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当所有“伪”形成了闭环,“真”就成了一种冒犯

经纬讲小说 2024-06-23 14:32:41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咱们继续聊红楼梦第十八回。上一期咱们说完了宝玉作的“有凤来仪”和“蘅芷清芬”这两首诗。这两首是宝玉完全的自主原创,后两首则不一样,一首是有人给他做“一字师”,另一首更过分,直接是别人代笔。这一期咱们就来看看这两首诗。

先看“怡红快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第一句“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怡红院这里既有芭蕉又有海棠,要咏物的话缺一不可,所以他这首诗上来就点题,说“两两出婵娟”,谁也没落下。

婵娟是姿态曼妙美好的样子,既是形容花,也可以形容人。之前讲“红香绿玉”时咱们说过,其中一个说法认为,红香是指湘云,绿玉是指黛玉,这是宝玉生命中最亲密的两个女孩子。当然这只是说法之一啊,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回看那一期视频。如果沿着这个思路,那么这里的“两两出婵娟”就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了。

那么这海棠与芭蕉究竟如何美好呢?接下来宝玉连用了四句非常漂亮的比喻。先是“绿蜡春犹卷”。绿蜡说的是芭蕉。宝玉最初写的是“绿玉春犹卷”,宝钗看见了,赶紧提示他,说你姐姐因为不喜欢“红香绿玉”,所以改成了“怡红快绿”,这时候你还要用“绿玉”二字,你这不是故意和她对着干吗?元春为什么要把“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咱们之前也聊过,这里就不再说了。

宝玉一听,汗流浃背,说我想不出其他典故了。宝钗说你就把“玉”改成“蜡”就行了。宝玉问绿蜡是什么出处?宝钗见问,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这里插一句啊,这个诗人钱珝,几乎所有古本都写成了钱翊,估计可能是最初作者就笔误了,或者一个很古老的母本就写错了,导致后面的所有抄本也都跟着抄错了。钱珝若有知,估计得哭晕在厕所。看来我还是不够红啊,名字写错了都没人知道。要是那种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即便一个人写错,后面的人肯定也就改过来了。

那么既然这个钱珝不是李杜那种级别的大诗人,宝玉一时想不起他的诗不也正常嘛,那宝钗为什么要奚落他呢?原因就是,其实宝玉这句诗,本就是引用的钱珝那首诗的诗意。

咱们先来看看钱珝这首《未展芭蕉》。

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是说春寒料峭时,芭蕉还没展开,叶子卷卷的,像是绿色的蜡烛。但这个蜡烛是不能点火的,也没有烛泪,干干爽爽的,还带着早春的寒意,所以说它是“冷烛”。“芳心”是形容芭蕉的蕉心,它怯寒,所以把自己卷起来。一个“怯”字,温婉柔弱,惹人心疼。

下一句,“一缄书扎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这是又把卷起来的芭蕉比做卷起来的书扎,书扎上写了什么呢?没人知道。只有等温暖的东风吹拂,将它舒展开,风儿才能看到它隐藏的心事。

这首诗说是写芭蕉,其实就是在写人,在写一个脉脉含情的少女。这女孩看着是冷的,不好接近的,其实她心里暗藏情意。只是由于一些阻力,害羞啊,舆论啊,礼法啊,等等吧,所谓“怯春寒”,她不敢表露自己的心事。只有等遇到了东风,等心上人来吹拂她,温暖她,读懂她,她才会完全展露自己的情意。

这里咱们多联想一层啊,如果说绿玉是暗指黛玉的话,那么与这首诗也是能对应得上的。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固然有前世的羁绊,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在这一轮回里,两人相知相惜,有精神上的共鸣。他们都能读得懂彼此,越读得懂,就越深爱对方。

宝玉的心事有时藏不住,他会说些“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之类的话,看着像调戏妹妹,其实就是在表白。黛玉当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听到宝玉说,她还必须得生气,装也得装生气。她的心事是藏着的,卷起来的。但宝玉懂她,知道她心底的真实想法。所以后来宝玉对黛玉说:“你放心。”黛玉装作不知道放心不放心是啥意思。宝玉又说:“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虽然黛玉此时是“绿玉春犹卷”,但宝玉就是那东风,终有一天可以打开黛玉的心扉。

