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这么操作..."配三个捂表情的微博,加上"得鱼忘筌"的朋友圈截图,白百何这两天的反常举动让吃瓜群众集体竖起了耳朵。

"还能这么操作..."配三个捂表情的微博,加上"得鱼忘筌"的朋友圈截图,白百何这两天的反常举动让吃瓜群众集体竖起了耳朵。这位39岁的女演员本该在日本参加东京电影节,却突然出现在河北IP地址,又在社交媒体频繁发声,字里行间透着被"过河拆桥"的愤懑。这究竟是电影圈的又一场明争暗斗,还是一个过气女星的自我炒作?
奖项风波背后的朋友圈暗战

11月3日晚的白百何微博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事件导火索疑似与电影《春树》有关。白百何原定4号回国,却在订票后得知剧组"背刺"内幕,随即在朋友圈连发两条动态。第一条直指"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第二条则配上"得鱼忘筌"文字与"过河拆桥"图片,巧妙借用成语典故暗讽忘恩负义。更耐人寻味的是,她还故意调侃"为啥不起名叫《彭春树》",将矛头直指制片方。
业内人士分析,这场风波很可能源于东京电影节奖项归属问题。虽然王传君、张律凭该片获奖,但作为主演之一的白百何似乎被排除在庆功名单外。其友人更在社交平台公开质疑评奖公正性,强调"奖是评委评出来的,不是撕出来的",疑似回应坊间关于奖项内定的传言。这种集体发声的阵仗,在讲究表面和谐的娱乐圈实属罕见。
从"京圈太子妃"到"过河拆桥"受害者

这不是白百何第一次卷入舆论漩涡。当年被称为"京圈太子妃"的她,从婚变风波到丈夫涉毒案,每次都能精准踩中公众敏感神经。这次事件中,网友反应呈现两极分化:有人痛心她"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现状,认为她为儿子隐忍多年;也有人翻出陈年旧账,指责其"缺乏正确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白百何此次选择在朋友圈而非微博主战场发声,这种"半公开式"表达既保留了艺人体面,又确保信息能够精准传播。正如她使用的"得鱼忘筌"典故,这个出自《庄子》的成语,本意指捕到鱼后忘了捕鱼工具,现在多比喻成功后就忘了根本——如此文雅的"开撕",倒是给娱乐圈的明争暗斗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目前《春树》制片方尚未回应,但这场由两条朋友圈引发的舆论海啸仍在发酵。无论最终真相如何,它都给娱乐圈提了个醒: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过河拆桥的风险成本正在指数级增长。而对观众来说,与其纠结于明星的私德争议,不如关注作品本身——毕竟,真正的好戏永远在银幕上,而不是在朋友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