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秋日暖阳、桂香微散。杭州市余杭区梦想小镇·络绎科学社区迎来了未来科学π「科学家TALK」系列活动之“问道科学之巅:解读2025诺贝尔奖”。这是一场开放、轻松、却充满思想火花的科学对话,带领观众揭开诺贝尔奖的神秘面纱。
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以及深耕产业一线的技术创新者聚一堂——他们从免疫系统的“自我容忍”机制讲到MOF材料的结构奥秘,再到量子电路跃迁与能级量子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化学、物理学奖表彰的重大突破背后的研究历程与改变世界的未来应用。
科学家专题解读
潘利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长聘教授,药学院副院长)以“Treg细胞——免疫系统的内部的‘安全卫士’”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基于Treg细胞的精准免疫疗法策略,分享了个性化肿瘤疫苗与活体药物等研究进展,让复杂的医学前沿变得触手可及。
张漩(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研究员)从科研视角切入,系统梳理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的构筑与应用历程,揭开这一“网状分子结构”的奇妙世界。
吴大勇(蓝廷新能源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从产业化视角切入,以公司的创业历程为例分享MOF材料产业化的进程。“五年研究、十年产品、十五年系列、三十年龙头”的规划不仅展示了科研转化的耐心,也点燃了现场的热烈讨论。
李牮(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用生动的图像和幽默的语言拆解何谓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当“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成为笑点,全场在轻松氛围中感受到了量子世界的魅力。
科研AB面
“科学家快问快答”环节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出版人李航主持,吴大勇、李牮和李新浩(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助理教授)三位科学家现场回应观众提问。
在这个充满灵感与温度的下午,观众毫不吝啬好奇心——
从“你是如何走上科研道路的?”到“科研最难的时刻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从“跨专业考研物理有可能吗?”到“科研中选择对的人共事是否比兴趣更重要?”
每个问题都直击科学背后的“人性”,科学家们以真诚、风趣与智慧回应,让理性与热情在现场交融。未来科学π未完待续当掌声散去,好奇仍在延续。未来,络绎科学社区将持续举办更多前沿科技领域的活动——包括新产品发布会、跨学科交叉研讨会、青年人才创业投资沙龙与科普分享活动等,欢迎持续关注,一起让科学流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