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不仅我们中国人在看阅兵。
全世界的媒体、军事专家、政要都在盯着中国。
鹰击-15、鹰击-19、鹰击-17、鹰击-20一起亮相!
它们的威力可不小。
一旦有敌人敢来挑衅,这些导弹就能迅速反应,致命一击。
核导弹方队巨浪-3、东风-61、惊雷-1。
就像一把把利剑,直指目标,毫不留情。
当然,还有让人瞩目的还是那些战斗机。
歼-20、歼-20S、歼-20A,还有去年刚在珠海航展上“首秀”的歼-35A。
这些战斗机的性能,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
对中国的阅兵,日本也发表了看法。
日本的回应9月3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在发布会上表示:
“日本基于绝不重蹈战争覆辙的决心,战后始终坚持走和平国家之路。我们已多次向中方强调这一立场……日中双方已确认,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如果心里不虚,完全可以不理睬,或者简单祝贺一下就完了。
但你看林芳的表态,三句话不离“和平”,拼命强调日本是“和平国家”。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一个小偷,警察随口问了一句,他就急着说:
“我没偷东西,我是好人”。
你说这是什么心理?
这次中国阅兵展示的那些武器,每一件都让日本心里发毛。
巨浪-3,能从海底直接威胁日本本土;
东风-61的机动发射,让日本防不胜防;
鹰击导弹,更是把日本海上自卫队当活靶子......
面对这样的军事实力展示,日本能不紧张吗?
日本最怕什么?怕中国“算旧账”80年前,日本侵华14年,中国伤亡了多少人?
烧了多少中国城市?
这笔账日本人心里最清楚。
以前中国相对弱,日本还能装糊涂,否认历史。
但现在不一样了。
中国有了世界顶级的军事实力,有能力让任何敌人付出代价。
这时候日本还敢那么嚣张吗?
你看这些年,每当中国军事实力有重大突破,日本就会主动释放善意。
为什么?
怕了。
这次阅兵更是让日本看清了现实:
如果中国真的要算旧账,日本拿什么抵挡?
日本的恐慌是有道理的咱们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
中国的055大驱、075两栖攻击舰、003航母。
哪一样不比日本的强?
更别说那些鹰击导弹,专门就是为了对付海上目标的。
日本有什么像样的攻击性导弹?
基本没有。
而中国展示的这些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日本,精度还极高。
歼-20隐身战机,日本防不住,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日本的F-35虽然也是隐身战机。
但数量太少,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核威慑,这个就更不用说了。
日本是无核国家,面对中国的核威慑,只能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
这种实力对比下,日本能不害怕吗?
80年前,日本敢侵略中国,靠的是什么?
实力。
那时候日本有先进的军舰、飞机、坦克。
80年后的今天,实力对比完全逆转了。
中国有了最先进的武器,最强大的军队,日本反而成了相对弱势的一方。
这个时候,日本语气软了。
可见:
实力,比任何外交辞令都管用,比任何道德说教都有效。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对你客客气气。
这是震慑外交的成功。
什么叫震慑外交?
就是通过展示实力,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这次阅兵就是最好的震慑外交。
不用打一枪,不用放一炮,就让日本主动服软了。
你看林芳的表态,字里行间都透着小心翼翼。
什么“致力于构建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这不就是在求和吗?
以前日本对中国是什么态度?
胡作非为,动不动就在钓鱼岛搞事情,配合美国使坏。
现在呢?
立马换了一副面孔。
这就是实力。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不需要大喊大叫,对手自然就会收敛。
枪杆子里面出外交。
以前中国弱的时候,不管怎么讲道理,日本都不听。
现在中国强了,不用多说什么,日本就主动来示好了。
这不是中国想要威胁谁。
而是实力到了,别人自然就会尊重你。
但日本的“服软”是真心的吗?这个问题很关键。
林芳提到“战略互惠关系”,这个词用得很巧妙。
什么叫互惠?
你给我好处,我也给你好处。
听起来很公平。
但问题是:历史问题能互惠吗?
日本的意思很明显:
咱们往前看,互相给点好处,大家都有钱赚,多好。
但这逻辑对吗?
犯下滔天罪行,然后说“咱们别提过去了,一起做生意吧,互惠互利”。
你能答应吗?
历史不是生意,正义不能讨价还价。
日本,想用经济利益来换取历史问题的翻篇,这算盘打得挺响。
但中国人民答不答应?
为什么日本总想翻篇?
就是想甩包袱。
背着历史罪名,日本在国际上总是矮人一头。
想要重新成为“正常国家”,想要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就必须摆脱这个历史包袱。
所以你看,这些年日本一直在做三件事:
淡化侵略历史,修改教科书,就是想改变国际社会的认知。
拉拢盟友,特别是美国,想借外力来抵消中国的影响。
一边说要和平发展,一边大力扩军备战;
但问题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你想翻篇就能翻篇的。
继续仔细分析林芳这次的回应。
你会发现几个关键信息:
第一,日本并没有正面回应历史问题,而是在回避。
他们在历史问题上依然没有诚意。
第二,强调“战略互惠关系”。
日本想把中日关系引导到经济轨道上,避开历史争议。
反复提到和平,其实是在给自己贴标签,想塑造“受害者“形象。
第三,没有对中国阅兵表示祝贺或支持,说明日本对中国崛起心存忌惮。
结合以上种种。
我觉得日本现在的态度,更多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
日本现在服软,是因为实力不如中国。
但心里并没有真正认错。
一旦有机会,他们还是会跳出来搞事情。
所以,对日本的这种表态,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日本如果真心想要改善中日关系,应该拿出具体行动:
正视侵华历史。
在钓鱼岛问题上收敛,不要配合美国围堵。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些漂亮话说得再好听,也只是糊弄人而已。
80年前的那场战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80年前的中国了。
我们有实力,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有能力让任何挑衅者付出代价。
日本的那些官方套话,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不管他们说得多么好听,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现在,该轮到日本考虑怎么适应这个新现实了,而不是中国去忍气吞声。
历史问题不能含糊,钓鱼岛主权不能妥协,台海问题更不容干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