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药中茅台”,开始破釜沉舟了。
近期,甘李药业官宣与巴西合作,引发业内广泛的关注。
公告里提出,这笔为期10年的合作,总金额将超过30亿元。如果双方合作顺利,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
消息一出,股价在9月24日当天迅速涨了10个点,市值达到474亿,对比今年最低点,已经翻了快2倍。

能有如此迅猛的业绩表现,海外业务功不可没。
这也说明,甘李药业眼下的出海策略,开始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能真正拿下这笔订单,离不开甘忠如30多年对胰岛素技术的深耕。

提起胰岛素,可能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
这是一款能够帮助患者控制体内血糖,防止糖尿病加重的药物。
早年,国外科学家是在动物身上提取胰岛素,通过反复实验才研发出各种可以医治糖尿病的药物。当时国内想要这类产品,就得依赖进口。
直到1998年,一个名叫甘忠如的医药专家出现,国内胰岛素格局才悄悄发生了改变。
他大学毕业后,在学校科研部待了几年。1993年跑去美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就进入当时赫赫有名的默沙东制药研究所。
正因为来到这里,他研究出如何制造胰岛素的方法,甘忠如觉得国内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因此决定放弃眼下的一切,回国创业。

有了想法他并没有立即开干,而是先找到大学同学李一奎,也是通化东宝的前董事长,组团来干这件事。
说白了,创业需要资金和人脉,他得靠老同学的关系,把胰岛素产品给研发出来。
好在,李老板对此也很感兴趣,于是两人便开启了国内胰岛素研发的探索之路。
1998年,甘忠如创办了甘李药业,因为在这一年他研发出糖尿病患者需要的药品,并且开始在市场上推广。
这次突破,不仅让我国胰岛素在全世界初露锋芒,也使其成为全世界可以“自产自销”的三大国家之一。
更重要的是,该药品的问世,让国人不再依赖进口产品,创始人也因此被誉为“国产胰岛素鼻祖”。
从那以后,公司一路高歌猛进,前后又主导生产出多款国内首发的相关药物。
这些产品不仅药效快、价格便宜,而且采购成本也比进口低35%,为国内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2020年6月,公司在A股挂牌上市,发行价格为63.32元/股。

上市当天,股价大涨44%,从发行价冲到91.18元/股,市值突破365亿,奠定了其国产一哥的行业地位。
然而,谁也想不到,一场由医疗保障局的“药品团购”,竟把公司逼入了低谷期。

2021年,国家医保局带头集采胰岛素,甘忠如率先带公司参与到其中,幸运的是有6个药品全都入选,但不幸的是,每个价格都下跌了六成左右。
公司内部成员透露:“这次中标产品的报价,比第二低药品的价格还要便宜十几元钱。“
可见,为了能进入集采名单,公司付出的代价有点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业绩下滑。
2022年,公司收入出现腰斩,仅剩下17亿;利润亏了4.4个亿,这是近十年净利第一次由盈转亏。
为了解决经营困境,甘忠如不得不裁掉一批员工,压缩成本。除此之外,他也在加速出海,试图挽回局面。
好在,境外业务从2023年开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实,早在2014年,公司就通过技术支持与巴西Biomm达成深度合作。不过,两国正式建立商业合作却是在2020年。

目前,这个国家不仅是甘李药业最重要的海外客户,也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该国患病人数接近1700万,但药物供应量不足20%,市场潜力巨大。
而甘李药业与巴西合作关系的“升温”,却是源于一场急迫的支援。
2023年,该国出现胰岛素供应短缺、患者无药可用的困境,相关部门曾紧急发起上百万胰岛素药品的招标,这件事在行业甚至国际都引起轰动。
甘李药业敏锐地嗅到了商机,立马参与招标,并且在当年4月成功向该国运送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解了巴西的燃眉之急。
这次能够和公司达成合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多年前那次危机中的雪中送炭,为其渡过了一次难关。
其实,巴西早就想通过技术出让的方式来实现本土药品的“自产自销”,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他欧美国家都不情愿转卖。
这些国际企业,要么只卖产品不卖技术;要么就是技术转让费极高。巴西谈了一圈下来,不想继续在这些巨头身上浪费时间。
正当巴西陷入两难的时候,甘李药企又出现了。

当他们尝试向中国企业询问技术出让时,甘李给出的答复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技术可以转让,而且无需额外的转让费,只要巴西定期向公司采买所需药品就好。
这不就相当于买产品赠送技术的买卖吗,谁看了会不心动?
事后,两国立马签订了为期10年,金额不超过30亿的合作订单。
很多人误以为甘李药业是在做赔本生意,殊不知它是在用技术换拉丁美洲未来10年的市场。
巴西可是拉美医药市场的主力军,公司能在这里撕开一个大口子,说明未来中国医药出海的格局可能会变大。

甘李药业这次顺势打开巴西市场,直接拉动了国际业务的大爆发。
2025年1—6月公司收入达到20.67亿元,比去年上涨了57%;其中,国际收入在2亿元左右,涨幅超七成,整体增速高于国内市场。

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前两季度净挣了6个亿,涨幅超100%,相较2022年翻了2倍多。
这次和巴西绑定长期合作的关系,既能保证公司稳定的收益,又可以让巴西在3年内实现产品生产率从20%到45%的提升,这买卖两国都不亏。
事实上,巴西2023年的用药需求量已经达到了1.1亿只。
然而,这个国家由于长期依赖进口,不仅要面临高昂的药品成本,还要承担不稳定的供应链带来的风险,巴西早已背负沉重的医疗负担和不确定性。
如今好了,碰到中国这家医药“贵人”,除了有技术支持、成本优势,还能每年给国家带来7000万只的产品需求。
困扰巴西多年的问题,终于在此刻得到了化解,这于国于民都是件大好事。

目前,甘李药业的合作伙伴已经遍布亚太、非洲、美欧等20多个国家。
巴西这笔30亿的订购单,只会是开始而不是终点。
这家公司能取得现在的成功,不仅要归功于创始人对技术的深耕,也要得益于对境外市场的提前规划。
它的战略布局,为国内医药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参照性,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医药企业站上国际舞台。
-END-
参考资料:
1.21世纪商业评论:《中国胰岛素之父,敲定30亿大单》
2.21世纪经济报道:《甘李药业获30亿订单 破局巴西胰岛素想象力如何?》
3.中国证券报:《巴西胰岛素供应紧缺 中国胰岛素出海助力》
作者:卓卓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