再说宝玉这首诗。可见啊,宝玉写的“绿玉春犹卷”,其实就是借用的“芳心犹卷怯春寒”的诗意。然而宝钗让他改成“绿蜡”,他却完全忘了上一句就是“冷烛无烟绿蜡干”,还傻乎乎的问绿蜡是什么出处,所以宝钗才笑话他。也可见宝玉此时多么紧张啊,脑子都已经不转弯了。要是放在平常大家轻轻松松嘻嘻哈哈的作诗,宝玉绝不可能想不起来。

宝钗此时的指点如同雪中送炭,宝玉当然是感激了,说你真可谓是我的“一字师”,以后我只叫你师父,不叫你姐姐了。宝钗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老实说啊,宝钗这句话有些怪怪的。咱们咂摸宝玉那句话,他的重点不在于叫不叫姐姐,而是叫师父。然而宝钗却不说我配不配做你师父,而是说我不配做你姐姐。那姐姐就是姐姐,你年龄大,就该叫你姐姐,这有什么配不配的呢?宝钗还特意强调“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这不免让我们猜想,宝钗对于“穿黄袍”是非常在意的,往大了说,这是她的一块心病。

我们知道,宝钗入京是为了参加选秀。参加选秀的目的,为了自身富贵也好,为了振兴家业也罢,反正“穿黄袍”肯定是一个终极目标。不过书里虽然没明说,但既然宝钗一直在贾府呆着,那显然就是没选上嘛。所以她看到了穿黄袍的,不能说一定是嫉妒,但她有些羡慕,有些遗憾,有些向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一段对话我们也可以知道,宝玉和宝钗确实是不对脾气,俩人过不到一起去。刚才宝钗说宝玉,你将来为官作宰的,上金殿对策时啥都想不起来可咋办。虽然是开玩笑,但宝玉视功名利禄如腐鼠,对这样的玩笑显然不感冒。这里又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但在宝玉心里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穿了黄袍,元春就不是他姐姐了,再也回不去过往那么亲密了,俩人就成了君臣关系,而不是姐弟关系了。虽然宝钗肯定不是故意刺激宝玉,但宝玉听了这话,多半是不大高兴的。

咱们再看下一句,“红妆夜未眠。”很可能宝玉这一句原本写的是“红香夜未眠”。“红香”对“绿玉”嘛。那既然“绿玉”改成了“绿蜡”,“红香”也就改成了“红妆”。

这一句出自苏轼的诗《海棠》。之前讲清客题额“崇光泛彩”时曾提了一嘴这首诗,这里就展开多说几句。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袅袅泛崇光”,是说春风吹拂,海棠摇曳,闪着华美的光泽,也就是所谓“崇光泛彩”。下一句“香雾空蒙月转廊”,是说海棠的幽香如雾气般弥漫开来,它开得正高兴呢,但月亮却不知趣,可能是嫉妒海棠花的明艳,它转到回廊那边去了,不照海棠了。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夜已深了,月亮也走了,只怕花儿也要睡了。那我多寂寞啊,没人陪我了。所以我取来蜡烛,照着如“红妆”的海棠,求你别睡啊,还有我欣赏你的娇艳,还有你理解我的孤单。我为你烧烛,你为我盛开。长夜漫漫,只有咱俩相依相偎啦。

这里提到的“花睡去”还有个典故。有一天唐玄宗召见杨玉环,但杨妃宿醉未醒,侍女只能“扶腋而至”,搀着胳膊把她架过来。其时杨妃醉颜妩媚,残妆慵懒,另有一番韵味。皇上看了特别高兴,说“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不是我的爱妃喝醉了,这是海棠花还没睡醒啊。苏轼这句诗就是引用了这个典故。

