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最遗憾的是,想和你说的话,一句也说不出口

经纬讲小说 2024-04-17 00:17:57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咱们继续聊红楼梦第十一回。上一期咱们把宁府排家宴的全过程捋了一遍,这一期呢,咱们再回到中间这段情节,聊聊王熙凤和秦可卿的闺蜜情。

王夫人他们吃过饭后,要进园子里去,而凤姐打算先去看看秦可卿,宝玉也要跟着去。其实宝玉去是不大合礼的,叔叔去探望侄媳妇儿不大合适,像贾琏,他就不大可能去,顶多让老婆给带个好。不过,宝玉虽然辈分高,但毕竟年纪小嘛,大家还把他当个孩子,而且也知道他有点儿痴病,所以在这个事上对他要求就没那么严苛。王夫人就没拦阻,只是嘱咐了一句,说“你看看就过去吧,那是侄儿媳妇。”

本来王夫人她们也应该去看看,但人去多了,怕可卿嫌闹腾,就让王熙凤代为问候。尤氏也说,好妹妹,媳妇听你的话,你去开导开导他,我也放心。尤氏平时跟凤姐说话都是嘲笑调侃的口气,但这句话就说得很恳切、很真诚。尤氏知道秦可卿的病主要是心病,所以要凤姐好好开导开导他。至于尤氏知不知道可卿的心病从何而来,那是另一个话题,就先不讨论了。

于是贾蓉就带着凤姐和宝玉到可卿这边来。寒暄之后,贾蓉就叫“快倒茶来,婶子和二叔在上房还未喝茶呢!”咱们上一期说过,在寿宴这一天,贾蓉是全府上下最忙活的人,这里也表现出贾蓉不仅能干,而且也足够细心,这么忙的情况下,他还能注意到宝玉和凤姐没喝茶。

接下来可卿拉着凤姐的手说了一大段话,这段话很有意思,她重点表达的不是她的病如何了,而是她和贾府上下这些人的关系。和贾珍尤氏,她说公公婆婆把我当自家女儿看待;和贾蓉的关系呢?她说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和长辈同辈的关系呢?她说“别人也从无不疼我的,也无不和我好的。”她把贾府各个层面的人物全都点了一遍,表达出来的一个意思就是,如果将来我这病不好,我死了,那也不是你们贾府的问题,不是你们家有人欺负我,有人PUA我。感觉她好像是特别要在众人面前强调这一点。

她最后说的这句话也特别丧,大意是说大家对我都这么好,但我想孝顺你们也不能够了,我想着未必能熬得过年去呢。她就没有表现出一个求生的欲望,没有说我要坚强,我要配合治疗,我争取好起来等等。这就有点儿自暴自弃的感觉了。宝玉正在看着海棠春睡图以及秦太虚写的那副对联,又想起来了当初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此时听到可卿说的这番话,如万箭攒心,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

咱们在之前讲第五回时说过,可卿很可能是宝玉的第一个幻想对象,有点梦里的白月光那个意思,所以他见到可卿这般模样,非常心痛。之前咱们曾详细分析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而且宝玉这个表现也符合他的性格。宝玉整体来说是比较悲观、比较消极的。纵观全书,我们很少能见到宝玉从阳光、乐观的那一面去安慰自己或劝慰别人,他安慰人的时候说的话也都挺丧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反过来,需要别人用乐观的态度去安慰他。咱们想他去见晴雯最后一面时,他和晴雯是何等交情,但他也没有虚空安慰晴雯一番,没有说什么你死不了,你好好养着,过几天我再想办法把你弄回去。他直接就问晴雯,你有什么遗言就赶紧告诉我。

从另一层面来说,宝玉这也叫实事求是吧。他看可卿这个模样,已经预感到可卿命不久矣,所以他悲从中来,不可抑制,当着病人的面就大哭。他不愿意去说那些场面话,要是他假模假式的去安慰可卿,说什么你别乱想,你快好了之类,那这个人物就写崩了,那就不是贾宝玉了。

凤姐见宝玉哭的那个样,就说“宝兄弟,你忒婆婆妈妈的了,他病人不过是这么说,哪里就到得这个田地了?况且能多大年纪的人,略病一病,就这么想那么想的,这不是自己倒给自己添了病么?”这表面上是在说宝玉,实际上就是说给可卿听的,劝她不要自暴自弃。凤姐的年龄和身份在这摆着,当然不能像宝玉那样直抒胸臆,想说啥说啥。

贾蓉也说,“他这病也不用别的,只是吃得些饮食就不怕了。”贾蓉这话也是一种安慰或自我安慰。但不知道是不是老零吹毛求疵啊?反正我总感觉贾蓉这话有点冷冰冰的。事实上整部书里,就从没有描写过一次贾蓉与秦可卿两口子直接的互动,更不用提什么嘘寒问暖了。比如一进屋先问候问候老婆,今天怎么样啊?有没有好点啊?想吃什么东西呀?这些都没有。但你要说贾蓉就巴不得他媳妇儿早死,这倒也未必。在生日宴结束后,有这么一句,说“秦氏有几日好些,有几日仍是那样,尤氏、贾珍、贾蓉好不焦心”。这是全知视角的描述,可以认为是真实情况。可见贾蓉对可卿的病情也还是很忧虑的,但你要说这夫妻俩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那恐怕也谈不上。

