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教育领域挥之不去的阴霾-折腾

这几年,“折腾” 二字像一根刺,扎进教育圈的皮肉里,隐隐作痛。曾几何时,教育倡导的是静下心来深耕,是在讲台上默默耕耘、沉

这几年,“折腾” 二字像一根刺,扎进教育圈的皮肉里,隐隐作痛。曾几何时,教育倡导的是静下心来深耕,是在讲台上默默耕耘、沉淀。可如今,“折腾” 却成了教育领域挥之不去的阴霾,弥漫在课堂内外,侵蚀着教育的根基。

课改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让老师们疲于应付。就拿某省推行的 “大单元教学” 改革来说,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单课教学模式,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重新整合设计。一位教龄二十年的语文老师,刚按照传统模式把教案打磨得炉火纯青,突然接到课改通知,不得不重新研读教材,将原本独立的课文串联成一个个主题单元。她连续两个月每天熬夜到凌晨,查阅大量资料,设计新的教学方案,结果方案刚投入使用,又因不符合 “项目式学习” 的新要求被推翻重来。每一次课改,都意味着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巨大变动。老师们刚适应了一种模式,还没来得及将其打磨成熟,新的课改理念又呼啸而来。为了紧跟课改步伐,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论、摸索新方法,原本用于钻研教学、关注学生的心思被严重分散。

各种教学活动同样让学生苦不堪言。某地一所小学为迎接上级领导检查,要求全校学生排练大型诗词朗诵表演。学生们连续三周,每天放学后都要留下来排练两个小时,周末也被占用。孩子们不仅要背诵大量诗词,还要练习整齐划一的动作和表情。活动当天,领导们走马观花看了十分钟就匆匆离场,而学生们不仅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少孩子因为过度劳累生病请假,活动结束后,他们在知识与能力上也难以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那些层出不穷的 “新理念”“新要求”,就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关卡。某县教育局突然推行 “智慧课堂”,要求所有教师必须使用平板教学,还规定每节课使用平板的时长不得少于 20 分钟。一位乡村数学老师,为了达到要求,不得不从头学习平板操作技术,一边上课一边操作平板,常常手忙脚乱。由于乡村网络不稳定,课堂上频繁出现卡顿,教学进度反而被严重影响。老师们面对这些陌生的概念,常常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学生们则被压得喘不过气,在完成日常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应对各种与 “新理念”“新要求” 相关的附加任务。

一线教师无疑是这场 “折腾” 风暴的最直接受害者。当他们渴望安心上课,享受与学生交流知识的纯粹时光时,“展示课” 的要求却强行插入,让原本自然的课堂变得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某中学一位英语老师,为了准备一节市级展示课,团队反复打磨教案,进行了七次试讲,连学生的每个回答、每个动作都提前进行了设计。展示课当天,课堂气氛看似热烈,但课后学生坦言,为了配合表演,很多真实的疑问都不敢提出。当老师们一心只想踏实教书,提升教学质量,“教研评比” 的压力却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不得不分出精力去准备各种评比材料。一位班主任为了参加 “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 评比,连续一周每天只睡四小时,整理各种活动照片、撰写案例报告,最终却因为格式不符合要求被淘汰,而这些时间本可以用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他们满怀热忱地想要带好一个班,教学计划却三天两头变动,方案频繁调整,还要陪着各种专家、领导观摩学习,身心俱疲。

而制造这场 “折腾” 的人,很多都并非一线教育工作者。教研中心里,一些人脱离教学实际,热衷于堆砌各种创新教育项目,不断推出培训、评比、学习任务。某地教研部门推出 “家校共育新策略” 培训,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参加不少于 20 学时的线上培训。培训内容大多是空洞的理论,与实际教学严重脱节。一位教师在完成培训后无奈地说:“这些理论听起来高大上,可回到学校根本用不上,纯粹是浪费时间。” 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为专家、领导,站在讲台边对一线教师指手画脚,却从未真正体验过站在讲台上授课的艰辛,没有沾染过一丝粉笔灰。他们手握权力,通过不断折腾一线教师,来凸显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存在感,全然不顾这种行为对教育生态造成的破坏。

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年轻老师竟然对这种折腾型岗位心生羡慕,梦想着早日离开讲台,加入这支 “闲人队伍”。在他们看来,进入这样的岗位,不仅可以摆脱教学的辛苦,还能更容易地评职称、拿津贴。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导致真正扎根讲台、默默奉献的老师被误解,被视为没能力、不思进取,这无疑是教育的巨大悲哀。

然而,这场 “折腾病” 的危害,远不止于教师群体,学生同样深受其害。学生的成长需要稳定、科学的教育环境,频繁的折腾打乱了他们的学习节奏,增加了学习负担,磨灭了学习兴趣。当教育沦为形式主义的表演,当课堂成为应付检查的场所,学生们又怎能真正汲取知识的养分,实现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治愈教育圈的 “折腾病”,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深刻反思与变革。教育管理者应深入一线,了解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减少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松绑,让教育回归本质。唯有如此,才能让教育重新焕发生机,让教师安心教学,让学生快乐成长。

评论列表

五彩缤纷
五彩缤纷 1
2025-07-26 13:07
县管校聘是从根上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