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刀锋——盘点明清时期朝廷曾倚仗过的八大少数民族武装

火耀西南 2024-03-30 01:39:39

文/编辑:nirvana

自元朝开始,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大量历史上所谓“化外之地”的少数民族都归于中央王朝的管辖之下。

国家对边疆的开发,致使元朝创建的土司制度也日趋完善,所以我们看到,从明朝开始,大量的少数民族武装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被朝廷征调“保境安民”、“平乱”、“抵御外辱”。

到了清代,中国封建王朝达到鼎盛阶段,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也开始显现,更多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开始成为履行国家征调义务和保卫统治利益的工具,也使得这些武装在中国民族史、中国军事史研究中占有着重要位置。

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曾倚仗过的八大少数民族武装。(排名不分先后)

壹. 广西狼兵

广西狼兵甲天下,明代广西狼兵主要指桂西壮族地区土官治下之民,他们所居住的桂西山区,山高林密,深谷险壑比比皆是,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壮族同胞,自小就练就了优良的身体素质,他们吃苦耐劳,爬山过岭如履平地,加之自古以来的尚武精神,所以有明一代,一直作为明军主力卫所旗军的重要辅助力量而频繁参与长江以南的重大军事行动。

特别是随着卫所制度的崩坏和旗军的逃亡,国内和周边的形势亦不断恶化,明廷越来越倚重狼兵这支地方武装力量来应对各种问题。

所以我们在查阅明朝文献时,提起狼兵都是诸如“皆骁勇善战”、“鹫悍天下称最”、“能以少击多”等褒扬之词。

狼兵之初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和镇压瑶、苗等“诸蛮”的起义和叛乱。所以平定正统、嘉靖年间屡扑不灭的大藤峡起义、广西八寨瑶壮起义、广东张琏起义等军事行动中都有狼兵参战的身影。

但是狼兵扬名天下之战,主要来自于嘉靖三十四年,七千狼兵在田州土司瓦氏夫人的率领下,跋涉数千里前往江浙沿海参加抗倭战争。

狼兵英勇抗敌,屡挫倭寇,多建奇功,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其作战表现也得到了江浙一带广大人民的高度赞扬,特别是在配合官兵取得的歼灭倭寇三千多人的王江泾大捷之后,抗倭军民是扬眉吐气,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花瓦家,能杀倭”来称赞瓦氏夫人率领的狼兵抗倭队伍。

后来到了在明清之际的抗清战争中,一向桀骜不驯,犷悍难治的桂西土司却坚定地站在南明一边,隆武帝时就曾多次征调狼兵抗清。

哪怕到了永历帝时期,南明政权局促于西南一隅,形势已如覆巢危卵,仍有征调狼兵的记载,桂西土司并没有因清军问鼎中原而落井下石背叛明朝,而是应明朝征召,战斗在勤王抗清的第一线。

贰. 白杆兵

说到白杆兵,首先就要提到土家族的巾帼英雄秦良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战功进入《将相列传》的女将军。

据说秦良玉身高在一米八六至一米九之间,可称得上是魁伟之身,远胜普通男儿。这个身高并不是空口白话,主要的参照是崇祯皇帝御赐的龙凤袍和现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保存的秦良玉穿戴过的盔甲。

万历二十三年,22岁的秦良玉嫁石柱土司、宣抚使马千乘为妻。石柱地处偏远 , 土家族更是素来民风彪悍,当时四川叛乱兴起; 所以宣抚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训练兵马, 维护安定。

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了武器, 它用当地白木做成长杆, 上配带刃的钩, 下配坚硬的铁环, 作战时, 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 必要时, 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 便可作为越山攀崖的工具, 悬崖峭壁瞬间可攀, 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石柱土司和土家族白杆兵登上历史舞台是从万历二十六年开始的,当时播州(今遵义)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九个生苗部落举旗反叛,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地方军,合力进剿叛匪,马千乘与秦良玉率领三千白杆兵奉征调出征。

在这场战争中,马千乘和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兵大放异彩,战后论功行赏,总督李化龙大赞秦良玉机智英勇,并赠秦良玉“女中丈夫”银牌一面。

