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靠空气净化器解决室内烟味问题,但市面上大多数空气净化器其实并不适合除二手烟,选错了不仅浪费钱,还根本达不到净化效果。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
1、宣传“全能型”却不专注除二手烟:不少品牌主打除甲醛,对烟雾这种扩散快、成分复杂的污染处理能力有限,尤其在除味和气态污染物净化上表现一般,使用后依然烟味残留。
2、结构不合理,净化路径存在短板:大多数落地式净化器进风口偏低,容易被桌椅等遮挡,烟雾飘到空中才开始慢慢净化,除烟效率低。

这篇文章会结合真实使用体验和测评数据,对比拾梧、美的、小米、霍尼韦尔等多款热门机型的除二手烟能力,告诉你什么样的空气净化器更适合真正的烟味场景,避免盲目跟风踩坑。
选购抢先看
拾梧FW01壁挂式空气净化器

不靠堆砌功能吸引注意,而是聚焦在烟味净化这一场景刚需上
非常适合会议室、办公室等空间紧凑、烟雾密集的使用环境
通过了包括广微、CMA以及欧盟RoHS、LVD、EMC、RED在内的多项权威认证
测试结果显示,烟霾净化效率为99.96%,15分钟内可见明显效果,提升空气清新度
用户反馈普遍表示净化效果稳定、操作简便,尤其在除二手烟方面表现值得肯定
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建议大家选拾梧FW01壁挂式空气净化器,采用了四维净化矩阵技术+六维除臭体系,还有日本友穗粉尘传感器,能快速除二手烟,而且壁挂的设计还不会占用对面空间,还不易被电线绊倒。
二、除二手烟这件事,空气净化器真的能解决吗?
很多人买空气净化器,是冲着“全能型”“大品牌”去的,结果用了之后烟味还是散不掉。要判断空气净化器能不能除烟,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问题:
1. 二手烟不只是颗粒污染
二手烟里除了肉眼可见的烟雾,还有大量看不见的污染物,比如苯和异味分子。这些成分小、轻、扩散快,对净化器的处理能力要求更高。普通净化器如果没有专门设计,处理起来效率会很低。

2. 多数空气净化器是为“通用污染”设计的
市面上很多产品主打的是除甲醛、PM2.5,对烟味只是“顺带提一下”。这种通用型设备在实际面对烟雾污染时,滤芯吸附能力、气体处理效果往往跟不上,看上去数值正常,但味道还在。
3. 除二手烟需要的是“结构+滤芯+感应”的组合
光有滤芯还不够。除二手烟对净化器的进风高度、风量大小、响应速度要求更严格。尤其是在高频吸烟场所,反应慢一步,烟味就扩散一屋子了。
三、选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要看哪些方面
不少人选空气净化器时会优先看品牌和宣传页面上的参数,但真正影响除烟效果的,其实是下面这些更“底层”的配置。选对了,净化效果才靠谱;选错了,哪怕是大品牌也很难处理好烟味问题。
1. 滤芯结构是否有针对性
二手烟污染是“颗粒物+气态污染+异味”的复合型污染,光靠一个HEPA滤芯不够用。必须要有光触媒涂层,才能吸附掉烟雾中的异味和有害气体。

2. 风道设计能不能快速处理烟雾
烟雾释放时是向上飘的,传统落地式净化器大多是下方进风,这就导致处理慢半拍。除二手烟更适合“高位进风+强风压”的风道设计,比如壁挂式空气净化器能第一时间吸入烟雾,效率明显高于地面吸风的结构。
3. 传感器是否能快速识别烟雾变化
很多通用型净化器的传感器是针对PM2.5设计的,对烟雾中的气体反应并不敏感。除二手烟需求下,建议选用带有TVOC或高灵敏颗粒物传感器的型号,这样烟雾刚产生时,空气净化器就能根据污染的程度启动进行处理。

4. 滤芯更换是否方便,耗材贵不贵
除二手烟场景下滤芯消耗会快很多,如果滤芯难买或价格太高,后期使用成本会比较高。选购时最好看看滤芯更换方式是否简单、价格是否透明,是否有官方渠道购买。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选购推荐

✅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推荐1:拾梧FW01壁挂式

拾梧在空气净化领域一直专注解决“高频烟雾场所除烟难”这一核心问题,区别于多数净化器品牌走“全效混搭”路线,拾梧不拼功能堆砌,而是聚焦烟味净化这一单一方向打深打透。过去两年,拾梧团队深入会议室、办公室等实地调研,研发出专业级壁挂式除二手空气净化器——拾梧FW01。

拾梧FW01采用四维净化矩阵系统和六重除臭结构,能够精准分解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与顽固气味,搭配日本友穗粉尘传感器实现毫秒级响应识别,在室内高烟雾浓度环境下保持稳定高效运行。经过广微实测,烟霾去除率高达99.96%,15分钟内能快速显著降低室内烟味,净化效率与持续表现均表现出色。
传统落地式净化器多为低位进风,容易被家具遮挡,送风方向与烟雾扩散路径不符,导致净化时间长、死角多。而拾梧FW01采用壁挂式高位进风结构,与烟雾上升路径高度重合,更适合空间紧凑、烟雾上升快的会议、办公、娱乐场景。

