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秦可卿的病根:治不得心病,救不得苦命

经纬讲小说 2024-04-16 01:44:23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今天咱们聊第十回的后半段,张友士给秦可卿看病这一部分。先声明一下,这一部分历来有不少争议,包括各种关于影射或秘史的推测,也不乏各种阴谋论。但老零对那些乱码七糟的事不感兴趣,咱们还是就小说论小说,不去做那方面的解读。

书接前文,璜大奶奶走后,贾珍和尤氏就聊到了秦可卿的病情。他们家已经请了很多大夫来给可卿诊断过,但是大夫们意见不统一,说啥的都有。专家们会诊开出来的方子,吃了也不见效。正一筹莫展时,恰好冯紫英给介绍了一个神秘的医生,叫做张友士。

这个张友士就是回目上说的张太医。那他是不是太医呢?咱们看贾珍转述的冯紫英的说法,“他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姓张名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现在他家住着呢。”可见张友士只是个教书的,他的职业不是医生,更不是太医。而且他也不在京城上班,他这次上京是来给儿子捐官的,暂住在冯紫英家里。

这么一看,张友士与太医是八竿子也打不着。但是呢,上一期咱们说过,所有古本的回目写的都是“张太医论病细穷源”,这显然不是抄手抄错了,叫他“张太医”应该就是作者的原意。

那为什么叫他张太医呢?这就有几种说法。一是张友士曾经是太医,后来由于什么原因,他主动的、或者被迫的离职了,就去当教书先生了,就像贾雨村被免职后给林黛玉当家教似的。

第二个可能,张友士将来做了太医。回目上剧透这种事,老曹也没少干。有可能张友士给秦可卿看病,和贾家搭上关系了,后来贾家就举荐他为太医。或许有朋友说这不对呀,他也没治好秦可卿啊?秦可卿后来不还是死了吗?那贾府为什么要举荐他呢?首先这个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答案啊,只是咱们的猜测。但如果要圆这个说法呢,其实也是能圆过来的,咱们一会儿再细说。

还有说法就涉及影射秘史阴谋论之类的了,比如说张友士确实是太医,只不过他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他到贾府来必须要隐藏自己的身份。还有说他不是这个当权执政的朝廷的太医,而是一个阴谋夺权另立中央的小朝廷的太医,在野的太医。这些观点咱们就不细说了啊。

另外,张友士,有人认为谐音是“有事”,那他有什么事呢?表面上看,他这不是来给儿子捐官了嘛。但感觉上给儿子捐官算不得什么大事,也许他打着这个幌子,入京拜见各路豪门,也是在给自己谋个前程?比如去做真正的太医。这就不好说了。也说不定他或他儿子在八十回后还有重要的戏份。如果从文本之外的层面去考虑,那各种解读就很多了。比如有人说他是入京干革命或者当间谍的,他来给可卿看病,实际上是传递情报等等,咱们也还是不往那方面去靠了。

接下来贾珍说,我已经叫人去请他了,他明天应该就能来。而尤氏听了,是“心中甚喜”。请注意这四个字啊,这是一个客观的、全知视角的描述。尤氏不是面上甚喜,而是心中甚喜。看样子是看到儿媳妇可能有救,她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上一期咱们说过,尤氏跟金氏聊天时,就说可卿是全家的心肝宝贝,她病了我特别着急等等。尤氏说这个话,有可能是为了堵金氏的嘴,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她的真心话,她是真的为可卿担忧,至少此时是这样。至于尤氏究竟对爬灰知不知情,后来她的心态有没有发生变化,实在很难下定论,以后再说吧。

接下来尤氏和贾珍又聊到过几天给贾敬过生日的事。贾珍说他刚才已经去找过他爹,想请他过生日那天回家来,受一受一家子的礼。但是贾敬不愿意回来。他说呀,“我是清静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去闹去。”该说不说,这话还真有一种超然尘世的感觉哈。他又说,你要我回去受众人磕头,莫不如你把我所注的阴鸷文,找人好好写了刻出来,比磕头什么的强百倍。

这个阴鸷文,全称叫《文昌帝君阴鸷文》。传说文昌帝君叫张亚子,是道教信奉的神仙,掌人间禄籍,司天下文运。你要是想考试合格,你就得拜他。这篇阴鸷文传说就是他所作,宣讲止恶扬善,要做个好人,多积阴功等等。

贾敬又说如果一家子非得给我办这个寿宴,那你就在家里好好款待就是了,反正我肯定是不回去的。要磕头,你现在就给我磕了就得了。到那一天你可千万别再来烦我。可见此时的贾敬是一个非常虔诚的道教信徒,他不愿意回来搞什么拜寿磕头之类的事,他觉得那耽误他的修为。还有一种理解,认为贾敬过生日,那些王公贵族都要来送礼,而贾敬不愿与政治扯上关系,怕惹祸上身,所以干脆就不回来。

