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21日,一个普通的早晨。58岁的杨丽坤盖着薄毯子,蜷在旧藤椅里。丈夫唐凤楼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前跟她告别,谁也想不到,这一次竟是永别。唐凤楼得知后瞬间崩溃,泣不成声。他心疼妻子的遭遇,自己从未见过妻子最漂亮时的模样,因为两人相识时,杨丽坤还不到三十岁,却已被精神疾病折磨了很久。
杨丽坤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从一个人人喜爱的大明星,成为了精神疾病患者?丈夫又为何与患上疾病的她结婚呢?
1942年,杨丽坤出生在云南普洱一个叫磨黑镇的地方。她是家里的第九个孩子,家人都叫她“小九”。五岁那年,家中突遭变故,顶梁柱倒了,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母亲一人肩上,过度劳累很快拖垮了母亲,她撒手人寰。
小九被迫辍学,小小的年纪就开始分担生活的艰辛,种地、背着小竹篓上山挖野菜是常事。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又黑又瘦,像棵干巴巴的小草,看不到一点水灵劲儿。十岁那年,已经嫁人的大姐回娘家,看到面黄肌瘦、几乎没长个儿的妹妹,心疼得直掉眼泪。大姐咬咬牙,决定带小九离开这个困苦的环境,去昆明生活。
初到昆明,生活依然不易。大姐家也不宽裕,为了妹妹更好的成长,大姐将她送到了经济条件稍好的二姐家。在二姐的照顾下,小九的生活终于有了保障,重新背起书包走进了学堂。营养跟上了,环境安定了,小九像被雨水滋润的幼苗,开始焕发生机。短短两年,个子窜高了不少,原本干瘪的小脸也丰润起来,尤其是那双丹凤眼,亮晶晶的,特别有神采。
命运的转折点在她12岁那年降临。一次,二姐带她去看云南省歌舞团的演出。舞台上演员们优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小九,她看得入迷,身体也不自觉地随着音乐轻轻晃动。这细微的动作,恰好被台上的歌舞团团长捕捉到了。演出结束后,团长径直找到她,问她叫什么名字,喜不喜欢跳舞。小九有些怯生生的,只说了名字。直到团长问:“你喜欢跳舞吗?”小九的眼睛瞬间亮了,用力点点头:“喜欢!”
团长的惜才之心让他几次登门拜访小九的二姐。起初二姐希望妹妹读书考大学,但架不住团长的诚意和小九对舞蹈发自内心的热爱,最终同意了。
1954年,12岁的杨丽坤正式进入云南省歌舞团,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歌舞团里,杨丽坤的舞蹈天赋展露无遗。她勤奋刻苦,悟性极高,仅仅一年后就成为了独舞演员,13岁就开始登台表演。到了15岁,她已经是团里当之无愧的台柱子。
1959年,一个重要的机遇降临。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王家乙为了新片《五朵金花》来到云南选角。这部电影需要五位美丽的“金花”,其中女主角“副社长金花”的人选迟迟未定。王家乙导演几乎看遍了云南歌舞团的所有演员,最终敲定了杨丽坤。
毫无表演经验的杨丽坤,在导演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很快进入了角色。1960年,《五朵金花》在埃及开罗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一举夺得最佳导演银鹰奖(王家乙)和最佳女主角银鹰奖(杨丽坤)。杨丽坤的名字传遍了国内外,埃及总统纳赛尔点名要求她亲自前往领奖。
一夜之间,她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然而,成名后的杨丽坤没有丝毫张扬。她依然保持着那份难得的沉静与低调,甚至家人都不知道她拍了电影、得了大奖。这份不慕名利的性格,却也让她在后来的人生风暴中,承受了更多的孤独与压力。
1964年,更大的艺术挑战来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彝族撒尼人的经典叙事长诗《阿诗玛》搬上银幕,女主正是杨丽坤。然而影片拍完后,因复杂的历史原因,未能及时公映,直到1979年才得以与观众见面。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就在这段时期,银幕上最动人的“阿诗玛”,在现实中却陷入了无尽的黑暗,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
杨丽坤凭借《五朵金花》和《阿诗玛》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然而,1966年开始的特殊时期,却将她推入了深渊。主演的影片被批判,她更是被扣上了“资产阶级美女”、“黑线人物”等莫须有的罪名。一些曾嫉妒她成功的人,在此时成了批斗的“积极分子”。
身心饱受煎熬之下,杨丽坤开始出现幻听、严重失眠等精神异常的症状。然而,在当时的氛围下,她的痛苦并未被理解,反而被一些人误认为是“装疯卖傻”逃避斗争。这种对病情的误判,导致她错过了早期干预和治疗的关键时机。当1973年终于被送医救治时,她的精神状况已受到严重且不可逆的损害,出现了无端的恐惧、自残等行为。这段非人的经历,成为她一生悲剧和精神疾病最直接的根源。
庆幸的是,后来的杨丽坤遇到了人生中一个爱她保护她的男人,那就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唐凤楼。
唐凤楼是上海人,比杨丽坤小一岁,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韶关的一个矿场工作。唐凤楼理解杨丽坤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并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他要娶杨丽坤为妻,照顾她一生。
1973年5月,两人在湖南登记结婚。
婚后的杨丽坤在上海艰难地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新生命的降临带来了短暂的喜悦,但也加重了杨丽坤的身体负担和精神压力,她的病情再次恶化,尽管唐凤楼付出了全部的心力去呵护,2000年7月21日,杨丽坤还是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在上海家中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走完了她58年充满传奇与坎坷的人生旅程。
在儿子们的帮助下,唐凤楼强忍悲痛料理完妻子的后事。他做了一个深情的决定:将杨丽坤的骨灰一分为二。一份安葬在上海,陪伴在他和孩子身边;另一份,则由亲人护送,千里迢迢送回了杨丽坤魂牵梦绕却至死未能再踏足的故乡——云南。他知道,晚年的妻子,心底最深处,始终萦绕着对那片红土地的思念。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唐凤楼从未停止过对妻子的怀念。他从未见过银幕上杨丽坤颠倒众生的巅峰时刻,但他却用半生的时光,守护了病榻上最真实的杨丽坤,诠释了平凡人最深沉的爱与责任。这份守护,本身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