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豆蔻到荼蘼的过程,就是红楼梦的过程

经纬讲小说 2024-04-15 19:52:51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今天咱们继续聊第十七回。上一期说到众人来到蘅芜苑这里,光聊匾额“蘅芷清芬”就聊了一期哈,而宝玉作的这副对联,说道也不少,咱们放到这一期细细道来。

宝玉作的对联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这个上联,己卯本与庚辰本原本写的是“才犹艳”,但是在“才”旁边又点改为“诗”。梦稿本、蒙府本等古本写的都是“才犹艳”,而戚序本、甲辰本写的则是“诗犹艳”。

庚辰本

如果是“才”呢,那这个上联的意思大概是,在豆蔻草旁,吟出了“豆蔻”那样的诗之后,我的才思仍然很“艳”,很旺盛;如果是“诗”,那就是说我吟的这首诗就像豆蔻草那样“艳”。究竟是才艳还是诗艳,历来争论不休,这个大家自己选择吧。咱们主要还是聊聊所谓的“豆蔻”诗是什么诗。

这个典故出自杜牧的《赠别》。咱们知道杜牧这个人是风流多情的,他在扬州给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做掌书记时,没事儿喜欢逛娱乐场所。用他自己的话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后来他被朝廷征为巡察御史,在离开扬州时,他就给相好的歌妓写了两首《赠别》。

咱们先看第一首。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就是说他看上的这位歌女才十三岁,那么清纯那么袅娜,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扬州十里长街,珠帘后有那么多绝妙佳丽,但是都没有这个妹子美艳动人。看来小杜确实见多识广啊,别人家珠帘后什么样他都有数。“豆蔻年华”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有说法说这个歌女就是后来杜牧写的《张好好诗》里的那个张好好。张好好确实也是歌伎,与杜牧认识时她也确实是十三岁。不过他们是在江西认识的,并非扬州,时间上也对不上,所以可能不是同一人。不过也可看出啊,小杜确实是不忘初心,从来都是好这一口。

由这首诗可知,上联里的这个“豆蔻”,它不仅是说草,是说诗,更是在说人。它在形容美丽,它在歌颂青春。虽然“豆蔻”一般是指十三四岁,但在不同语境下,也可代指所有青春洋溢的少女。宝钗黛玉固然诗写得好,是“才艳”。而迎春爱下棋,探春喜书法,惜春会画画,她们也是“才艳”。乃至整个大观园里所有那些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她们的生活,她们的才华,她们的生命,就是世上最美丽的诗。

但是!唉,不得不又说但是了,我们不要忘了杜牧那首诗的背景,是“赠别”,在美丽的背后,是分离,是缅怀,是怅惘,是伤心。相聚时越是美好,到曲终人散时,就越是痛彻心扉。作者在这里特地引用杜牧的这首诗,显然不仅是用它的“艳”,也是在用它的“别”。

另外,既然此地是“蘅芜苑”,那我们肯定还要单从宝钗的角度再聊聊。宝钗之姿,宝钗之才,都可以用“艳”来形容,这个无需多聊了,咱们主要还是说说结局那方面。

因为豆蔻没完全开放前那个含苞待放的样子呢,也常用来比喻处女,这个咱们不详细解释了哈。根据推测,宝钗后来虽然嫁给了宝玉,但两人并没有夫妻生活,所以宝钗很可能也还是……是吧?当然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可能有点过度解读了。且不论这个,反正宝钗是在青春年华时出了嫁,但没过多久,老公就出了家,这也是一场分别,与杜牧的诗意也是契合的。

另外,咱们不妨东拉西扯再多联想一层。刚才咱们说杜牧给那位歌女写了两首“赠别”,第一首主要是赞颂那个女孩子的美,第二首的主题才是分别。

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说在分别时,两人相对无言,也不声泪俱下,也不互诉衷肠,像是两个无情的陌生人似的。其实是情太深,难过得说不出话,流不出泪,更笑不出来,只能无语凝噎。唯有蜡烛在一旁替我们默默垂泪,陪伴我们到天明。虽然咱们不知道最终宝玉和宝钗是怎么分别的,他俩是有一个默默无言两眼泪的告别仪式,还是宝玉自己偷摸跑了。但这种离情别绪,宝钗那种心如刀绞,我们是能想象得到的。