《明史》有载:石柱土司为“南川路战功第一”。秦良玉的英名开始流传出来,白杆兵也初露锋芒。

万历末年,满人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萨尔浒一役, 明军惨败, 诸营皆溃。

辽东情势危急, 朝延重调全国兵马赴援, 秦良玉此时已经四十六岁了, 仍然亲自率领三千白杆兵, 连同自己的哥哥、弟弟、儿子, 兼程北上卫边。

沈阳之战中, 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血战满洲兵, 大战中杀八旗兵数千人, 终于让一直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 并长久为之胆寒。

由于众寡悬殊, 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 两千多白杆兵战死。秦良玉闻讯后, 亲自率领百名白杆兵, 渡河杀入重围, 拼死救出了弟弟 , 抢回了哥哥的尸体。

此战后来被明方誉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从此,白杆兵天下闻名。

其后, 朝廷任命秦良玉为把守山海关的主将, 赐予秦良玉二品官服, 并封为诰命夫人。在战事告一段落后,秦良玉率白杆军返还石柱,平定了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叛乱。

崇祯二年十月,后金汗皇太极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德胜门外。秦良玉再度率军勤王,当时北京城下的各路所谓勤王的官军近20万人,结果大都是做做样子,畏惧后金军而不敢力战。

唯独秦良玉所部不畏强敌,主动出击,与督师孙承宗密切配合,先后收复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城,迫使皇太极撤围而去。

明末,张献忠率部队大举入川,秦良玉带着白杆兵孤军奋战,结果溃败,不得已返回石柱,筑寨自守,最后在全川被攻陷的情况下,石柱一直没有被张献忠攻占。

叁. 永保土兵

永保土兵是指永顺、保靖两宣慰司所辖的土司武装,它是明朝一支非常重要而活跃的武装力量,这支军队从洪武十二年一直到崇祯十七年的这266年的时间,频繁地参加明朝的征调,一直以来活跃在明代的史书上。

《永定卫志》中记载,土民生婴儿后,从小就滋养他们的尚武精神,“即称与婴儿同等重量毛铁,浸泡于毒液中待满十二岁取出铸刀,终日操练;

同时,用生竹片烤油烙婴儿脚板,使脚板皮厚、防冻疮,走路爬山不伤脚,故从小培养攀爬大山,奔跑的“铁脚板”。

至 10 岁时,又在孩子的腰间佩上用浸泡的生铁打制成的柳叶剑,时时刻刻对他们进行格斗训练。

体魄的强健所以才有史书中记载的,永顺彭氏和保靖田氏有土司八十高龄还随军出征。

因为该地为土家族和苗族杂居之地,所以虽然永、保土司虽然是土家族,但是永保土兵并不是单纯由土家族组成,其中还有少量的苗族。

永保土兵的特点是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规模大,虽然目前没有具体土兵人数的记载,但是单纯是嘉靖十六年征调保靖土司兵就有一万人来看,考虑到保靖土司接受征调的同时,还需军队镇守本部,故明廷不太可能命保靖土司兵倾巢出动,因此推断单单保靖土司兵的数量必然就超过一万。

在战斗中,永保土兵只准许士兵冲锋砍杀敌人,却绝对不允许士兵在杀死敌人后,割下敌人的头颅。如果有人胆敢违背禁令,就会被视为罪过而被斩首。

所以,土司军队在战场上都一心杀敌,不敢分心,这样一来,土司军队在战场上自然也就形成人人奋勇杀敌的气氛,不争功,不冒功,一心一意地战斗,从而保持了战斗队形的完整和壮志的高昂。

倭寇投降图

而永保土兵的辉煌同样来自于平倭战争,特别是其塔式阵型和钩镰枪弩非常克倭刀,连胡宗宪也认为“短兵相接,倭贼甚精,近能治者,惟湖广钩镰枪弩之技,比动永保二宣慰司精兵”。

相比于战斗力强悍但是桀骜不逊,不听指挥的广西狼兵,永保土兵要更得到朝廷的信赖。

戚继光在平定潮汕吴平海盗集团后的《经略广东条陈戡定机宜疏》中就提到:“率皆桀骜,不服调遣查点””、“狼兵玩事日久……所过卤掠,不忍言。曾未闻军法一行于彼也。”戚继光作为战斗第一线的军事将领,他的叙述无疑是可信的。

雍正六年,永顺致仕土司彭肇槐向清王朝主动提出“改土归流”,曾经盛极一时的永顺彭氏对永顺地区长达八百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而历史上战功卓越的永保土兵也宣告瓦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作为一种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永保土兵,它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产生的特殊规范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当今的影响都是重大并且深远的。

