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奉命出使,南越王滥使诡计,朱棣盛怒将越南灭国并入版图

石头大狮的笔记 2024-03-28 03:31:00

安南国旧址,在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原属明朝藩国,旧称“交趾”。

“交趾”一名古已有之,名称来源,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意为南方有一处蛮族,面部涂纹饰,双足脚趾相对,族人习俗男女同川而浴,也称“交阯”。

“安南”之名,最早见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朝廷设置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首都河内。越南李朝首任国主于公元 1009年登基。李朝政权与北宋多有军事冲突,越南历史称为两次“抗宋战争”,李朝、北宋各有胜负。

南宋淳熙元年(1174),有李朝政权遣使入贡,孝宗皇帝“诏赐国名安南”,封赐李朝第七任国主李天祚为安南国王,次年八月赐“安南国王印”,此为安南国之肇始,也就是越南作为中国藩属国的起始。

历史轮转,任何政权都有高潮低谷、兴衰成败的时刻。至十三世纪中叶,安南国李氏政权走衰,异端势力兴起,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安南国殿前指挥使陈守度把持朝政已久,逼迫李朝年幼的末代女主李昭皇,以禅让形式将王祚传给侄子陈煚,建立陈朝取代李朝。

李朝历经九世,享国216年,陈朝建立后,继续与宋廷保持藩属关系,按时朝贡并接受册封。陈朝享国一百七十余年后,至公元1400年,又是朝廷权臣欺主,外戚胡季犛废除陈朝末帝自立,建立胡朝。

胡季犛,先祖胡氏祖籍浙江,十二代孙胡廉入陈朝,为宣尉(相当于宰相)黎训的义子,从义父改为黎姓,谋国篡位的黎季犛即胡氏十六世孙,地道的中土后裔。黎季犛废少帝自立后,认祖归宗恢复家族胡姓,改名“胡一元”,自称是虞舜后裔,将国号从陈朝“大越”改为“大虞”,成为胡朝初主。胡氏称帝后,颇多政治改革,却收效甚微。

处于得位不正的考量,胡朝大肆屠杀前朝皇族后裔和臣僚,安南国原本与藩主大明帝国相安无事,但是胡氏过于激进,多次侵犯大明国土边境,引发了明成祖朱棣的愤怒。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兵,将逃亡到明朝的陈朝遗孤,末代国王陈艺宗嫡孙陈天平护送归国,支持恢复陈朝王祚,不料被胡朝设计欺骗,将已经抵达安南国的陈天平杀死。

明成祖朱棣闻讯大怒,于永乐四年七月正式发布讨胡檄文,历数胡氏父子二十条罪状,派兵八十万出击胡朝,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先后攻占其东都升龙和西都清化,擒获胡季犛与其子胡汉苍。

明朝随即在当地设置行政机构,接管胡朝一切军政事务。明军发布告令,在当地寻找前朝陈氏后裔,结果引发一千余人到军营请愿,纷纷叩请“幸遇圣朝扫除凶恶,……。咸愿复古郡县,庶几渐革夷风,永沾圣化”。感谢明军为他们扫除奸佞,心甘情愿归附天朝上邦,恢复以前的统治制度。

大明永乐五年(1407)八月,安南国局势稳定,明成祖下令改安南为交趾,设置三司管理地方。至此胡朝二世而亡,享国七年,安南国并入中国版图。

关于大明帝国与安南国的外交往来,其实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开始了。

这里要提到一个人,山东平度籍人士,姓吕,名让,字克逊,他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进士及第,朝廷选拔初授的行人司行人官。

“行人”是古代政府中专设负责从事对外工作的行署,《管子·侈靡》曰“行人,使人也”,也就是外事使者的意思。

《周礼·秋官司寇》中记载当时设置有大行人、小行人,分别接待和处理诸侯、上卿以及下属使官等事务。秦汉时期设置有行人令,负责国家对外事务。

明代政府有中书、行人、评事、博士等四种官职,合称“中、行、评、博”,分别承担秘书、外交、参审(参与审判案件)、研学(著述讲学)等事务,这四种官职虽然官阶不高,但皆是新任进士的首选,每每有受到荣宠的进士,才被初授这类官职。

明代行人司,设置于洪武十三年,而后建文年间并入鸿胪寺,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恢复了行人司的机构。此后,行人司作为明廷内设机构一直延续下来。