还有这第一句“多情却似总无情”,与宝钗的性情也是挺符合的。她的多情是隐藏在无情的面具之下的。虽然在外人看来,她是个冷美人儿,但从书里她与身边人的相处来看,她并不冷,反而热情大方细心体贴。她对宝黛、湘云、岫烟、香菱,乃至其他姊妹甚至下人的关照,不像是作伪。可能有钗黑死认定她就是作伪啊,这个先不讨论,毕竟宝钗也不是圣人,也不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咱们之前也聊过,她犯的是“热毒”。在某些时候,在对待某些事情上,她其实是很“热”的。这个暂且不多说吧,总之她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冷、那么无情,这是一定的。

后面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大家开夜宴,占花名。宝钗抽到的是牡丹,对应的诗为“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唐代罗隐的诗《牡丹花》。秦观的“南乡子·妙手写徽真”也引用过这一句,而且秦观这首词与“红楼梦”结合起来琢磨,还有点微妙,这个咱们到那一回再细说。今天只是想说,“多情却似总无情”与“任是无情也动人”,用来形容宝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关于第二首“赠别”的这一部分只是老零自己的联想与感悟,未必是作者本意,仅供大家参考。

咱们再看下联,“睡足荼蘼梦也香”。荼蘼花枝垂,香气惹人醉。人在花下睡,梦中有香味,大概就这么个意思。花睡与人睡巧妙双关,字面上确实香艳。但是!再一细琢磨它的寓意,就不那么让人睡得着了。

这一句的关键词显然是“荼蘼”。荼蘼的花期很晚,它盛开的时候,其他花差不多都谢了,所以“荼蘼”还有送春的寓意,它一开,就象征着春天要结束了。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想起了秦可卿给凤姐托梦说的那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所以这个下联的寓意也很明显了。它描述的画面很美,荼蘼盛开,香梦沉酣,安闲惬意。宝玉他们在大观园里的生活,也就像在梦境中一样。但是,等到花谢了、梦醒了、诸芳尽了之后呢?睁开眼来,只剩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副对联,先说“豆蔻”,再到“荼蘼”,这是花开到花谢的过程,是春来到春去的过程,是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是欢乐到悲伤的过程,是从生到死的过程,它就是红楼梦的过程。

我们再回头看,在蘅芜苑这个地方,包括清客在内的众人说的话、题的联,隐含的寓意都很丧,什么“斜阳院”、“泣斜晖”,什么“蘅芜”、“荼蘼”,它隐含的不仅仅是大观园的破灭,也是整个贾府的破灭。

此外还有一点,这个可能未必是作者本意啊,还是仅供参考。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此联是宝玉在本回里作的最后一副对联,之后去他后来所住的怡红院,他只题了“红香绿玉”,但没作对联。所以这副对联就有点画句号的意思,既是为本回题联画句号,也是以“蘅芜苑”这个地方作为象征红楼梦终结的句号。顺便一提啊,宝玉拟的对额可能不止本回里写到的这些,剩下的咱们将来正文里提到再说。

那为什么要以“蘅芜苑”作为完结的象征呢?估计还是和此间主人宝钗有关。根据一些线索推测,有说法认为,宝钗很可能是陪伴宝玉走完凡尘俗世最后一程的人,直至宝玉出家。到那个时候,贾府已败,诸芳已尽,整部书接近完结,宝钗是这个完整过程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她是有资格来画这个句号的。

此外还有一个人,也与“荼蘼”有关。还是在占花名那一回,麝月就抽了个荼蘼花,诗为“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与此处的“荼蘼”遥相呼应。那为什么是麝月抽到荼蘼呢?在第二十回宝玉给麝月篦头那一段,批语说,袭人出嫁时叮嘱宝玉“好歹留着麝月”。

