“傻大个”、“细狗”,这和“奶牛猫”、“黑背”的意思差不多。
至少在战国,很有文化的人写的书中,讲一个故事,人物时间地点,这里人物,是这样介绍的: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这是用职业指代人;
鲁哀公问于仲尼:“卫有恶人焉,曰哀駘它。”这是用容貌称呼一个人;
鲁有兀者树山无趾,踵见仲尼。这是用所受的刑罚称呼一个人;
至于“东郭顺子”是居住地,“巫咸”用古代名人称呼一个女相面的;不一而足。
这说明,在庄子的年代(【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属战国中期,比孔子晚二百年),一个将要被国君关注拜师的人,名字还是一塌糊涂的指代,而不像我们现在在派出所登记造册还有个身份证号确保我们是“唯一的自己”。
姓本意即为女人生的孩子随母亲姓。
我们现在讲“姓氏”、“姓” 和“氏”在一起用,没有实质上的分别,然而,在古代,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各有各的来路
姓,会意字,从女,生声。“女”为女性、女人;“生”为生育、出生。“女”“生”为姓,其本意即为女人生的孩子随母亲姓。
姓的甲骨文中,“生”像植物萌芽的样子,表示万物生生不息,正如人类代代相传。对于姓,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非常明确:“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资因生以为姓。”
“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班固《白虎通德论》
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事,“三皇五帝”是父系社会,大约姓在三皇五帝之前已经出现,而且,子女最初都随母亲姓。在母系社会,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都是同姓,姓字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代表了一种血缘关系,姓所标志的血缘关系最早是由女性来确定的,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便是姓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所以,一些古老的姓如姬、姜、姚、妘、妫、姒、嬴等,都是女字旁。
二、古代帝王是姓名的用途的开创者
三皇五帝是传说,然而三皇五帝继承了母系的姓,但是产生了明显的命名特征。比如黄帝据说来自姜姓,而姜姓是和羌姓同根同源的:最早人们逐黄河而迁徙放牧牛羊,因此姜姓是和羌姓都是羊字头,男的是羊字下面一个儿叫羌,女的是羊字下面一个女,叫姜,儿女因为争夺草场,女儿争不过儿子,让出了适合放牧的草原,走进了采摘果实的秦岭大山,在当今的陕西宝鸡一带,姜姓有了两个分支,尝百草的神农和耕种的黄帝。
命名特征就是生产生活技能,比如“庖牺氏(伏羲氏)”是“驯化牲畜”的高人,“有熊氏”很明白是猎户,“燧人氏、有巢氏”指的是住山洞会用火的人,我们知道,这在当时和后世,已经开始专指了,至少专指一类人——部落首领,比如炎帝(神农氏),这个名称指代生活在秦岭采摘的部落首领,只要是首领都称神农,并不是一个人;
随着这种风俗兴起,特殊技能成为人的称呼:比如“挥”,它是指制造弓箭的那个能工巧匠,后人讲他是龙的“第七个儿子”,张氏的始祖;会用弓箭的,我们叫他“后羿”,部落首领的名字内容丰富了:“皇天后土”,意思是天上的主是“皇”,地上的主是“后”,比如“有穷氏”的首领就叫“后羿”——他射死了九个太阳;而神农氏的首领开始叫“后稷”,他在渭河冲积平原上教人们稼穑(邰城教稼台);再后来,人主自己称“天子”,自然接过了“皇天”的“皇”字,那么“后”字也不给别人,给了自己的老婆,皇是“天子”的专享,“后”成了天子老婆的专享。
三、“功用”是命名方式被留存和接受的很重要因素。
但是这些都是传说,搞不好都是后人的“脑补”,比如民国初年很有一帮人不承认“大禹治水”,他们说“大禹是一条虫” (最早出自顾颉刚先生“禹为动物,出于九鼎”,顾先生很快就放弃了自己这个观点,然而大家太“喜欢”这个讲法了,一致反复被人引用,反而没有人留意顾先生的声明),我们之所以提到这个典故,是因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精神带来了突破:夏朝因为至今没有发现文字的缘故,我们无法判断传说的真伪,殷商甲骨文的出土发现,我们至少知道了殷商时期帝王的命名。
商共有31个君主,分别命名为(出自甲骨和青铜器铭纹):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纣(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也就是商纣王。
据考证,殷商帝王同时就是大祭司——甲骨占卜的主持人,他们的取名字很规律:第一个字是占卜时祭祀的方式,第二个字是登基即位的时间,即干支。假如这是殷商命名方式的主流形式,那么可以推断,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拥有一个名字的,叫“路人甲”, “甲”是干支之首,也许都会是一种僭越。王祖贤说:想也不行,想也有罪。
据说商汤时期有一个“圣女贞德”式的人物:杰出的女战士,汤的皇后,只能被叫做“妇好”——意思是那个长得漂亮的女人?这显然不是名字,但是到今天,我们已经默认它专指汤的皇后;《春秋》中有几处“孟姜”是国君的“夫人(国君的大妻)”,这个名字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女儿中的老大”的意思,当然这可以区别诸侯名门闺秀,因为普通人家男人都不配有名字。
那么从母系氏族开始的“姓”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
“姓”是一个部落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不同支系。氏族社会时期实行“族外婚”,同一个氏族的男女不能结婚,“姓”因而也起到了“别婚姻”的作用。正是古人认识到这个功用,姓在命名中得以延续,它不出现在单个人时,只有针对特定一群人的时候才会使用。不像现在人是“姓+名”
其生不蕃 ——《周礼·大司徒》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国语·周语》
四、 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姓名是有“功用”的。
“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通志·氏族略》
西周建立后,一个分水岭性质的事件,那就是制定《周礼》,从此在诸侯和贵族中姓氏制度已相当严密,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志·氏族略》记载:“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周礼奠定了我们大部分的行为规范,从此一宗室向外延伸,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但姓与氏都是贵族才有权使用的称号,没有名字的平民百姓,人们统一以其职业称呼,如庖丁是对姓丁的厨子的称呼、优孟是指姓孟的俳优等。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然而制度和规则本身存在的意义,也许就是被用来打破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最早破坏《周礼》的,恰恰是周王室的直系亲属。武王伐纣之后,根据战功分封诸侯,是“封建”的开始,然而七十多个封国,52个是武王的直系亲属,其中最大的非亲属封国就是一殷商后裔武庚(叛乱后封“开”)为首的宋。
经历成康之治后,先是周昭王向南征伐楚地战死,然后是周穆王征犬戎。“自是荒服者不至。”“厉王出奔于彘。”紧接着发生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申侯与缯、西夷犬戎幽王骊山下。于是西周灭亡,诸侯推出周平王,是为了延续周室的祭祀,而不是尊崇周室。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周室衰微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诸侯方伯显贵,显贵的标志无非就是私自裂地分封,建立姓氏,如鲁国本是周公长子伯益的封地,后来庶支强过嫡系,建立了三桓,有了孟仲季氏。季氏在封地费出现了费氏。
秦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并渐渐合二为一 。
《通志·氏族略》记载:“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甚至出现了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其实孔子原本姓子,孔是他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