于是凤姐就让贾蓉带着宝玉先走,说宝玉在这里哭哭啼啼的,反倒招的病人不好。另外呢,凤姐也是想和可卿单独说些私密话。宝玉他们走后,原文说“凤姐又劝解了秦氏一番,又低低的说了多少衷肠的话”。但她俩究竟说了什么衷肠话呢?书里没有明写。

过了一会儿,尤氏又打发人来请凤姐,请了两三遍,凤姐不得不走了。她跟可卿说,你要好好养着,现在给你请了个好大夫,再也是不怕的了。而可卿答的这句话非常的让人伤感啊,她说“任凭是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

咱们之前聊过,可卿的病因主要就是抑郁,而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爬灰。公公要跟她搞那个事,这不是病,这就是命。摊上这样的人家,她怎么办呢?反抗是不敢的,告也没处告,躲也躲不开,离婚也离不成。所以这病就不可能好,就算暂时治好了身上的病,那贾珍又来找她搞事,那不还是得旧病复发吗?

要想不犯病,或许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可卿练成铁心肝厚脸皮,老娘就认命了,就搞了,别人爱说啥说啥,爱怎么骂怎么骂,我无所谓。但可卿又不是这样的人。她心思本就重,既敏感又脆弱,用尤氏的话说,“不拘听见个什么话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更何况是这样的丑闻,那肯定是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除了死,恐怕她就真的没有其他的出路了。甚至她巴不得自己早点去死,好逃离一切烦恼与丑恶。

那么可卿有可能趁着这时贾蓉等人都不在,就把自己真实的病因告诉凤姐吗?不好说,估计她是不大敢说的。就算告诉了,凤姐也帮不上什么忙。宁荣毕竟是两家人,即便是贾母,也不好管宁国府的事。而且这种事也不方便声张。为了维护豪门贵族的漂亮面孔,有些事是必须得睁一眼闭一眼的,有些苦是必须往肚子里咽的,有些人也是可以、甚至必须牺牲掉的。我不是说贾府想把可卿牺牲掉啊,老零是想起了刚刚讲过的茜雪。

所以,不管凤姐知情不知情,她都只能从别的方面去劝,说咱家又不缺钱,你公公婆婆供你吃人参,一天吃二斤也能吃得起。但事实上,吃什么灵丹妙药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那别说吃人参了,你就给她吃人参果也没有用。

临别之前,可卿求凤姐常来看她,多说几遭话。也只有在王熙凤这里,她才能获得一点点的慰藉。凤姐登时眼圈就红了,说“我得了闲儿必常来看你”。凤姐也确实没有食言,后面只要有空,她就来看可卿,这份闺蜜情确实是真挚的。

那凤姐为什么和可卿这么好呢?一是,两人的身份与工作性质有相通之处,凤姐是荣国府管内务的,可卿是宁国府管内务的,两人在工作与生活上有共同语言,可以探讨经验交流心得。、

其次,两人有相似的理想与追求。凤姐虽然贪权敛财吧,但肯定也是希望贾府蒸蒸日上的,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可卿当然也是想家族好的,否则就不会托梦给凤姐说那些话了。虽然可卿目前还没有凤姐混得那么开,权势那么大。但可卿的能力与人缘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人缘,这是凤姐欠缺的一面。

凤姐是个要强的人,可卿也是个要强的人,两人既可以良好沟通,又能够性格互补。假如没有爬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以想象可卿未来应该会大有作为的。到那时,她不仅是凤姐的好闺蜜,还可能是盟友,是助力,是臂膀。试想王熙凤可以代管宁国府,那么当凤姐病了时,可卿又何尝不能暂管荣国府呢?真让她来代管,贾母王夫人她们也都能放心。只是可卿出了这个事,得了这个病,用她自己的话说“把我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了”。凤姐失去了亲密的朋友和强大的助力,自然会感到遗憾与伤心。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王熙凤是一个识人的人,是一个“英雄不问出身”的人。可卿是养生堂抱来的孩子,就算不论这个,单说她娘家,也不过就是个普通小官而已,她的出身与王熙凤不可同日而语。她这个出身能嫁给宁府独苗贾蓉,只怕也难免在府内府外遭致非议。但王熙凤不在乎这个,从她对乡下老妪刘姥姥、庶出小姐探春、打杂丫头小红等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凤姐看重的是人,是才能,不是出身。她觉得可卿是个值得敬重的人,值得付出真心的人,那她就会毫不吝惜自己的感情。这对可卿也是一种无形上的支持。把普天下人都不放在眼里的琏二奶奶,对可卿尚且如此尊重,其他什么下人婆子之类的,又有什么资格对可卿的出身说三道四呢?