据此推测,麝月可能后来一直跟着宝玉,她和宝钗一样,都是陪伴宝玉到最后的人。在蘅芜苑这里,清客所作的那副对联,“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就藏有“麝月”两个字,或许预示着麝月也是一个画句号的人。当然这个可能是咱们过度解读哈。关于麝月可说的很多,但不是本回重点,咱们留到以后慢慢再聊。

好,咱们暂且把这些隐喻与伏笔抛到一边,单从字面来说,这副对联又甜又艳,还是挺应景的。但贾政说,这副对联套用的是别人的“书成蕉叶文犹绿”,所以不足为奇。

贾政说的是一副古时常见的对联,很难考证出处是哪里了。全文是:“书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上联说的是唐朝大书法家“草圣”怀素和尚。怀素自幼有慧根,十岁时就主动要出家,父母拦都拦不住。他酷爱书法,想练字但买不起纸,就在寺庙附近种了很多芭蕉,在芭蕉叶上写。这个上联就是说他写的字如同蕉叶一般鲜嫩,充满了生命力。

下联说的是北宋隐士林逋,他一生不做官不娶妻,只喜欢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有一首诗“山园小梅”,其中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特别出名,被誉为“咏梅绝唱”。这个下联就是说吟梅花诗吟得口角噙香,说出来的诗句都带着梅花的香气。

从句式与修辞技巧来说,宝玉那副对联显然是套用此联而来,所以贾政这次评价得还算中肯,并不是刻意贬低。但清客们当然要捧宝玉了,说“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就是说宝玉这副对联写得太好了,好到不像他在抄人家,倒像是人家在抄他。这可真叫神逻辑哈,把贾政都给逗笑了,说“岂有此理”。

这里咱们再东拉西扯一下啊。这个清客所说的“黄鹤楼”是崔颢的诗,借黄鹤楼之景吊古怀乡,既悲怆苍凉又雄浑大气,实乃神作,被严羽等评论家誉为唐人七律第一。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传说李白来到黄鹤楼,诗兴大发,本想赋诗一首,但一见到崔颢的诗,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弃笔不写。但李白并不服气,后来他来到南京的凤凰台,就套《黄鹤楼》之格,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千古佳作。这就是清客所说的“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李白是不是真的在黄鹤楼弃笔不写,是不是真的又对崔颢有一争高下之心,这不好说。但李白对这首《黄鹤楼》的敬佩与喜爱是毫无疑问的。除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他还有一首《鹦鹉洲》,也是致敬之作。咱们看《鹦鹉洲》的前四句,与《黄鹤楼》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那么李白为什么如此热爱这首《黄鹤楼》呢?除了诗本身确实好之外,我觉得,更是因为这首诗的风格与气质与李白太契合了。说不定李白看到这首诗时,第一反应是,我擦,这不会是我喝多了的时候自己写的吧?

虽然这首《黄鹤楼》是七言律诗,但咱们看开头这几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完全不对仗,词性与平仄全都不管,而且“黄鹤”一词连续重复出现,这都是律诗中的大忌。但你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只感觉它一气呵成,读起来是那么丝滑顺畅,完全不会去在意什么对偶平仄之类。就好比你听一个老艺术家在唱歌,只要感情到了,韵味对了,你就是会被他打动,而不会去纠结他用了什么技巧,他某一个音唱得准不准。

李白就是一个这样的艺术家,他写的很多诗,尤其是那些古风的诗句,就像是喝高了时说的醉话,气贯长虹喷薄而出,有一种通便般的畅快,读完之后全身上下都舒坦。李白流传下来的七律很少,好像还不到十首。五律多一些,有七十多首。但不管七律还是五律,其中相当一部分,如果严格拿律诗的标准去卡,都是有瑕疵的。李白当然不是不会写律诗,他也有个别作品是严丝合缝的,只能说是他那自由豪迈、放纵不羁的性格,使他不愿意接受那么严格的格律上的束缚。

