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药的名字也有很古老的渊源,古时候的人叫它什么,后来的人就不一定那样叫它,现代人就更加会发生变化了。
就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吧,山药,古时候叫什么?
《黄帝内经》叫它“薯蓣”,后来又叫淮山,也有叫怀山的,现代人则更喜欢叫它山药,这就是中药称呼的古今差异。
检阅历代本草相关的典籍,我们就可以发现,基本上每味中药都会有很多名字,即使是甘草这样的常用品,也会有:川草、美草、蜜甘、蜜草、国老、国公、灵通、甜根子等多个别名。
这样的坏处就是容易引起混淆,因为这些别名里又会有雷同的,也就是不同的中药会有同一个名字,这就很可能会让人理解错误。
那么,有没有哪种中药,自古至今几乎没有改过名字的呢?
虽然很少,但答案还是有的,那就是太子参,也叫童参,这两个名字几乎都是同时出现的,至今似乎也没有发生过变化。
太子参,在古人眼里,它其实也是人参的一种,只是个头比较小,古人认为就是人参的“孩提时期”。而“太子”之名,更是意味着皇帝的儿子,显然也是非常珍贵的了。
但现代中医的太子参,从植物来源来说,就和人参不相关了。人参属于五加科植物,太子参则属于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叫“繁缕”,入药的部位是它的块状根。
当然,太子参这个名字出现得也比较晚,首次出现应该是清代的《增订本草备要》,后来的《本草从新》也基本沿用了这个名字,甚至性味功用都大同小异,都认为它属于补气之品,只是比人参力弱一些而已。
如果据现代的中药学说理解的话,太子参的功用就有了一点不同了,那就是在健脾益气的同时,还兼有生津润肺的作用。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益气健脾:
这是太子参最常用到的一个功用,因为它性味甘平,没有什么明显的寒热偏性,补气的方面类似人参,但没有人参那么强大,于是也不会出现过补上火的可能。
同时,太子参还有不错的健脾之功,对于那些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体虚容易出虚汗的人,太子参就常与山药、扁豆、五味子之类配伍,这也就是健脾益气的体现。
当然,太子参健脾益气的作用很温和,我们常说的“虚不受补”的现象很少出现。
古人既然“太子”作为它的名字,也包含了一定的“小孩”的意思。于是,对于小儿脾虚食少的问题,古人常用太子参和陈皮、砂仁、鸡内金等配伍。
2、生津润肺:
我们知道人参能够补益肺气,太子参也能补肺,只是它的补肺更偏重于生津润肺。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最怕的就是燥损津亏,太子参在补益肺气的同时,还能生津润肺,也是很适合孩子、或者暑热导致的气阴两虚之证,一般和五味子、麦冬、贝母、沙参之类配伍。
如果是痰热而伴有气阴两虚之证,太子参常和桑皮、瓜蒌、前胡之类配伍,起到清热化痰、清肺止咳的目的。
3、益气生津:
这其实也就是上述两点的总和,什么情况下最需要益气生津?中医症候里的暑热伤阴,或者温热病后出现的“虚证”,一般都是气阴两虚的问题。
如果用人参之类补气,却又忽视了阴津的不足,而太子参不但能够补气,同时也能够生津,显然就非常适合这个情况了。此时,太子参一般与玉竹、五味子、沙参、石斛之类配伍。
也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夏天因为暑热之邪耗气伤阴,导致虚汗绵绵,同时还有一点毛烧毛热的感觉。这时候,太子参就可以配伍进去生脉散、香薷饮之类的方剂里了。
当然,尽管太子参的补益能力不是太强,但毕竟也属于补益之品,如果是邪气隆盛的实证,显然也不适合使用,以免关门留寇。
总而言之,太子参这味中药,从出现到现在,名字上确实没有什么变化,倒也显得比较好理解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从最初的“小人参”到现在的“石竹科”,实物的变化却又非常大,这是需要我们引起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