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解读——襄公十二年

左传解读 2024-05-18 07:47:32
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寿梦归西鲁临庙吊唁 灵王求后齐依礼许婚 【经】十有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 【传】十二年春,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取其钟以为公盘。 鲁襄公十二年春天,经中记载了二件事。第一件,在周历二月,莒国攻打了鲁国的东部边境,包围了了鲁国的台邑。第二件,季武子率领军队救援台邑,并乘胜攻入了莒国的郓邑。 关于第一件,传中没有更多的解释。但好端端地莒国为什么要攻打鲁国呢?莒国本没有鲁国强大,如果没有重大的事件,莒国是不会轻易地进攻强国的。况且他们还都是与晋国结盟的国家。所以这背后一定有别的国家支持,那么这个背后的国家应该是地方性的霸主齐国。所以我认为莒国是在齐国的怂恿下进攻了鲁国。 关于第二件,传中说季武子救援台地,就乘胜进入了莒国的郓邑,并掠取了郓邑的钟,把它改铸成了鲁襄公的盘。这个钟在周时是重器。当时的礼乐制度规定:天子宫悬(四面悬钟)、诸侯轩悬(三面悬钟)、卿大夫判悬(两面悬钟)、士特悬(一面悬钟)。钟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权力的象征。这个莒国的郓邑之钟应是大夫之钟,而季武子这种作法明着是对莒国的侮辱与警告。 【经】夏,晋侯使士鲂来聘。 【传】夏,晋士鲂来聘,且拜师。 鲁襄公十二年夏季,经中记载晋国的士鲂来鲁国聘问,传中解释说此次来聘并且来拜谢我国去年攻郑时出兵的。 【经】秋九月,吴子乘卒。 【传】秋,吴子寿梦卒。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鲁襄公十二年秋季,经中记载九月之时吴国国王寿梦去世。 传中解释说吴王寿梦去世。鲁襄公在周文王庙哭泣吊唁,这是合于礼的。凡是诸侯的丧事,如果是异姓的要在城外哭泣吊唁,如果是同姓的要在宗庙里吊唁,如果是同宗的要在祖庙里吊唁,如果是同族的要在父庙里吊唁。因为这样,鲁国为了姬姓诸国,到周文王庙里哭泣吊唁。为了邢、凡、蒋、茅、胙、祭各姬姓国,都在周公庙里哭泣吊唁。 这里经中记载寿梦的名字是乘,实际上这个寿梦已经是吴国的第二九代君主,也是从他这里开始称王的。而这里经中记名而不称字,这个可以参考鲁僖公二十四年时,经中曾记载“晋侯夷吾卒”的解释。 另一个问题是宗和祖的关系。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宗比祖更远,所以同姓的要在宗庙里吊唁,而同宗的要在祖庙里吊唁,同族的要在父庙里吊唁。也就是说宗最远,而祖较近,族最近。但后来祖较远,而宗较近,但什么时候发生的变化,大概是在秦汉时期吧,我不敢确定。但现在的字内上确实是祖宗是按远近关系说的,而春秋时期是宗祖按远近关系说的。比如说汉高祖,唐高祖,是汉唐两朝的远祖,而唐太宗,唐肃宗却是较近的两个称呼。 【经】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公如晋。 【传】冬,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扬梁,以报晋之取郑也。   灵王求后于齐。齐侯问对于晏桓子,桓子对曰:“先王之礼辞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齐侯许昏,王使阴里结之。   公如晋,朝,且拜士鲂之辱,礼也。   秦嬴归于楚。楚司马子庚聘于秦,为夫人宁,礼也。 鲁襄公十二年冬季,经中记载了两件事。第一件,楚国公子贞子囊率军入侵了宋国。第二件,鲁襄公到时晋国朝见。 关于第一件,传中说楚国子囊和秦国的庶长无地进攻宋国,军队驻扎在杨梁,以报复晋国的收复了郑国。 传中还补充了周王室的一件事。周灵王向齐国求娶王后,齐灵公向晏桓子晏弱询问如何答复周王室。晏弱回答说:“先王的礼仪辞令有这样的话:天子向诸侯求取王后,诸侯应回答:‘夫人所生的若干人,妾妇所生的若干人。’没有女儿而有姐妹和姑母姊妹,就说:‘先君某公的遗女若干人。’齐灵公答应了婚事,周灵王派遣阴里与齐国作了口头约定。 这段里说的是如果周王室求婚于诸侯,诸侯应按亲疏关系排序为周王准备女子。 关于第二件事,传中说此次鲁襄公去到晋国朝见,同时也是拜谢晋国士鲂的到时鲁国行聘,传中认为这是合于礼的。 传中又补充了一件秦国之事。传中说秦赢嫁给楚国。秦赢是秦景公的姊妹,嫁给了楚共王,成为楚共王的夫人。而今年楚国的司马子庚到秦国聘问,同时也是为了秦赢回娘家省亲,传中认为这也是合于礼的。 弹词 西江月 吴王寿梦 成宙评 联晋强兵伐楚,拓疆占地称王。巫臣泄愤助蛮荒,南北遥和远唱。 过去身纹发断,如今马壮车长。万般功绩庶民伤,又是兵销血淌。
0 阅读:3

左传解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