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惊险!1972年,在杏花村插队:酒库内温酒差点酿大祸

文史有料见真章 2024-03-19 10:04:51

[讲述人:刘承远]

1968年,我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从北京来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

跟我们一起到杏花公社插队的同学中,有几位高中同学个子很高,篮球打得也很好。

来到杏花公社没几天,汾酒厂的篮球队找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知识青年们赛了一场球,不赛不知道,一赛吓一跳,汾酒厂篮球队被知青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已回忆不起来那场球赛比分的最终结果,但是比分相差悬殊是肯定的。

这场篮球赛,震动了整个酒厂,知青们沉浸在胜利后的喜悦中,还没能醒过来的时候,便传来了好消息——汾酒厂为了扩充篮球队的实力,决定吸收这几位知青到汾酒厂去工作。

从插队知青到酒厂当工人,这人生的重大转折,也就仅有半个月的时间。这可真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这一消息使我们这些知青,对这几位会打篮球的同学羡慕得五体投地,原来会打篮球也能转变一个人的命运!

很多人都懊恨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没能练好这一手。后来听说这几位同学进厂后就没怎么正经上过班,整天就是打篮球。今天这儿比赛,明天那儿比赛,既躲避了插队之苦,又逃脱了上班之累,还走到哪儿玩到哪儿,真过瘾。

知青们打篮球的打篮球,种地的种地,各不相干。

由于有了这些酒厂的“内线”同学,我们去汾酒厂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一来二去认识了不少酒厂的干部职工,包括车间主任、班长、门卫、库管、司机等。

有一次组织北京知青去参观酒厂,在那儿我们头一回品尝了上百年的窖藏酒,醇厚香甜、沁人心脾。

我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品酒的那个小酒盅,是金属的、灰颜色,边上有个小把儿,酒盅的容量顶多有3钱。

逢年过节,去酒厂会会同学,喝点大茬酒成了家常便饭。经过发酵的高粱,在大容器里(那种特大号的大木盆)一蒸,带有酒精成分的水蒸气,经过冷却变成了高精度的酒水,大概得有90度吧,顺着管子流进了盛酒的大罐里,这就是所谓的大茬酒。大茬酒再经过勾兑,使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市场上的商品酒。

1972年冬天,当时是节假日,天气很冷,我炒了两个菜装在饭盒里,相邀杜村几个知青一同前往酒厂与“哥儿们”相会。那天酒厂也正好休息,车间里面就没有工人上班,只有不知干什么的几个人,在空旷的场子里走动。

在酒厂职工宿舍与几位“哥儿们”聊了一会儿,我提醒说,是不是该进入“正题”了,大伙不约而同地回应“是”。

“今天车间里休息,喝不上大茬酒,我去找库房保管员老王,让他领咱们到酒库里去喝。”篮球队员任正权说。这哥们人缘好,后来还当上了酒厂的工会主席。

说罢,我们就去找老王,老王也在同一栋宿舍楼里住。

正巧老王在家,他听说来意之后,老王面带难色地说:“这可是违反制度的事。”

任正权回答:“有我呢,没事!”我猜想这哥们儿当时可能已经有了些权力,否则怎敢说这样的大话。

老王很不情愿地交出了库房的钥匙,还一再叮嘱:“千万小心,别出事。”

我们大伙一块儿回答:“您放心,保证没事!”

当时“文化大革命”还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各级领导都被打倒了,全国一盘散沙,各种规章制度执行起来已经大打折扣,如果不是当时那样的非常时期,随便进酒库是绝对办不到的。

酒库是一座足有四五百平米的大厂房,有四五米高,由于硕大的酒缸都是埋在地里的,地面只露出一个缸沿,这个库房就越发显得高大而空旷。

离地面很高的地方有一排玻璃窗,不用梯子根本就够不着。

玻璃窗上装有排风扇,随时排风,使室内蒸发出来的酒精浓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否则酒库就有燃爆的危险。这座存酒的库房就像牢房一样,四面高墙,想“逃跑”都难。

据说,刚生产出来的酒要在地里埋上一年半载才能出厂,只有经过陈酿的酒才好喝。

根据缸盖上的标签,我们打开了一缸陈酿时间较长的酒,这个缸就像大鱼缸一样,至少得盛有几百斤酒。

缸盖一打开,一股浓郁酒香扑鼻而来,任正权这个嗜酒如命的酒徒赶紧用量杯(专用盛酒的容器)打了两下,估计得有1斤多,倒进那种大搪瓷茶杯里。

哥几个目放精光,仿佛魂儿被勾了似的,当即蹲下来,相互传递着大搪瓷茶杯,轮流换转地品啜,真个是柔和绵长,爽利可口,不愧是“断魂酒”呀。

那天天气很冷,我们都穿着棉大衣,没有暖气的空旷库房里显得更加阴冷。我一打开饭盒,露出醋熘白菜、胡萝卜炒土豆、宽粉条炖猪肉,看到如此丰盛的菜肴,哥们儿几个都迫不及待地下勺,下筷子。插队那会儿要是能吃上这么美味的饭菜,已经算是一种享受!

四五个人席地而坐,一口酒一口菜地吃了起来。

有人提议:“这么冷的天,还是喝点温酒舒服。”

“对!”大家异口同声地附和。

任正权就从库房的实验室里,找出个量杯交给了我。在我身边正巧有把小椅子,像是幼儿园小孩用的,我随手把它搬过来坐在胯下。

我左手拿着盛满酒的量杯,任正权点燃实验用的酒精灯,开始在灯上面温酒。

危险正在悄悄地向我们袭来,可是大家却浑然不知,依然在又说又笑。我右手拿着筷子,倾身想去够菜,谁想这把小椅子只有三条腿,后边短了一条,往前倾着还能支撑,往后一仰,椅子突然倒了,我也随之躺在了地上。

由于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在我倒地的同时,量杯不由自主地从我手上滑了下来,正巧砸在了酒精灯上。

量杯碎了,酒洒了一地,酒精灯也跟着倒了,陈酿的高纯度酒,遇到酒精灯的火焰,顿时燃起了大火。

突如其来的大火,使哥们儿几个都懵了。刘长奇平时是比较机敏的哥们儿,他立马大声喊:“快!快救火!”

随即,我们几个人赶紧脱下大衣扑在了火上,并在大衣上面用脚跺踩,谢天谢地,量杯里的酒不多,火苗很快被扑灭了。

整个起火、灭火的过程不过30秒钟,可是这30秒钟,让我们几个受到了极度的惊吓,灭火后半天还回不过神来。

大家冷静下来后,我们赶紧收拾残局,恢复原样,经过仔细认真的检查,确认没有隐患后,迅速撤离了现场。

火是被扑灭了,各位喝酒的心情也同时被扑灭。哥们儿几个心中暗自庆幸没惹出大祸,怏怏不悦地回到了宿舍。

还得说是北京知青,心胸开阔,镇静了一会儿,看看没事也就恢复了平静。不知是哪位有心的人,把剩余的酒拿了回来,往桌上一放说:“接着来吧。”大伙儿一致响应。

可惜,几个菜在灭火的时候,已经被打翻在地,现在只好干喝了。

这着火的30秒,在我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是那场火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别忘了,那可是在酒厂啊!而且还是在酒厂的库房里!要是当时真把酒库点着了,忽然来个殉爆,得多大的罪过啊!我至今想起此事还感到后怕。这事也让我以后行事变得异常谨慎,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以安全为主。

0 阅读:4

文史有料见真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