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是摄影的基础,它能将杂乱的元素有序组合,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体,从而讲述一个更清晰、更动人的故事。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置于画面正中心,周围元素向中心汇聚 ,这种构图方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起到聚焦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适合突出表情或单一强烈主体,不需要太多修饰。比如拍摄人物特写时,将人物的眼睛、面部等关键部位放在画面中心,能让观众迅速聚焦在人物的情感表达上;拍摄美食时,把精致的菜肴放在画面正中间,在合适的灯光下,菜肴的色泽、造型和摆盘都能得到充分展示,激发观众的食欲。但使用中心构图时,要注意背景的简洁干净,避免过于繁杂的元素分散观众对主体的注意力。

对称构图,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两边的形状和大小一致且呈现对称,事物色彩、影调、结构统一和谐,给人一种稳定、平衡、庄重的感觉,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以及特殊风格的物体。比如对称设计的宏伟宫殿,将其沿中轴线拍摄,左右对称的建筑结构尽显大气磅礴;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与景物上下对称,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不过,对称构图有时会显得比较呆板、缺少变化。

九宫格构图,也叫井字构图,将画面用两条垂直线、两条水平线各等分成三份,把主体放置在四个分割线的交叉点上,这四个点被称为视觉中心点或黄金分割点,是人们在观看画面时视觉最为敏感的地方,因此将主体放在这些点上能够增加视觉上的吸引力。在拍摄全身人像时,可以将人物的脚部置于画面底部的交叉点附近,头部上方留有适当的空间,既能展现人物的整体姿态,又能纳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使画面更加生动;拍摄广阔的自然风光,如山脉、湖泊、草原等,可以利用九宫格构图将地平线或重要的景物放置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交叉点上,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光线,赋予照片灵魂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能塑造物体的形态、质感和色彩,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为照片注入生命力 。
顺光,是指光线从拍摄者的背后照射过来,直接打在被摄主体上。这种光线能使主体受光均匀,色彩鲜艳饱和,画面清晰明亮,适合展现主体的细节和色彩,如拍摄娇艳的花朵、色彩斑斓的建筑外观。不过,顺光也容易让画面显得平淡,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所以在使用顺光时,可以通过寻找有趣的纹理、图案或利用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侧光,光线从主体的侧面照射,会在主体表面形成明显的明暗交界线,使主体呈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感,还能突出主体的轮廓和纹理。比如拍摄人像时,侧光可以勾勒出人物面部的轮廓,展现出五官的立体感;拍摄古老的建筑,侧光能够让建筑的砖石纹理更加清晰,凸显岁月的痕迹。在利用侧光拍摄时,要注意控制好光线的强度和角度,避免阴影部分过于浓重,丢失细节。
逆光,光线从主体的后方照射过来,与拍摄方向相反。逆光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艺术效果,比如拍摄剪影效果,将主体的轮廓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呈现出来,常用于拍摄日出日落时分的人物、建筑或风景,给人一种神秘、浪漫的感觉;逆光还能产生轮廓光,为主体勾勒出一圈明亮的边缘,让主体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尤其适合拍摄头发丝、树叶脉络等细节。但逆光拍摄时,主体容易曝光不足,因此需要合理调整曝光参数,或者使用 HDR 功能来平衡画面的明暗。

顶光,是指光线从主体的正上方垂直照射下来,比如正午的阳光。顶光会在主体下方产生浓重的阴影,在拍摄人像时,容易在眼窝、鼻梁、下巴等部位形成明显的阴影,影响人物的面部美感,一般不太适合拍摄人像特写 。不过,顶光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巧妙利用顶光的特点来创作,如拍摄建筑时,顶光可以强调建筑的几何形状和立体感;在拍摄具有透明或半透明质感的物体,如玻璃器皿、薄纱织物时,顶光可以让它们呈现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的变化丰富多样,不同的时间段和天气条件下,光线的质量和特点都有所不同。黄金时段,也就是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小时左右,此时的光线柔和、色彩温暖,非常适合拍摄人像、风景和城市风光,能为照片增添一份浪漫和温馨的氛围;阴天时,光线均匀柔和,没有明显的阴影,适合拍摄需要细腻质感和柔和氛围的题材,如人像、花卉等。而在室内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人造光来补充光线,如台灯、手电筒、摄影灯等。使用台灯时,可以通过调整台灯的位置和角度,营造出不同的光线效果;手电筒则可以用来照亮局部细节,制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
色彩搭配,营造独特氛围色彩是摄影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它能传递情感、营造氛围,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近色搭配,是指选择色轮上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与橙、黄与绿等 。这种搭配方式能营造出和谐、柔和、温馨的氛围,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统一,适合表达宁静、舒缓的情感。比如拍摄春天的田野,绿色的麦苗和黄色的油菜花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拍摄人物时,让人物穿着相近色的服装,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对比色搭配,是选取色轮上相对位置的颜色,如红与绿、蓝与橙等 。这种搭配会在画面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主体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适合表现活力、激情、鲜明的主题。比如在拍摄城市夜景时,蓝色的夜空与橙色的灯光相互映衬,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神秘;在拍摄花卉时,红色的花朵与绿色的叶子形成鲜明对比,使花朵更加娇艳夺目 。
除了相近色和对比色搭配,我们还可以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对比来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冷色(如蓝色、绿色)通常给人冷静、理智、深远的感觉,暖色(如红色、橙色、黄色)则让人感到温暖、热情、活力。在拍摄时,将冷色和暖色结合起来,能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比如在拍摄海边的日落,暖橙色的天空与冷蓝色的海水相互交融,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让画面充满诗意 。