但很可惜啊,即便是如此深厚的闺蜜情,却也有很多话说不出口。寿宴之后,凤姐还经常来看可卿。贾母和王夫人也都很心疼可卿,眼看过了冬至,这是个坎儿,怕可卿撑不过去,到了初二,就赶紧让凤姐来探望。此时可卿虽然还没死,但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这显然是大去之期不远矣。然而可卿说已经过了冬至,说不定就要好了,让凤姐转告老太太她们放心。凤姐也只是说了一些闲话,又将这病无妨的话开导了一遍而已。

老零为什么要一再强调凤姐都是在劝导一些闲话呢?因为老零读到这里时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这个话题与红楼梦可能关系不大啊,咱们就是随便聊聊。这个话题就是临终前、或者说永诀前,应该说些什么话。

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因为老零为凤卿二人感到一丝遗憾,她们俩感情这么好,其实在最后时刻,应该多说些真心的话,重要的话,而不是仅说一些没有太多实际作用的安慰的闲话。就算可卿不敢把她真实的病因告诉凤姐吧,那也有别的话题可以说,比如她托梦时说的那些,我虽然快要死了,但我还是为咱们家担忧,将来咱家应该怎么置办田庄,怎么管理家塾等等。趁着可卿还活着,还清醒,她俩可以好好把这个方案研究一下。但我们可以设想,或许可卿一提到这个话茬儿,凤姐就说,哎,你说这个干吗?像交代后事似的,多不吉利啊?等你病好了再研究不行吗?就把这个话堵回去了。当然,后来可卿是托梦跟凤姐说了。那假如没有这个托梦呢?那这些重要的话是不是就永远听不到了?

一般情况下,咱们普通人都是讳谈生死的,一说到死就呸呸呸,尤其是在病人面前。我们只能说些你肯定会好的呀,等你好了我们还要一起干嘛干嘛。从情感上来说,这种安慰当然没问题,但也不得不承认,它就有可能让病人有一些真心话再也说不出口,他觉得说出来是在伤害你。其实很多时候病人是比你更知道自己的情况的,他清楚自己时日无多,你说的这些话未必对他起到了多少安慰作用,而他把话咽回去,却是他在安慰我们了。

于是,就在这样的互相安慰中,生命的倒计时结束,最后的交流真心、交流感情的机会失去了,有些话,永远也没有机会说出来了。

但是话说回来,要我们像宝玉似的,上来就问你有什么遗言没有,那也确实做不到,那不仅是礼貌不礼貌的问题,情感上也过不去。一旦聊这些,就好像我们在理智上已经接受了这个人的离去,但我们的情感却又不愿意接受。老零提出这个话题,也不是说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错,这个是永远不可能有统一的正确答案的。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一辈子,必然会无数次要在情感与理智中做出平衡,做出选择。而且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也必然会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遗憾的一面。无论是红楼梦里的角色,还是红楼梦外的读者,都是如此。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代价。

咱们再说回原文啊,凤姐看过可卿后,出来见尤氏。尤氏问她:“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这是想问问凤姐客观的看法。凤姐低了半日头,说“这实在没法了,你也该将他一应的后事用的东西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所谓“冲一冲”就是采取某些行动来去病消灾,比如冲喜,就是为病人办婚礼,用喜事来“冲”病灾,续书里写宝玉宝钗成婚,就是为越来越呆痴的宝玉冲喜。而凤姐这里说的是反着冲,提前给病人准备丧事,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来冲一冲。另一方面也是说可卿的情况确实十分不妙了,先把后事预备着,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尤氏说“我也暗暗的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暂且慢慢的办吧。”那件东西就是指棺材了,这是为后文给可卿用了一副特殊的棺木做的小铺垫。

凤姐回来后,先跟贾母转述可卿的话,说蓉哥媳妇请老太太的安,说她好些了,让老祖宗放心,将来还要亲自来给老祖宗磕头等等。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就是礼节上的套话,没什么实际意义。所以贾母也追问了一句“你看他是怎么样?”这是想问实情。

之前可卿和尤氏都嘱咐凤姐跟贾母说话时委婉点,别让老太太难受。其实不用嘱咐,凤姐当然不能说“她快死了”来刺激老人,但是呢,既然贾母要问实情,她也不能撒谎。她就说“暂且无妨,精神还好呢。”暂且无妨,那就不是快好了,只是暂时还没死而已。精神还好,不提其他的好不好,也就是是说除了有点精神头,人还清醒,其他都不怎么样了。这就是话说一半的艺术,只说好的这一半,不好的那一半不说,但只要稍一琢磨就能明白。。

贾母是过来人,一听就懂,她沉吟了一会儿,估计也是寻思着孩子们都这么体贴我,我也就别再问了,她就让凤姐下去了。

从这段文字来看,可卿应该是大去之期不远矣,很难撑过这个春天了。但下一回,作者笔锋一转,没有继续写可卿之死,而是插入了一个贾瑞之死,而在这个故事之后,再写回可卿之死时,在时间线上又出现了重重矛盾。当然这是后话了,咱们到时候再说。

下一期,咱们就进入第十二回,聊聊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聊聊这个关于风月宝鉴的寓言故事。请大家轻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经纬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