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的“总裁魔咒”

车联中国 2020-05-17 17:36:42

英菲尼迪进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总裁魔咒”。

简单的说,就是无论谁当了这家日系豪车品牌的总裁,很可能屁股没坐热,就得走人了。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总之对于英菲尼迪来说,这个位子就是留不住人。

最新的变动是,佩曼·卡尔加将会在6月1日正式出任日产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英菲尼迪全球总裁。

他是在大概2年的时间里,英菲尼迪迎来的第四位“一把手”,平均每5个月就要“换人”。

而卡尔加的前任迈克·科勒兰,4月1日才上任,相当于只干了两个月,就黯然下台了。

在科勒兰之前,是斯蒂安·慕克,以及罗兰·克鲁格,慕克也只干了大概4个月,就跳槽Jeep了,而克鲁格从2015年开始,大概做了掌舵英菲尼迪4年多。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英菲尼迪的全球老大如此难做?

对于这些职业经理人来说,也许只有销量这个KPI,才能让他们如此忌惮于跟英菲尼迪扯在一起。

变化是从2017年开始的。

由于2016年的全球销量突破了23万辆大关,同比上升了7%,而且在华销量连创纪录,这让英菲尼迪相信自己能在2017年取得更大成功,于是制定了堪称激进的多达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

最终的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2017年英菲尼迪的最终销量定格在24.7万辆,不到目标销量的一半。

这让英菲尼迪黯然神伤。

2018年,英菲尼迪的销量为23.3万辆,销量趋势开始掉头向下。

2019年的全球销量甚至都查不到,想必也不会太好看。

另外为了缩减成本,英菲尼迪还把自己的全球总部从香港搬回日本,这个举动看似只是为了省钱,但实际上却可能蕴含着全球战略收缩的意味。

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这就很难做了。

因为加入一个处于全球收缩状态下的跨国车企,更多时候扮演的可能只是一个过渡者的角色,也很难做出出色的业绩,搞不好就要被扫地出门。

这导致了英菲尼迪近些年走马灯式的高层人事更迭——因为没有人想接这个烂摊子。

还有一个原因当然就是技术或者产品。

到目前为止,面对这场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技术革命,英菲尼迪还没有拿出一个全面、成熟、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母公司旗下的聆风当然有过一段好日子,但是在自动驾驶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分水岭之后,聆风也很难扮演开路先锋的作用了,对于英菲尼迪来说,甚至连一款类似于聆风这样的探路车都没有,这导致了在与雷克萨斯这样的对手肉搏时,对方的混动战术让英菲尼迪根本无法招架。

还有就是无休止的内讧。

自从卡洛斯·戈恩通过一场好莱坞式的逃亡名声大噪之后,日产就再也没有一天好日子,有的只是各自为战,以及离心离德。

日产作为母公司,就很难像丰田在技术和平台上支援雷克萨斯那样,去支持英菲尼迪了。

总体而言,这就是日产的多事之秋。

而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车企,总会遭遇这些时刻,能不能渡过难关,除了自己满满的求生欲,还要看造化。

0 阅读:247
评论列表
  • 2020-05-31 08:31

    好车型都拿去给本田日产打市场了,外观确实没啥吸引力

车联中国

简介:深度论车,新锐汽车文化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