当然了,这不是说像李白这样爱咋写咋写就好,像杜甫那样严谨工整就不好,这只是个人风格的区别,并没有高下之分,关键还是看作品本身怎么样。如果“意”不到,无论用哪种风格,写出来的也都是一坨。如果“意”到了,怎么写都是华美乐章。

后来黛玉教香菱写诗,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真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只是很遗憾啊。黛玉也好,香菱也好,乃至大观园里的其他女孩子也好。他们在做诗上可以去突破,可以有追求。但她们的生活,她们的生命,却只能被捆缚在巨大的牢笼之中,无法逃脱。

有点儿扯远了啊,既然说到“意”,那我们就来看看“黄鹤楼”与“凤凰台”这两首诗的“意”。先说“黄鹤楼”。黄鹤楼是三国时孙权称帝后修建的。诗里说的仙人可能是指窦子安,也叫黄子安。他平生爱鹤,死后,一只黄鹤飞到他家门前树上,呼喊他的名字,他就复活了,或者说成仙了吧,驾鹤而去,满世界溜达。传说他就驾鹤路过过黄鹤楼。

也有说这个仙人是指费祎。费祎是蜀汉重臣,四相之一。诸葛亮在五丈原交代后事就说,可继任大事的,先蒋琬后费祎嘛。历史上费祎是死于魏国降将郭修之手。民间传说他就是成仙了,也曾登仙驾鹤于此楼。

诗里说的究竟是哪个仙人,咱们不知道,也不重要。作者借这些神话传说,主要是表现出一种飘渺与苍凉。他站在高楼之上,极目远眺,看到了汉阳树,看到了鹦鹉洲,看到了很多美景,但是他看不到家乡。他也没法驾鹤飞回家去,只能对着暮霭沉沉的江水发愁。所以这首诗的“意”,主要在乡愁。

我们再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位于南京凤台山上。南朝刘宋时,有三只状如孔雀的奇鸟飞至此山,长得又好看,叫得又好听,大家都说这就是凤凰,于是在此处建高台,就是“凤凰台”。

此诗可能是写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后,也可能是写于流放夜郎被赦后,反正就是他政治上受打击,心情非常郁闷的时候。他来到这里,想起了曾建都金陵的孙吴,也想起了衣冠南渡的东晋,那些朝代也曾烜赫一时,但此时早已化为乌有。那为啥都没了呢?李白登高远望,望的不是家乡,而是长安。但他也看不见长安,不是因为远,而是因为“浮云蔽日”,有奸臣贼子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以往那些朝代就是被这么搞没的。我的大唐啊,你又会怎么样呢?

可见啊,“凤凰台”虽然与“黄鹤楼”格式相似,但“意”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乡愁,一个是国忧。假如李白也写“故乡不见使人愁”,那他这首诗肯定不会有如今这么高的评价。最关键的是,不管作者愁的是什么,这都是他们心底最真挚的感情,而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正如黛玉所说“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真,才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红楼梦?正是因为它的“真”。小说固然是虚构成分居多,但它读起来是真实的,感情是真挚的,所以才如此打动人。当然了,文笔和故事也很重要。如果你登上黄鹤楼,饱含深情的吟诵一句:“我滴妈,太美啦!”那也算不得佳句。

再说回宝玉这副对联啊。表面上,它在结构和意境上都套用了前人之句。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他以豆蔻和荼蘼作为对比和延伸,与小说主题紧密相连,使这副对联有了更深刻更隽永的含义,这个“意”是远超其字面意思的。那么我们就来给这副对联打个分吧。我猜想作者创作这副对联时,一定是非常得意和自豪的。他自豪的不仅是这副对联,更是他创作的这部至真至美的红楼梦。或许老曹猜到,后世会有人说,他这部书套了哪个人的句,套了哪部书的格。但那又怎样呢?只要套的妙嘛。红楼梦的意,就注定了它是天上天下,独一无二的红楼梦。

好,本期视频就到这里。光“蘅芜苑”就讲了两期啊,可能有点拖沓了,咱们就加快点进度,争取在下一期给第十七回收尾。请大家请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经纬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