可见,这首诗里的海棠,既是说花,也是说人,既以花喻人,又以人喻花,在浪漫之中,又隐隐带着一丝忧伤落寞。我们知道东坡先生是个一肚子不合时宜的人,宦海浮沉几经贬谪,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他,他只能以花为伴,对花述说着自己的失落。如果说这个海棠是人,是一位红颜知己。那么此生此世,有这样一位知己相伴,也足以慰藉一颗孤寂的心。

我们再说回宝玉的诗。“红妆夜未眠”显然引用的是苏轼的诗意。我们不妨再多想一层,如果红香是指湘云,也是能对应得上的。

开夜宴占花名,湘云抽的花签就是海棠。湘云醉卧,恰似“海棠睡未足耳”。最重要的是,在苏轼的诗里,海棠是红颜知己,是最亲近的人。而除去黛玉这个处对象的不算,湘云就是宝玉最亲近的女孩子。咱们在讲“红香绿玉”那一期里说过,宝玉与湘云简直比亲兄妹还亲,他俩的关系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具体情况,咱们以后随着情节发展再细说。

咱们继续往下看。“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海棠犹如美人凭栏垂下的大红衣袖,芭蕉犹如笼护山石的一抹青烟,非常漂亮的比喻。“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海棠芭蕉在东风里相对而立,主人一定会好好的爱怜她们。

这里我们再把视野扩大一些。海棠与芭蕉不止是说黛玉与湘云,也是指大观园里所有的女孩子。她们有的像芭蕉,有的像海棠,尽管性格各异,身份有别,但她们都是值得被爱怜的。宝玉作为怡红主人,绛洞花王,自然想要好好的怜惜呵护她们。话虽这么说,但咱们还是得遗憾地指出,这只是宝玉一个美好的愿望。他想要保护所有人,但事实上,他谁也保护不了。

整体来说,这首诗虽然有宝钗做一字师,但不影响其大意,它的核心依然是宝玉原创,也依然和前两首的风格一样,清新淡雅,且基本不颂圣。它没有歌功颂德的肉麻词儿,只是抒发自己的情怀,不仅美,而且真诚。相比起一般应制诗的虚伪,这里的真诚是多么感人,又多么难得。

好,我们再往下看。此时黛玉看到宝玉汗流浃背,她关心男朋友,就过来打听情况。宝玉说已经写了三首,只差“杏帘在望”一首。黛玉就提出你先抄那三首,这一首我来作。

写完之后,宝玉一看,比自己写的高出十倍。说十倍有些夸张了哈,但确实比他的诗要更高明一些。其实不仅比他那几首好,比黛玉自己交卷的那首“世外仙源”也要好。可见黛玉对男友真是够意思哈,给宝玉代笔的比给自己写的还要上心。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随风飘扬的酒旗招呼客人前去畅饮,远远望去,美丽的山庄隐隐约约就在前方。这一句不仅是拆题,更是引发人们对前方美好的无尽想象,与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部分咱们讲宝玉在这里题额时已经分析过,就不再详加阐述了。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鹅儿在湖面的菱花荇菜间悠闲嬉戏;燕子在桑林榆树中欢快穿梭,把树枝当成筑巢的房梁。这一联诗写得实在太美,但老零用白话这么一翻译,就美感全无了,这就是诗的妙处呀。我们看,这一联诗十个字,全是名词,没有动词,好像就是把菱荇啊、燕子啊,这些东西摆出来而已。但我们一读,它就动起来了,我们就会自动脑补出鹅儿戏水、飞燕翩舞的动态的画面。它一动,我们也就自然而然会生出对自然生态的赞美与欣赏,以及对乡间生活那种朴素的快乐的向往。

那么难道说这诗本身没什么了不起,主要是靠读者脑补吗?显然不是。重点在于作者抓的这几个关键词非常准确,如果换成其他名词,或者说其他物件儿,它就未必能起到引发你联想的这个效果。

类似的写法,最有名的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一句也全是名词罗列,没有说这个诗里的主角干了什么,想了什么。但我们一读,就自动脑补出,这个旅人在雄鸡报晓、残月未落时,就背起行囊,启程赶路,出了茅店,看到结霜的板桥上已有足迹。他走得早,却还有人比他更早。虽然只是写景,但旅人远行之苦、离乡之愁,已蕴含其中。

再看下一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我们想象一下,这个镜头一开始拍的是湖边的鹅群和燕子,是一个特写。然后镜头拉远,又俯拍到湖后的田野,那里的一畦畦韭菜青翠欲滴,一片片稻田清香四溢。由近及远,由点到面,有动有静,色香俱全。试想当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头破血流之时,看到这样的田野风光,会不会也像贾政似的引发一丝“归农之意”呢?

