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漫谈:安史之乱,没有史思明什么事吗?褚人获为什么这么写?
从安禄山起兵开始,书中并没有讲到关于史思明的任何话题,难道说此时的史思明,并没有参与反叛吗?其实不然,一开始,史思明是作为安禄山的老乡和部下,一起参与反叛的。在书中,从第八十八回《安禄山范阳造反 封常清东京募兵...
759年,史思明因不满安庆绪的行为,愤怒将其处死。安庆绪在临终前恳求:“即使我丢
759年,史思明因不满安庆绪的行为,愤怒将其处死。安庆绪在临终前恳求:“即使我丢失了长安和洛阳,燕王能否看在太上皇的面上饶我一命?史思明大怒,拍案而起:“丢失两京算什么?你杀父夺位,我要为太上皇讨回公道!安庆绪...
755年,安禄山叛变,史思明随其起义攻占常山,成功擒获守将颜杲卿父子。随着安禄山
755年,安禄山叛变,史思明随其起义攻占常山,成功擒获守将颜杲卿父子。随着安禄山死于内乱,史思明被安庆绪封为妫川王,范阳节度使。但史思明不愿继续效忠安庆绪,便投降唐朝,唐肃宗封他为归义王。尽管如此,他却暗中与叛军...
759年,安庆绪被部下史思明俘虏,史思明怒斥他道:“你弑父篡位,岂不大逆不道?今
758年,唐朝派郭子仪率领二十万大军讨伐安庆绪,后者向史思明求援,并承诺将燕王之位禅让给他。史思明派李归仁前往援救,但未能及时赶到。反之,郭子仪早已将相州围困得水泄不通。城中百姓因饥荒纷纷食人肉,安庆绪计划紧闭...
史思明的结局是权力斗争与背叛的悲剧,他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征战,最终却在自己的儿子
史思明的结局是权力斗争与背叛的悲剧,他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征战,最终却在自己的儿子手中丧命。史思明出生于702年,本名阿史那崒干,年轻时与安禄山结为好友并共同经历战斗,逐渐在唐朝军中崭露头角。凭借屡立战功,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