自清朝以来,苗疆和岭南地区地方势力反清不断,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一地带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不但没有得到中央王朝的利用,反而成了清廷的芒刺,所以我们在清中前期几乎没有看到这些军队征调的记录。

但是每个王朝都有其可以信赖的少数民族武装,满族入主中原,同样伴随着新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崛起和被历史所记载。

肆.八旗兵

在我们固有印象中,八旗子弟基本上就是凭借祖宗福荫,领着“月钱”,游手好闲,提笼架鸟,好逸恶劳,沾染恶习,腐化沉沦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在清前期,特别是在连绵不断的顺治、康熙、雍正数朝对内对外的战争中,八旗劲旅带着白山黑水的野蛮之气,带着松辽平原厉风沃雪锻造的坚韧不拔品性,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一次次奏响胜利的凯歌,将一连串的辉煌写满历史的简版。

满族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之一,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1583年努尔哈赤以祖上“遗甲十三副”起兵攻打尼堪外兰,开始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队伍不断地扩大, 1601 年建立四旗,1615 年又对女真社会的狩猎组织———牛录制进行了适应当时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的改造, 创立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八旗组织。

特别是在清朝(后金)创业之时,也就是八旗兵的黄金时期,打朝鲜,征蒙古,以及随后旷日持久的清明战争中,八旗兵所向披靡。

1644 年,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占领北京, 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明宁远总兵、平西王吴三桂降清, 睿亲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兵入山海关, 与农民军大战于一片石, 农民军失败后退出北京城。十月初一日, 清世祖福临从盛京( 沈阳) 迁都北京, 建立了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清王朝。

在这些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八旗将领, 而广大的八旗士卒在浴血奋战中, 前仆后继, 做出了自己应有贡献, 立下了丰功伟绩。

但是随着满族贵族统治全国以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 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外来的侵略。解除广大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 全力为清王朝效命, 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 并发给一定数量的粮饷。

由于这一变化, 八旗的性质也作了适当的调整, 八旗兵成了职业兵, 而清统治者对八旗采取“包下来”, 长期豢养腐蚀, 骄奢淫逸, 战斗力慢慢减弱。到了康熙平定三藩是,八旗兵的缺点就已开始显现。而清朝鼎盛时期,乾隆朝的时候,八旗兵的缺点更是暴露无遗,, 如对准、回的征战就是例证。

清廷不得不依靠当地的士兵和新兴的乡兵、防军。, 到嘉庆时阶级矛盾就突出来了, 如三省苗民起义从 1795 年正月直至 1806 年才被镇压下来, 八旗面对苗民的反抗, 感到束手无策, 而乡兵却起了八旗所不能起的作用。

在《清高宗实录》中就有乾隆对八旗兵大发脾气的一段记录。当时,驻防在宁夏的八旗兵,一个月就训练六天,将军还从来不亲临视阅,乾隆很生气,骂他们说,在京的各旗大臣,都还要办公或者来我这奏事,你们这帮人,坐在衙署里面,不训练兵丁,“优游养安,徒靡厚禄,宁有是理?”

伍.索伦兵和达斡尔兵

相对于八旗兵的养尊处优和迅速没落,索伦、达斡尔兵铁骑却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战斗力。

清初所谓的索伦部,是数个民族的合称,在索伦散居之处,还有鄂伦春,达斡尔等族。皇太极深知索伦人战斗素质很高,于是在经过数次战争和分化拉拢后索伦部基本上被征服并编入了八旗。很快就被派遣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要隘驻防,

特别是在经过满洲兵教习先进战术之后,清廷自己也承认如今“盛京之兵,亦不如索伦、达呼(斡)尔兵”。

清廷为了维持索伦人的素性,甚至不准索伦兵和其他兵部同处共居,以免沾染“懒惰恶习”。农业生产更是不许沾边,《清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如果你们“专习耕作,恐日久本业俱忘,于边疆无益”。

所以在清代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索伦人被频繁征调参战70多次,足迹几乎遍布清帝国的版图。

