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句“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被世人唾弃了上千年,然而却有一些人为了搏取大家眼球竟说刘禅回答司马昭的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也”是一种自保的大智若愚的表现。
那么,看看蜀汉投降后宗室的结局有多惨?就能明白他的行为究竟是真愚,还是一些人笔下所谓的大智若愚了。
临危受命的诸葛瞻和诸葛尚父子、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战死后,蜀汉创业先辈二代及三代子孙就此所剩无几,于是刘禅在益州本地豪强大族的胁迫下,果断拒绝了蜀汉皇室中最有骨气的五子北地王刘谌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甚至还将他赶出了皇宫,并最终率领蜀汉官员及军民向邓艾投降。

▲诸葛瞻、诸葛尚父子之死
原本,在许多人的感觉中,这次“城头变幻大王旗”也算是历史上一次难得的平稳过渡事件。
然而,这样的平稳日子仅仅只过了几天,就发生了钟会、邓艾之乱事件,很快成都就陷入了惨不忍睹的混乱屠杀之中。
在这场混乱中,刘禅的七个儿子,即:长子(太子)刘璿、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五子刘谌、六子刘恂、七子刘璩,除五子刘谌全家在宗庙自杀殉国外,其余六子全都死在了魏军在成都的乱军之中。
同时,根据《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记载,钟会死后,失去约束的魏军在成都城内四处抢掠屠杀,许多后宫嫔妃沦为了乱军的玩物,仅有李昭仪不甘受辱自杀于后宫,甚至皇宫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钟会之死
到了刘禅被司马昭迁往洛阳时,身边仅有张皇后(张飞次女)、刘封之子刘林、刘理(刘禅的弟弟)次子刘辑、刘永(刘禅的弟弟)之子刘晨等寥寥几个血缘相近的人相随。
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刘禅还有必要自保吗,司马昭还会忌惮他吗,而他所说的“此间乐,不思蜀也”几乎可以肯定,完全就是想要苟活的一种本能反应,或者说是无能愚蠢的一种本能行为,也或者说是毫无血性的一种本能举动,那里谈得上什么大智若愚?
同时,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氏满门被庞德之子庞会所尽灭;还根据《三国志·张翼传》记载,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钟会的张翼回到成都后,也不幸死在了这场兵变之中。
此外,蜀汉名相蒋琬的两个儿子蒋斌和蒋显也都被成都的曹魏乱兵所杀。

▲刘禅
事后,作乱的魏军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甚至到处放火,很多重要建筑物,包括蜀汉皇宫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焚毁,尤其是蜀汉皇宫所藏的许多典籍都在这场灾难中化为灰烬或遗失。
最终,这场人祸在卫瓘的主持下,才得以逐渐安定下来。
如此惨烈的结果,刘禅就算誓死抵抗失败,结局也不会比主动投降差多少吧,甚至还有可能翻盘,更不会落下“扶不起的阿斗”的千年诟病,所以奉劝一些人别总想以大智若愚为刘禅翻案或吸引眼球了,以免引来一片骂声。
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