反正贾敬他是去当神仙了,不理会这些繁文缛节了,但贾珍还得在凡尘里混啊,他爹过生日,他不能一点动静都没啊,那不让人说闲话嘛。所以贾珍还是安排了两日的宴席,也是借这个机会寻寻乐子。

在这里插入关于贾敬寿宴的一段文字,一是从侧面给读者展现一下,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贾敬大致是个什么样的人;另外,也是为下一回在寿宴期间发生的事做一个铺垫。

第二天,张友士就来给可卿看病了。贾蓉说我先谈谈病情,你再给她号脉。但张先生说我先看脉,然后咱俩再对对,看能不能对得上。看来张先生对自己的医术是很自信的。

接下来“论病细穷源”这一部分写的非常细,但老零对中医是一无所知啊,什么阴阳五行心脾肝肺这些,只是查查资料了解个大概,大家也知道,网上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所以咱们就简单唠唠,说得不对的请大家指正。

张大夫先按在可卿右手的脉上,调息了至数。什么叫调息至数呢?人一呼一吸,这叫做“一息”。诊脉时,医生要先稳定住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的一呼一吸间隔时间一致,这就叫调息。然后按在病人的脉上,在一息之间,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就叫做至数。

张先生先诊过右手,又换左手,诊得非常仔细,然后叫贾蓉外面去聊。贾蓉陪先生吃了茶,遂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他不问是什么病啊,先问能不能治好,还有没有救。

张大夫就说了,“看得尊夫人这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需而无神。”

这些左寸、右关是什么意思呢?大夫诊脉时,要把三根手指搭在病人手上的三个部位。大家看图啊,这三个地方分别叫寸、关、尺。

两只手,共六部脉,分别反映不同脏腑的病情。左寸为心,左关为肝,左尺为肾,右寸为肺,右关为脾胃,右尺为命门。

还有这个沉数啊,沉伏啊,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都是脉象,就是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等情况。比如他说左寸沉数,就是左寸这个位置感应到沉脉和数脉。沉是手指重按始得,轻取不应指。我理解就是脉搏显现的部位比较深,手指得用点力才能感觉到。数的意思是脉搏跳得比较快,至数比正常人多,一息五至以上。左寸对应的是心嘛,所以张大夫说,“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

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气虚,说明心脏的功能有所损耗,气血运转不良,就会出现心悸、气短、盗汗、睡不着觉等等症状。所以他说“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

再说左关沉伏。刚才说了,沉脉是“重按始得”,而伏脉比沉脉更不明显,要“推筋着骨始得”,按到骨头上才能感觉到脉。左关对应的是肝,所以他说“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中医认为肝有贮藏血液、调解血量的功能。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肝气郁结,血通行不畅,就会影响肝脏的储血功能,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张大夫说:“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

再说右寸细而无力。细脉是指脉细如丝,很微弱,跳得没精神。右寸对应的是肺,所以说是“乃肺经气分太虚”。肺是呼吸器官,肺气虚,会导致呼吸急促,喘不动气,自汗,眩晕,咳喘等等。张大夫说是“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再说右关需而无神。原文写的是需要的需,它应该是三点水的这个濡,这两个字通用。濡脉也叫软脉,意思是轻按可得,重按反而不明显。右关对应的是脾胃,他说是“脾土被肝木克制”。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中医把五脏与五行相配,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这五者之间又有相生相克。木克土,肝为木,肝有病,就会克制为土的脾胃的功能。脾胃有问题,就吃不下饭。所以他说“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可见秦可卿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五脏六腑都有毛病。最终张大夫给出结论,这是病,不是喜,不是怀孕。而且这病已经被耽搁了,小病成大病了,如果是在初次行经的日期就吃药,此时已经差不多痊愈了。不过现在呢,这病尚有三分治得。那换句话说,就是有七分治不得了,可以说命在旦夕了。好在如果吃了药,能睡着觉,那就添了二分,就有五成把握能治好。

最后,张先生给开了个方子,叫做“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而且非常详细的写出了配方。这些药材老零也不懂啊,就不多说了。有专家说这是以古药“八珍汤”作为基本方,再添上延胡索、阿胶等药材,主治气血两虚,还是很对症的。至于有说法认为这个药方涉及影射秘史之类的,搞得跟破译密码似的,咱们就不提了。

好,可卿的症状大概是这样,咱们再来说一说她的病根儿究竟在哪。老零认为,可卿就是重度抑郁。上一期咱们提到过,尤氏和金氏说起可卿的病,说她这个人“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张友士也说,“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自我闭环了属于是。可见秦可卿主要就是心病,是抑郁,她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月经不调等等,都是因抑郁而起。