上面这几句,写到了动物,写到了农作物,但没写人。那人都去哪了呢?最后一句说“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为什么看不见人呢?因为太平盛世嘛,没有饿肚子的,所以就不必忙忙叨叨的去种地了。

字面上看,这显然是颂圣,而且颂得相当到位。但我们仔细一琢磨,又总觉得好像味不太对。这里看不到人耕种,真的是因为“盛世无饥馁”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这个“稻香村”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田庄,它只不过是豪门贵族在自己家里搭建出来的一个假景,或者说是一个摆拍。拿一个摆拍的、虚假的东西出来说这是盛世之象,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老零想起很久以前看的一段郭德纲的相声,说于老爷子是个大善人,乐善好施怜贫惜弱。他宣称:在我家方圆十里之内,就不能有穷人!于是他天天带着随从出去溜达,在家周围巡视。有一天看到个要饭的,可怜的不得了,于大善人看得眼泪儿都掉下来了,说:赶紧把他给我撵走!我家方圆十里之内不能有穷人!

把脏乱差的地方拿围幕遮住,世界就一尘不染了;把穷人撵到看不见的地方去,世界上就不存在要饭的了;在豪华奢侈的园林的一角,搭一个朴素的田庄出来,就代表全天下都太平盛世了。什么叫“伪”?这就是。作者在这里借黛玉之笔,对社会之伪、人心之伪给予了极大的讽刺。

那么这句诗是否符合黛玉自身的人设呢?毕竟你讽刺得再爽,也不能让笔下的人物崩坏啊。咱们仔细想想,其实也能说得过去。黛玉可能未必就想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搞事,她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必要。但是啊,有些人骨子里的精神气质她是藏不住的,写出这样的句子,未必是她本意,但却是她的本能。好比非逼你做一件你不愿干的事,你有意无意也会在里面发泄点情绪。所以黛玉那超逸的天性,就注定了她没法一本正经的、发自肺腑的去歌颂“伪”。

话说当日宝玉试才题额,在稻香村这里就猛批了一通“伪”。而黛玉写稻香村,也是在结尾处阴阳怪气了一下“伪”。这小两口啊,真可谓“臭味相投”了哈。

更重要的是,贾府也好,元春也好,其他所有人也好,不管他们读没读出这句诗里的道道儿,就哪怕心里犯点嘀咕,他们也必须得拍手叫好,得说写的妙啊,这可不就是盛世之象嘛。难道还有人会说,“你写的不对!你这是挖苦谁呢?”没人敢吧?你知道那是假的,他们也知道那是假的,他们也知道你知道那是假的,但所有人都得装成是真的。当所有人的伪形成了一个大闭环,真反而就成了一种冒犯,没有人会去触碰它。

元春看了宝玉的诗,十分高兴,夸他大有进益,又说“杏帘在望”这首为前三首之冠。这首诗为什么是冠军呢?首先,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前面那几句写得确实是好,比宝玉自己写的那几首确实要高出一筹,冠军当之无愧。其次,宝玉写的前三首基本没有颂圣的字眼,而“杏帘”这一首的最后一联,你先别管什么真伪,至少人家把看不到人耕织这个事巧妙的圆过来了,而且字面上就是颂圣,你挑不出毛病,也不敢挑毛病。所以把这两个因素相加起来,它必须得是冠军呀。

好,关于作诗咱们就先说这些。接下来该唱戏了。元春点的这四出戏,说道也是非常多,咱们下期再聊。请大家请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经纬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