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 K90系列最近的爆料信息密集到几乎每天都有新料。从处理器到影像、从电池到机身工艺,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在暗示这款机型正酝酿一次跨越式升级。

首先是性能核心。标准版被曝将首发与高通深度定制的 Snapdragon 8 Elite 芯片,而 Pro 则直接冲上第二代 3 nm 制程的 Snapdragon 8 Elite 2,频率和能效全面提升,AI 运算能力也比上一代翻倍,宣称能在游戏、影像实时处理和系统级大模型推理中保持极高帧率和低功耗。
屏幕方面,K90 系列依旧坚持直屏路线,但分辨率升级到 2 K 级别,并采用 LTPO+RGB 排列,在 1–120 Hz 间自由切换刷新率。面板由华星和三星双供应商提供,峰值亮度可达 3000 nit,显示细腻度与户外可读性双双提升,而直屏配合超窄四等边,几乎就是一块“边框隐形”的纯净画布。
影像是本代的另一个看点。Pro 版主摄升级到 1/1.3 英寸 50 MP OmniVision OV50Q,支持全像素对焦和 OIS;更惊喜的是首次引入 50 MP 潜望长焦,官方预热称可实现 5× 光学与 50× 数码变焦,远摄能力不再是 K 系的短板。加上超广角和 Flicker 传感器,三摄组合在夜景、人像和长焦场景都有旗舰级的解析力。

续航层面,K90 标准版电池容量已逼近 6500 mAh,而 Pro 版工程机更是在测试 7500–8000 mAh 的“巨电”方案,如果验证通过,它将成为史上电池容量最大的直板旗舰之一。配合 120 W 有线+50 W 无线快充,官方实验室数据显示 20 分钟左右就能从 1 % 充到 100 %,极限续航和极限回血两手都要抓。
机身材质也不再“塑料感”——K90 Pro 换装金属中框并做了全新 AG 磨砂和素皮双版本,日常握持的高级感与散热效率同步拉升;同时整机支持 IP68 级防尘防水,正反双玻璃覆盖康宁 Victus 3,官方宣称跌落抗性提升 25 %。更高规格的超声波屏下指纹、对称式立体声双扬声器和 X 轴线性马达也悉数补齐,体验维度全面对标高端旗舰。
系统方面,K90 将预装基于 Android 16 的 HyperOS 2.0,重点加入端侧生成式 AI 功能,如离线语义搜索、AI 抠图与智能摘要,并在游戏场景中通过“超帧引擎”动态插帧至 144 Hz,以充分发挥 LTPO 屏幕与新处理器的协同效率。官方还拿出了一套全新的“AI 续航管家”,结合电池大模型预测与用户场景识别,让巨电真正用得长、充得快、也懂节能。
发布节奏方面,业内普遍认为红米会在 10 月中旬举行国内发布会,并于 10 月底开启首销;海外市场则继续沿用 POCO 品牌,预计 11 月亮相。起步价传闻仍保持 K 系的一贯“价格杀手”定位:标准版 12 GB+256 GB 可能 2499 元起,Pro 版 16 GB+512 GB 也不过 3299–3499 元区间。按照目前披露的配置与定价,这条“性价比天花板”显然又被红米自己掀高了一截。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K90系列的核心价值,那就是“把旗舰三大件一次性补齐,再配上一颗几乎用不完的大电池,却依旧维持中端价位”。对于日常高强度刷视频、拍摄、打游戏,又不想频繁充电的用户来说,它几乎没有明显短板;而对预算有限但想体验旗舰性能和影像的年轻消费者,更是极具吸引力。今年下半年安卓阵营注定热闹,而红米K90的出现,或许会让竞争再度回到“极致堆料+极限定价”的原点。至于最终能否兑现所有亮点,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十月,让发布会来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