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何刘备不册封大将军?细看史料才发现:这个位置不是留给关羽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说起三国,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疑惑:刘备当了皇帝以后,怎么就不设大将军这个职位了?

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刘备这是在给关羽留位置,毕竟二爷刚刚丢了荆州还丢了性命,兄弟情深嘛。

这话听起来挺感人,可翻翻史书你就会发现,事情压根不是这么回事。那么,大将军这个位置为啥要空着呢?

司隶校尉这个官职,刘备抓得死死的

刘备这辈子最懂的一件事,就是监察大权不能撒手。

你看他刚入川的时候,那会儿还得看刘璋脸色,但人家刘璋一推举他当行大司马,还让他兼任司隶校尉,刘备心里高兴坏了。

司隶校尉是干啥的?说白了就是监察百官的,谁敢乱来都逃不过这双眼睛。刘备拿到这个职位,等于把别人的小辫子都攥手里了。

后来刘备自己当了汉中王,你猜他怎么着?还是自己兼着司隶校尉。

等到张飞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的时候,刘备又把这个职位塞给了张飞。

为啥给张飞?因为这是自己的铁哥们,从涿郡就一起混的,知根知底。

张飞虽然脾气暴躁,但对刘备那是真心实意,把监察权交给他,刘备睡觉都踏实。

说起来有意思,很多人以为张飞被派到汉中镇守,其实压根不是。

魏延才是汉中太守,这事当时还挺出人意料的。刘备把张飞留在成都,让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当司隶校尉,这才是真聪明。

你想啊,汉中离成都太远了,出了事鞭长莫及。

张飞在成都,既能监察百官,又能在关键时刻护卫皇帝,一举两得。刘备这棋下得够深的,把权力的棋子摆得明明白白。

诸葛亮的丞相,听着厉害实际没啥权

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当丞相,这事听起来很风光吧?其实你仔细看就知道,这个丞相当得挺憋屈。

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确实被封了丞相,但有两点特别关键:第一,不开府;第二,不封侯。

啥叫不开府?就是不让你独立办公,不能自己组建班子。不封侯呢,就是没有实际的封地和收入。

这两条一卡,诸葛亮这个丞相基本就是个摆设,能干的事情很有限。

你再看看刘禅继位以后,建兴元年诸葛亮才被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还领了益州牧。

这时候的诸葛亮才算真正掌握了实权,能调动资源,能安排人事。

对比一下就清楚了,刘备在世的时候,他是不想让诸葛亮权力太大的。

这倒不是不信任诸葛亮,而是帝王之术的基本原则:臣子可以有才能,可以受重用,但实权必须掌握在皇帝手里。

刘备这人精得很,他知道诸葛亮能力强,办事靠谱,所以重用他。但重用归重用,该防着的还是得防着。

你看刘备自己领的那些职位,军权、监察权,哪样都不肯松手。他给诸葛亮一个丞相的名头,既表示信任和尊重,又不给实权,这平衡掌握得恰到好处。

等到白帝城托孤,刘备才真正把权力交出去,因为那时候他自己要死了,不交也不行了。

关羽丢失荆州

关羽的事情得好好说说。很多人觉得刘备不设大将军,是为了给关羽留着,等着二爷回来。

这话听着煽情,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关羽当时是什么情况?他丢了荆州,整个战略要地都没了,自己还把命丢了。

这在古代是妥妥的战败之将,有过之臣。就算关羽没死,最后逃回来了,刘备会怎么处理他?

顶多看在兄弟情分上不杀他,但绝不可能给他大将军这么重要的职位。

关羽生前是什么官职?董督荆州事,说白了就是代理荆州牧,负责镇守荆州。这个位置确实重要,但说到底还是地方官。

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给关羽的待遇已经不低了,让他独当一面。但你要说刘备就准备给他大将军的位子,那就太离谱了。

关羽的性格刘备心里清楚得很,骄傲自大,容易冲动。这样的人适合当先锋,适合打仗,但不适合统领全军,更不适合掌握军权枢纽。

还有个证据更能说明问题:关羽死后,刘备从来没有给他追赠过什么特别高的官位。

要是真的把大将军留给关羽,关羽死了以后,刘备怎么也得追封个大将军吧?

可事实是,刘备什么都没做。这说明啥?说明所谓的虚位以待,从头到尾就是后人的想象。

刘备心里算得明明白白,关羽已经是有过之将,没必要再给他什么殊荣了。兄弟情归兄弟情,政治归政治,这笔账刘备分得很清楚。

马超和其他将领,都是权力平衡的棋子

刘备称帝以后,对手下这些大将的安排很能说明问题。

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听起来地位挺高,还给了个凉州牧的头衔。

但你仔细一琢磨就知道,这凉州牧就是个空头衔,凉州那地方早就不在刘备手里了,给马超这个衔只是个面子工程。

马超虽然名声在外,归降刘备的时候也立过功,但刘备对他还是有戒心的。这人毕竟是半路投靠的,不像关羽张飞那样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

你想想,要是刘备真把大将军给了马超,张飞会怎么想?

虽然张飞和马超还算处得来,但心里肯定不服气。我跟你刘备出生入死这么多年,结果你把最高的军职给个外来的?

张飞那脾气,搞不好就得闹翻天。关羽要是还活着,更不可能接受。

刘备这些年把兄弟们的脾气摸得透透的,他知道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内部就得先乱起来。

再说黄忠和法正,这两位在刘备称帝之前就已经去世了,自然也就不在分封的名单里。这倒是让刘备省了不少麻烦。

要是这些人都还活着,怎么安排这些职位?谁高谁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本账。

刘备最聪明的地方就是,他压根不设大将军这个位置,谁都别想当老大。

军权名义上分给几个人,实际上还是他自己牢牢控制着。这样一来,既不得罪人,又保证了权力集中,一举两得。

等到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才出现了真正的大将军蒋琬,这已经是建兴十三年的事了。

整整晚了刘备时期十几年。这说明啥?说明大将军这个职位,在刘备的计划里压根就不存在。

他就是要通过不设这个职位,来避免权臣的出现,来保证君权的稳固。

这套手法在古代算是很高明的帝王心术了,刘备虽然建国晚,但在权力控制上一点也不含糊。

《——【·结语·】——》

说到底,刘备不设大将军这事,跟关羽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知道权力一旦分散出去就收不回来了。与其让某个大将独揽兵权,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还不如干脆不设这个位置。

刘备一辈子在夹缝里求生存,深知权力的重要性。

等他好不容易建立了蜀汉,怎么可能轻易把权力让出去?所谓的“虚位以待”,不过是后人的美好想象罢了!

信息来源: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陈寿著,西晋史学著作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著,西晋史学著作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陈寿著,西晋史学著作

《资治通鉴·汉纪》,司马光著,北宋编年体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