清朝康雍乾时期大规模的战争中,比如打准噶尔,定回部,攻打大小金川,征剿廓尔喀等,都能看到索伦兵的身影。索伦人几乎以牺牲民族为代价,不屈不挠,忠贞刚毅、在清帝国巩固版图、经营边疆的过程中,成为清廷特别倚重的一支劲旅。

其中更是有在乾隆朝被乾隆誉为““武臣之冠”的名将海兰察。

海兰察以一个“库图勒(跟役)”的身份参加乾隆朝平准之役,因军功被晋封为一等超勇公, 四次绘像“紫光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鄂温克博物馆广场前的海兰察铜像

海兰察从乾隆二十年的时候,随军西征准噶尔部,到乾隆五十七年征剿廓尔喀回朝,足足南征北战了三十七年,建立了赫赫战功。

海兰察传奇的一生,不但在于其正史中的军功显赫,在诸多的野史轶闻中还有许多关于这个传奇人物的奇葩记载,比如喜欢生吃蜘蛛,螂蛆、蝾螈、虿蝎等昆虫,“公一一去其钳爪,生啖毕”。。。

其中还有一些更加奇葩的东西,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清代名人轶事》、《清稗类钞》之类的书。

但是在煊赫的战功背后,索伦人所付出的牺牲、所承担的苦难也是极为沉重的。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最可怕灾难就是人口的巨大损失。

作为帝国的刀锋,索伦官兵每征必遣、每战必先,其在战争中的伤亡无疑是相当惨重的。清代档案中所谓“阵亡”,是专对那些收得遗体或存有见证的死者而言的。至于其他尸骨无存、无人见证的士兵,即使确系战死,也只能被算作是“失踪”。

而那些不幸为对方掳获的索伦官兵,其命运更是凄惨,不是被敌人残杀泄愤,即是沦为奴隶,忍受残酷的剥削和虐待。

康雍乾三朝,在前后63年的时间里,清廷先后征调了8 个批次的索伦官兵,投入到清准战争以及连带的平定大小和卓之役,所用兵力共约16000人次,另外还有大量的随行跟役。为满足这一军役需求,索伦人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力。

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善战,在远离故土万里之遥的西北边域,仍能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以其超卓的骑射技艺、坚忍的民族精神,赢得了一次次战斗的胜利,为清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奠定了这个人口稀少的民族在有清一代历史中突出重要的地位。

陆.金川屯兵和川西土兵

相对于索伦人和满清朝廷建立的关系的早晚来说,偏居西南腹地的金川屯兵和川西土兵则要晚了不少,他们的相交来自于乾隆朝那场著名的“金川之役”,所谓不打不相识的,打到后来,乾隆也对这些胸挂佛盒,身材高大威猛的藏族武装所折服。

战后乾隆帝在大小金川地区推行改土归屯时,特别规定当地屯民平时住牧生产,向当地政府交纳粮赋,战时出征打仗, 受清朝中央的调遣,在之后的南征北战中,金川屯兵和川西土兵逐渐成为清王朝的特别倚重的一支地方劲旅。

川西土兵的征调从乾隆时期,后来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比如瓦寺土司,先后被征调四十次,在很多战场都能经常看到他们绣着蜈蚣的军旗和剽悍的藏羌土兵。而金川屯兵还奉调远征贵州、湖北、湖南、青海、甘肃、台湾及廓尔喀。

在鸦片战争中,头戴虎皮帽的川西藏羌土兵和金川屯兵受征调开赴浙江前线,这次出征的藏族士兵一部分由阿木穰、哈克里率领,编入四川营参将王国英部,另一部分在瓦寺土舍(土司的属官)索文茂的率领下,编入了陕甘军朱贵的麾下。

在外围战斗中,那种有别于清朝正规军的打法和气势,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同样是鸟枪,火绳枪,川西土、屯兵用起来在射程内几乎能达到百发百中,看得各路军队佩服不已。

在宁波血战中,阿木穰率领着一百多藏族士兵负责攻打宁波城西门,因完全暴露在英军炮火之下,伤亡惨重。英勇的藏兵首领阿木穰及他率领部属数百人,与大部分进攻西门口的清兵,全部壮烈殉国。

事后,曾有英国军官如此记载“这些军队,许多是来自于庞大帝国的内地和山区,据说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欧洲人。他们好像都不怕死,他们的尸体乱七八糟,厚厚的叠在一起,他们是一种魁梧而健壮的人种,平均身高为五尺七寸(国外五尺十寸是177.8厘米高),据说他们曾经决定不战胜即战死。他们的帽子具有一种特别的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皮制成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背后”。