那可卿为什么抑郁呢?一方面是性格原因,她天生就这么个性格,心事重,凡事都窝在心里,无处排解。另一方面,可能也和她的出身有关。她是养生堂抱来的孩子,本就出身低微。而她的养父秦业,虽然大小也是个官吧,但与贾家相比那还是天差地远。所以她嫁到贾家之后,那肯定是诚惶诚恐,处处小心,就像刚来贾府的林妹妹似的,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而贾府里这些人,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又都是碎嘴子,喜欢造谣诽谤主子。可卿心又重,一旦有人说她一句半句不好,她就得思量半天,却又不能发火,还得当个老好人。长此以往,那肯定会对身心造成影响。全府上下都说蓉大奶奶和气可亲,但不知这是可卿用多少委屈换来的五星好评啊。

如果只是委屈求全也就罢了,可能不至于病的这么重。关键是在她这真的出现了天大的丑事,也就是爬灰。爬灰这个事,可卿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这有争议。从她彻底抑郁了来看,被迫的可能性更大。她公公欺负她,她能怎么办呢?她不敢跟婆婆和丈夫说,也可能说了也没用。她也不敢跟娘家说,一旦捅出来,说不定还会影响她爹的仕途和她弟的前途。而且咱们知道,在那个时代,这种事的风评对女性是不公平的。即便她是被迫的,但在别人嘴里,说不定就会变成她擅风情,秉月貌,她主动勾引,至少也是双方都有责任。咱们常说,家庭是避风的港湾,亲人是倾诉的对象。但她无人可倾诉,无处可避风。她所在的这个家,已无异于魔窟。她还能逃到哪去呢?她只能寄希望于这丑事能够隐藏起来,永远不要被人知道。

然而焦大嚷嚷的那一句“爬灰的爬灰”,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焦大没指名道姓,但对可卿而言,不啻于五雷轰顶。她就得琢磨,这说的是不是我?他们抓到证据了吗?家里人会怎么想?外人又怎么说?我以后还有没有脸见人?我爹和我弟弟会不会受到影响?他们还有没有脸见人?她越想越无助,越想越心寒,每一天都在忧虑、绝望与恐惧中度过。这,就是她的病根。

咱们再回到张友士这里,贾蓉拿了药方,又追问一句,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张大夫说“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张友士当然不知道秦可卿的病根在哪里,或者说他只知道可卿是心病,但不知道是什么事引起的。他虽然开了药,但也只能治病,而不能治命。

那么张友士的药方有没有效呢?单从身体上说,有没有暂时的治好秦可卿呢?这实在很难说了,因为这涉及到后文中一个巨大的争议,就是可卿究竟死在什么时候。书里没有写一个具体的时间,从剧情走向来看,可卿应该是死在这一年的冬天,并没有挨到春分。

但是我们看这个细节,在十二回回末,写道“这年冬底”,林如海生了病,贾琏送林黛玉回去,紧接着第十三回可卿就去世了。然而在给可卿办丧事时,却又明确写了林如海去世的时间,是九月初三。

那这就怪了。难道可卿死了大半年还没有出殡吗?那尸体不早就臭了?又或者张大夫的药有效,可卿撑过了春天,直到九月前后才死?那这又与前后情节对不上。这部分剧情,包括之后凤姐耍贾瑞那段剧情,有许多小细节的时间点都存在矛盾,可能是因为作者删去了“淫丧天香楼”等大段文字,导致时间线对不起来,改稿子时也没来得及把这些小细节一一修正。

反正无论张友士的药有没有效,可卿最后还是死了,而且按照作者的原意,她不是病死的,而是“淫丧天香楼”,是自尽的。

那咱们且不论那些矛盾点,就单纯的梳理一种可能性吧。要么是可卿始终没有好转,身病心病双重折磨,她扛不住了,就自尽了。又或者,她吃了药后有所好转,但贾珍看她病好了,忍不住又来找她搞事,导致她旧病复发。甚至可能是这一次运气不好,被可卿的丫鬟瑞珠宝珠撞个正着。如果说之前有人念叨爬灰,还只是风传,还可以忍一忍,装没听见。那这一次被抓现行可是实锤了。或许贾珍有办法把这个事压下去,也可能瑞珠她们本来就不敢声张。但可卿本就心事重嘛,抑郁的一个特征就是有什么事都往最悲观的那个方向去想。被抓现行这个事对她的刺激太大,她一时想不开,就悬梁自尽了。

另外咱们前面提到张友士为什么叫张太医,其中一种可能就是后来贾家的举荐。也许是他的药确实有效,可卿的死与他的医术无关,所以贾珍举荐了他。又说不定张友士还听到些关于可卿之真实死因的风声,贾珍为了封他的口,所以举荐他。当然这只是叫他“张太医”的一种解释啊,未必是正确答案,只是说这个观点是可以自圆其说的而已。

反正不管可卿究竟有没有过好转,她最终还是自尽了。她的死是一场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她是金陵十二钗中第一个退场的,千红一哭,哭的是命不由己。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角色的戏份被删减了很多,但她身上的悲剧意义,依然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警醒。关于她的悲剧,之后我们还会多次的提到,今天就不多做总结了。

本期就到这里,第十回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下一期咱们就进入第十一回,请大家请抬玉手一键三连,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经纬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