应当说,朱元璋对新生的大明政权外交事务,是非常重视的。明朝洪武二年,朱元璋四处安排使节,向周边各国宣告明朝的建立,当时即有“行人”官,但是没有专属的行人机构。

洪武十三年,行人机构设立以后,其中的官员职数很少,仅有行人1人,左、右行人各1人,也就是主管一人,副职两人,官阶分别为正九品和从九品。

随着外事工作的增加,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廷设立专门“行人司”,主管官员称“司正”,副职为左、右“司副”,官阶为正七品,另有官员37人为正八品,编制总数为40人,基本都从当年新科进士中选拔,职能类似今天的外交部。

平度人吕让科举中第后,就被选拔进入行人司做了行人官。明代行人司的主要职责有八种,分别是出使藩属国、慰问官员、征聘人才、参加重要祭祀、护送已故大臣骸骨返籍、向藩属国安抚宣喻、出使地方、奉旨表彰奖励等等。

在吕让任职行人司官员的时候,他曾经分别受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命令,两次被选派到安南国进行安抚宣喻,出使藩属国,官方称之为“抚谕”。

安南国虽然名义上是中国的藩属,其实从来也没有象朝鲜那样心悦诚服,而是随时虎视眈眈,想要有所动作。当元明交替的混乱时期,安南国乘机派兵过界,占领了广西五个县的领土,当时的安南国处于陈朝时代。

洪武二十九年(1396),国内逐步走上正轨以后。朱元璋曾经安排行人司,派遣陈诚、吕让两人前往安南,交涉被侵占的广西五县。陈诚、吕让二人奉旨到了安南国,当时陈朝大权旁落,由权臣黎季嫠一手遮天,他与明朝使臣多方诡辩,拒不归还抢占的五县领地。

安南国毫无诚意、近乎无赖的行径,陈诚、吕让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向安南国王陈日炬递交了《谕安南国王书》,对这种侵占行径提出严正警告,“归其侵地,岂唯宗社之安,亦一国生民之幸。释此不图夕争而不让,终必自祸”。

回到南京后,陈诚、吕让如实禀告了全部过程。明廷尚未做出应对,不久,黎季嫠即发动了宫廷政变,改胡姓称正统,自称安南国王,并诡称陈氏宗族已绝,自己不得已暂代摄政,自己的儿子胡汉苍是前朝国王外孙,血统纯正“受国人推戴”,派人请明朝予以承认。

靖难之役后,建文失踪、朱棣登基。战争平定后,胡汉苍作为安南国王,遣使者到南京朝贺,同时请封。明成祖朱棣根据礼部建议,安排行人前往安南详加考察再做决定。

永乐元年(1403)春四月,朝廷授命行人杨渤等前往安南,调查胡朝得位情况、安南民意归属,谁知外交官杨渤到了安南国,却被胡氏重贿收买,提供虚假信息反馈给明廷,谎言民心所向为胡汉苍请命。明成祖朱棣轻信了使者的报告,于当年冬天命令礼部赍诏前往,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谁知永乐二年(1404),明廷先后接待了安南国陈朝旧臣,以及皇室血脉陈朝遗孤陈天平,来明朝乞兵复国。朱棣从他们口中了解了胡氏的倒行逆施,不一样的真相,让他深受震动。他再次安排行人司官员吕让、丘智前往安南调查。

吕让二人经过多方明察暗访,掌握了一些重要证据,此时胡朝黎氏父子有所警觉,拿出了重金和名贵物品,企图贿赂两位明廷使者,但是吕让、丘智不为所动,并警告胡朝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试图与明帝国为敌。

回国后,吕让等人将情况如实汇报给朱棣,并特别提醒黎氏父子的不臣之心。果然,当永乐四年(1406)三月,朱棣安排军队护送陈朝遗孤陈天平回到安南国复位时,却遭到了黎氏父子算计,陈朝遗孤陈天平被杀,负责护卫的明军中伏,许多随行官员遭难。

事情发生后,明成祖震怒,自己居然被藩属国一再戏弄,“蕞尔小丑,罪恶滔天,此而不诛,兵则奚用!”永乐四年(1406)七月,朱棣祭祀太庙后,在奉天殿发出了出兵安南的诏书。

0 阅读:13

石头大狮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