而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则是参加了清军刘天保部攻打镇海城东侧的英军据点招宝山的战斗,哈克里发挥屯兵登山矫捷的优势,在英军的枪林弹雨中闪转腾挪,“揉升而上”,冲上陡峭的369级台阶,强势进入威远城。

就在英军抵挡不住,准备四散逃命时,潜伏在金鸣山下江中的一艘英军战舰,从背后用大炮仰射,向藏军猛烈轰击,藏军腹背受敌,遭受重大伤亡,只能且战且退。途中,他们遇到运来的大炮,于是哈克哩率藏军开炮还击,在杀死英军 20 余人后,撤出了威远城。

撤退途中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清军已弹尽粮绝。眼见英军冲上了阵地,哈克里率军抽出藏刀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乱战中,哈克里寡不敌众,遍体鳞伤,在砍死砍伤数名英军后,中弹倒地,与部下数百人战死沙场。

所以在川西土兵和屯兵的辖地内,“毛辫坟”目前有据可查的就达十一座,所谓“毛辫坟”,是专葬其土司属下赴异乡征战中死亡将士之发辫等遗物的坟墓。在远征中凡阵亡者都必剪其发辫、指甲,取下其腰牌(上书姓名编号),留待战停,生还者一并荷回。 有名的统领、管带的此三件遗物,葬于亲人冢附近,一般土兵合葬一处,供人祭扫。

柒.镇筸兵

湘西大文豪沈从文曾这样说过一段话:“中国近代史极可注意之一页,曾、左、胡、彭所领带的湘军部队中,镇筸军有个相当的位置。”

这句话并非虚言,咸同以来,镇筸的兵勇不仅留下了海内知名的骁勇与强悍的美誉,还涌现出一批“中兴将帅”。 时至今日,“无湘不成军,无筸不成湘”依旧是当地人自豪的谈资。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由于历史原因,在清朝很长一段时间,苗疆、岭南一带的土练武装一直未得到朝廷的重视,直到19世纪中叶,这里才华丽转变为声名显赫的镇筸兵及湘军的重要兵源地。

镇筸兵勇的特点两个字就可以形容:勇悍!

我们上面说永、保土兵的时候就提到过,当时明朝主要就是依赖永保土兵来平息苗族人民起事,明代中后期,镇筸苗区虽然仍是尚未建立州县的“化外之地”,但已经建立堡哨营边墙这类军事体系,所以清初是先在苗疆建立镇筸镇,然后才设立厅县。

嘉庆十年( 1805) ,傅鼐以凤凰厅同知总理边务的身份,率其所练之勇和苗兵,迅速平息永绥厅苗民石宗四等组织的起事,嘉庆对傅鼐在苗疆练兵的成就赞许有加,并谕令各省绿营以傅鼐“练习乡勇之法,练习兵丁”,这就是镇筸兵勇的来源。

到了道光年间,镇筸练勇开始被朝廷征调外出作战。

像道光十三年的镇压瑶民起义,号称“飞队”的镇筸练勇“平地跃登,折椽纵火,立破凶巢”,道光三十年,镇筸练勇平定湖南“把子会”起事,生擒首领李沅发,这期间,就有许多镇筸练勇因公提升,甚至有人被赐予了“巴图鲁”称号。

要说筸军真正的走向辉煌,还是咸丰同治年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延续十四年之久,波及十四个省的大战乱。

在这场战乱中,筸军一次又一次的被征调到各个战场与太平军厮杀,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打造了筸军辉煌的地位。

特别是咸丰二年的长沙之围,随着一名年仅十六岁的镇筸少年的横空出世,筸军也有了自己的少帅,他就是田兴恕。

后来他率领着筸军“虎威营”随着湘军转战各省,在强将如林的湘军中,年纪不到二十岁的田兴恕,凭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迅速崛起,以其过硬的军事技术、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倔强而狡黠的作战风格,引起了湘军大帅曾国藩、胡林翼的特别注意,而筸军“虎威营”也成为湘军中的一支劲旅。

期间,还发生过“虎威营”五百筸兵作为先锋在江西一举击溃六千之众的石达开部,将曾国藩从重围中救出,使得曾国藩,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对田兴恕和“虎威营”大加赞赏。