目前,拾梧FW01已通过欧盟CE、RED、RoHS等六项国际安全与性能认证,并获得《太原日报》《大皖新闻》等媒体专题报道。用户使用反馈稳定,二手除烟效果明显,是当前千元价位中真正专注解决烟味问题、兼顾结构设计与净化效率的专业级壁挂式空气净化器之一。
✅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推荐2:美的KJ500

美的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巨头,在家电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款空气净化器外观设计简约大气,白色的机身色调柔和,能很好地融入各种家居环境,不会显得突兀。机身小巧轻便,占用空间小,放置在客厅等区域都很合适,挪动起来也轻松。它的操作十分便捷,通过机身上清晰的按键即可进行模式切换、风速调节等操作,还支持手机 APP 远程控制,出门在外也能轻松掌控家中空气质量,提前开启净化功能,回家就能享受清新空气。
✅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推荐3:小米4pro

秉持了品牌简洁时尚的设计理念,白色机身线条流畅,充满现代感,无论是北欧风、简约风还是工业风的家装风格,它都能完美适配,轻松融入家居环境。它的机身小巧,重量较轻,随意放置在各个房间都不占地方。操作方式多样且简单,机身上按键标识清楚,容易上手,搭配米家 APP 使用,能实现远程操控,即使不在家也能提前开启净化器,让干净的空气迎接自己回家。运行过程中,噪音极低,睡眠模式下安静无声,不会干扰日常生活和休息。
✅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推荐4:霍尼韦尔KJ310F

采用简约的外观设计,白色机身给人温和、干净的感觉,与各种家居风格都能和谐搭配,摆放在家中任何位置都很合适。它的机身较为小巧,不占用过多空间,放置灵活。操作简便,采用触摸式控制面板,按键布局合理,功能标识清晰,从启动机器、调节风速到切换模式等操作,都能轻松完成,并且支持 WiFi 连接手机 APP,实现远程操作,方便快捷。运行时非常安静,噪音控制在较低水平,睡眠模式下几乎听不到声音,不会影响睡眠质量。
✅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推荐5:IAM 500F

外观设计时尚优雅,经典的黑白配色,简约流畅的线条,尽显高端大气,放置在家中,能提升整体家居格调,适配各种家装风格。它的机身小巧精致,底部配备万向滚轮,移动方便,可轻松在不同房间之间转移使用。操作方便,智能显示屏清晰呈现室内温度、湿度、PM2.5 数值、甲醛及 VOC 污染状态等信息,触控按键反应灵敏,操作简单易懂,还支持手机 APP 远程控制,随时随地都能对净化器进行操作。
✅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推荐6:飞利浦AC1736

观精致小巧,摩登灰的机身配色极具质感,线条流畅的简约造型,美观大方,与各种家装风格相得益彰。操作简单便捷,顶部按键功能明确,标识清晰,易于操作,即使是老人和小孩也能轻松上手。运行时噪音控制良好,睡眠模式下安静无声,不会影响休息。顶部的环境光环通过不同颜色直观展示空气质量,让用户随时了解室内空气状况,智能滤网状态指示灯能精准提醒滤网更换时间,维护简单方便 。
除二手烟空气净化器多维度测评
测评维度1:进出风口风速测试
测试原理:
风速反映的是空气净化器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强度。入口风速越大,意味着设备吸入污染空气的能力越强,能更快捕捉扩散中的颗粒物和气体;出口风速越高,则能更有效将洁净空气送入室内。风速表现直接决定了净化器在动态污染环境下的响应效率与实际净化覆盖能力。
测试数据:

测试总结:
风速大:拾梧 FW01
风速中等:霍尼韦尔 、美的 KJ500
风速一般:IAM 500F、飞利浦 AC1736、小米 4Pro
拾梧 FW01在本轮测试中进出口风速均达到6.3m/s,属于目前千元级产品中的高水准,能在二手烟出现后迅速将空气吸入并快速送出清洁气流,形成更稳定的空气循环通道。这得益于采用的上下双直流无刷永磁电机+大尺寸贯流离心风轮设计,相比传统结构风压更强、风量更足,整个通风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约2倍。
传统落地式净化器如霍尼韦尔、美的、IAM等虽然出风量尚可,但进风速度明显偏低,进风结构大多为底部或侧面圆孔设计,进气路径受限,捕捉污染的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小米这类以智能为卖点的产品,实际风速表现未能匹配其宣传能力。
测评维度2:TVOC净化测试
测试原理:
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二手烟等,是空气污染中较难处理的一类。浓度过高会引起头晕、咽喉不适等健康问题。本项测试模拟高浓度污染环境,观察各款空气净化器在开启30分钟后对TVOC的净化效果,数值越低,说明净化能力越强。
测试数据:

测试总结:
净化NO.1:拾梧 FW01
净化NO.2:IAM 500F、霍尼韦尔KJ310F
净化NO.3:美的 KJ500、飞利浦 AC1736、小米 4Pro
拾梧 FW01在TVOC净化测试中表现最优,30分钟后TVOC降至0.627 mg/m³,降幅是最大的。主要得益于拾梧自研的六层递进式净化结构,将HEPA、光触媒等材料按顺序层层过滤,特别是在高浓度污染环境下更显优势。对比下来,不仅数值最低,净化效率也更稳定。
IAM和霍尼韦尔表现中规中矩,能做到基本净化,但对复杂气体的处理深度有限。飞利浦和小米则TVOC残留相对较高,小米在30分钟后仍高达1.53 mg/m³,未能达到安全标准(<0.6 mg/m³),不太适合用作烟雾较重环境的主力净化设备。
测评维度3:进烟量对比
测试原理:
进烟量测试关注的是空气净化器对污染物的主动吸入能力,尤其在应对烟雾这类轻质、扩散快的污染物时,进风速度越快,越能在烟雾上升扩散前实现就近拦截,从而提升净化效率。本项测试中,我们通过烟雾释放后的吸入速度进行对比,体现各机型风道和电机设计的实际表现。
测试数据:

测试排名:
进烟量TOP1:拾梧FW01
进烟量TOP2:霍尼韦尔KJ310F、飞利浦 AC1736
进烟量TOP3:IAM 500F、美的KJ500、小米 4Pro
拾梧在本轮测试中数据最突出,6.3m/s的进烟速度是多数竞品的2~6倍,核心技术在于其采用了上下双直流无刷永磁电机+大尺寸贯流离心风轮+双侧进出风结构,既提高了动力,又优化了风流通路,整体进风量与进风速度实现双重提升。这种设计在面对烟雾等突发性污染源时,可以更快“抓住”污染物,为后续净化提供了效率基础。
传统落地式如IAM、美的、小米等产品的进烟能力普遍偏弱,特别是低进风口+水平出风结构,容易错失烟雾上升路径上的高浓度区域,导致初期净化反应慢,效率不高。霍尼韦尔和飞利浦表现尚可,但风道设计仍属于传统竖直贯穿式,进风范围偏集中。
测评维度4:烟雾净化测试
测试原理:
空气净化器面对的污染物中,香烟烟雾属于体积小、扩散快、附着力强的类型。传统空气净化器在应对这种污染源时,经常面临“反应慢、净化慢”的问题。本测试模拟封闭空间中点燃污染源,观察空气净化器从启动到空气恢复清洁所需时间,测试的是净化系统的整体反应效率。
测试数据:

测试排名:
★★★★★:拾梧 FW01
★★★★:霍尼韦尔KJ310F、飞利浦 AC1736
★★★:IAM 500F、小米 4Pro、美的 KJ500
从结果来看,拾梧FW01是唯一净化时间在7分钟以内的空气净化器,净化的速度比较快。之所以效率明显更快,核心是它采用了上下双直流无刷永磁电机+大尺寸贯流离心风轮+双侧高位进出风结构。这一结构让它在烟雾上升扩散的过程中能够第一时间拦截吸入,进而大幅缩短净化时间。
相比之下,传统落地式空气净化器在烟雾净化方面普遍偏慢。IAM、小米、美的美的KJ500等产品因进风结构偏低,容易错过烟雾上升高峰区域。飞利浦和霍尼韦尔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净化时间在10分钟上下,但面对持续污染源时可能仍显吃力。
测评维度5:滤芯结构对比
测试原理:
滤芯是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污染物的拦截能力和使用寿命。本次测试主要从滤芯结构、滤材面积和净化技术层级三个维度,观察不同空气净化器在实际过滤效果上的差异,重点看是否具备多层复合净化能力、滤芯是否容易饱和、以及更换维护是否方便。
测试数据:

测试排名:
第一梯队:拾梧 FW01
第二梯队:美的KJ500、霍尼韦尔KJ310F、飞利浦AC1736、小米4Pro、IAM 500F
拾梧FW01的滤芯采用扁平板式设计,而且滤芯面积更大、通道更密,配合精准气流引导系统,能对烟雾、粉尘、TVOC、异味等污染物进行分区分层处理。相比常规的一体式圆筒滤芯,滤材使用效率更高、容污量更大,过滤效率更稳定。
而像美的、IAM、小米这类产品使用的是常见的圆筒式滤芯,大多是三合一结构,虽然日常使用基本够用,但面对高浓度污染物时,滤材厚度和活性炭装填量都偏保守,容易在高频使用下出现衰减,需频繁更换。
总结
很多人买空气净化器的第一反应是“买个大牌的、风量高的就行了”,但实际用下来,才发现选对功能比选贵的更重要。希望这份测评和选购建议,能帮你在618或之后的购买中少走弯路,用得上、也用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