在随湘军援助江西的三年中,田兴恕率筸军“虎威营”,历经二百余战,力克五郡及属下二十余城。连太平军都认为田兴恕就是石达开的克星。

筸军在田兴恕的指挥下,逐渐由从属于他人指挥的军队,转变成了拥有自己的主帅,能承担独定一方重任的重要军事力量。到了同治时期,从田兴恕旗下的虎威常胜军中,镇筸走出了三位实任总兵(杨岩保、沈宏富、熊焕章)和多员副将。

其实镇筸军还有一场非常辉煌的一战,那就是抗日战争期间血战嘉善,这场民国筸军最辉煌的篇章由于和今天“明清时期”的主题小有冲突,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说吧。

捌.蒙古骑兵

清王朝建立之前,后金力量还较为薄弱,面对明朝以及剽悍的蒙古民族,为了加强自身实力,巩固其政治地位,清王朝根据形势选择与蒙古各部进行联合,而且这种联合突破了过去的结盟,而是用联姻的形式,让关系更加稳固,最终也确立了制度性的联姻。

蒙古的漠南诸部是最早成为清朝的藩属的,之后在康熙年间,漠北蒙古以及青海、藏区的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已逐渐归附。

这些地区的蒙古骑兵,也都参与了清朝军事行动,尤其是漠南蒙古贡献最多。

在清军入关的时候,漠南诸如科尔沁、杜尔伯特、四子部落等很多都出了兵帮助清军完成统一中原的战争。向参加消灭南明福王政权时,漠南蒙古人马就有27旗之多。

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康熙又先后多次征调漠南蒙古骑兵共一万五千多人加入平叛。

后又在康熙进攻准噶尔时,漠南科尔沁等部都派出蒙古骑兵参与了康熙的军事行动。像在最初清军惨败之际,正是漠北蒙古的皇家额驸策凌率领着蒙古劲旅击溃准部,取得了光显寺大捷,扭转了战局。

同样在乾嘉时期,蒙古骑兵也多次受到征调,像漠北蒙古亲王拉旺多尔济赴山东围剿王伦起义,在甘肃围剿苏四十三回民起事,金川之役等等。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次年5月,攻占大沽炮台,舰船内驶海河,进抵天津城下。

6月2日,清廷授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督办军务。僧格林沁再度挂印出战,于天津大沽口炮台备战。并在大沽口督军力战。

此战,僧格林沁部以阵亡32人的代价,取得了击沉敌艇3艘、重创3艘 、法军阵亡16人,军官1人;英军伤亡430人,英海军司令贺布本人亦受重伤。

作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为数不多的重大胜利之一,僧格林沁及“两万蒙古军队”一战而闻名世界,他的声誉由此达到顶点。

到了道光后期,由于太平军从南方大规模进入长江流域和北方,清廷又多次征调蒙古骑兵,僧格林沁在与太平军和捻军的战争中出力最大。

同治四年四月,僧格林沁在与捻军的战斗中战死,慈禧闻奏报后大惊失色,命同治皇帝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同时将陈国瑞革职,山东、河南巡抚援救不力。也受到了惩办。

清廷按照亲王的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葬礼,同治帝和慈禧太后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在北京、山东、河南、盛京等地建“昭忠祠”,绘像紫光阁。

结语

其实想写的还有很多,比如清代的时候广西狼兵为何再没有什么记载,比如云南爨僰军也就是寸白军的一些情况(元朝时期),但是篇幅太长,等以后有机会再继续谈吧。

正如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概念,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梳理历史脉络,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民族关系经历了大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出大迁移、大冲突再到大融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使得早期的中华文明中不断注入更多的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分,多元和一体交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才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从本文中来看,我们盘点了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倚仗过的八大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也是为了从一个角度切入,来阐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

随着家国理念逐渐向边疆渗透,这些曾被称为“化外之民”的少数民族武装,在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中华民族的构建理念中,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我们只有理解到它是一个共同体,才能体会到这种凝聚力。

14 阅读:2221
评论列表
  • 2024-03-31 19:55

    内战湘军内行,外战桂军内行

    巴山夜雨 回复:
    无知就不要出来献丑了
  • 2024-04-04 23:31

    海兰察喜肥妇,军中无肥妇,以母牛代之

火耀西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