明暗对比,是通过调整画面中亮部和暗部的比例,来突出主体或营造氛围。将主体置于亮部,背景或其他次要元素置于暗部,能使主体更加突出,增强画面的视觉焦点;利用大面积的暗部和小面积的亮部对比,还能营造出神秘、深沉的氛围。比如在拍摄人像时,用侧光或逆光照射人物,使人物面部的一侧处于亮部,另一侧处于暗部,既能突出人物的面部轮廓和立体感,又能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
饱和度对比,是指高饱和度色彩与低饱和度色彩之间的对比。高饱和度的色彩鲜艳夺目,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显得柔和、淡雅,具有低调的美感。将高饱和度的主体与低饱和度的背景搭配,能使主体更加突出;或者在画面中适当运用不同饱和度的色彩,可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度。比如在拍摄一片花海,将高饱和度的红色花朵作为主体,周围搭配低饱和度的绿色叶子和背景,能让花朵更加醒目,同时使画面色彩丰富而不杂乱 。
后期处理,让照片更完美后期处理是手机摄影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就像给照片进行一次精心的化妆,能让普通的照片变得更加出色 。通过后期处理,我们可以对照片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温、锐化等基本参数进行调整,优化照片的效果,还能发挥创意,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
亮度调整可以改变照片的明暗程度,使照片整体变亮或变暗 。在拍摄时,如果因为光线不足导致照片过暗,或者光线过强使照片过亮,都可以通过调整亮度来改善。比如,在拍摄夜景时,照片可能会显得比较暗,适当提高亮度,就能让画面中的建筑、街道等元素更加清晰可见 。

对比度是指画面中最亮和最暗部分的差异程度 。增加对比度可以使亮部更亮,暗部更暗,让画面的明暗对比更加鲜明,增强视觉冲击力;降低对比度则会使画面的明暗差异减小,整体变得更加柔和、平淡 。在拍摄风景时,提高对比度可以让天空更湛蓝,云朵更洁白,山峦的层次感更分明;而在拍摄人像时,适当降低对比度可以使人物的肤色看起来更加柔和细腻 。
饱和度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 。提高饱和度能让照片的色彩更加鲜艳夺目,适合用于拍摄色彩丰富的场景,如花海、节日庆典等,能增强画面的视觉吸引力;降低饱和度则可以营造出一种淡雅、低调的氛围,黑白照片就是饱和度为零的特殊情况,常用于表现经典、复古、严肃的主题 。比如拍摄秋天的枫叶,增加饱和度后,枫叶的红色会更加鲜艳,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热烈;而在拍摄一些简约风格的静物时,降低饱和度可以突出物体的形状和质感,给人一种宁静、简洁的感觉 。

色温用于调整照片的冷暖色调 。较高的色温会使照片偏暖,呈现出黄色、橙色等暖色调,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较低的色温则使照片偏冷,呈现出蓝色、青色等冷色调,给人一种冷静、清新的感觉 。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将色温调高,可以让天空的色彩更加温暖,突出日出日落的美丽;在拍摄雪景时,降低色温,能增强雪景的清冷感 。
锐化可以增强照片中物体边缘的清晰度和细节,使照片看起来更加锐利、清晰 。但过度锐化会使照片出现噪点和失真,所以需要适度调整 。比如在拍摄建筑时,适当锐化可以让建筑的线条更加清晰,展现出建筑的结构美;而在拍摄人像时,要注意不要过度锐化,以免人物的皮肤看起来过于粗糙 。

现在的手机都自带了一些基本的编辑功能,操作简单便捷,能满足日常的一些简单后期需求 。以苹果手机为例,在相册中打开照片后,点击 “编辑” 按钮,就可以对照片进行裁剪、旋转、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温等操作 。安卓手机的操作也类似,通常在相册或图片编辑应用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编辑功能 。
除了手机自带的编辑功能,还有许多第三方修图软件可供选择,如 Snapseed、醒图等,这些软件功能更加强大,能实现更复杂、专业的后期处理 。
Snapseed 拥有丰富的工具和滤镜,操作相对简单,容易上手 。它的 “调整图片” 工具可以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温等基本参数进行精细调整;“曲线” 工具可以对画面的亮度和色彩进行更高级的调整;“局部” 工具能够对照片的特定区域进行单独调整,比如只提亮人物的面部,或者只增强花朵的色彩 ;“修复” 工具可以去除照片中的瑕疵、杂物等 。此外,Snapseed 还提供了各种滤镜效果,一键即可改变照片的风格 。

醒图则是一款专注于人像和照片美化的修图软件,尤其在人像处理方面表现出色 。它不仅有基本的参数调整功能,还有强大的人像美容功能,如磨皮、美白、祛斑、瘦脸瘦身、五官立体等,可以轻松打造出完美的人像效果 。醒图的滤镜种类也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风格,从清新自然到复古时尚,应有尽有,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同时,醒图还支持添加文字、贴纸等元素,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
实践与创意,开启摄影创作之旅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只有通过不断地拍摄,才能真正掌握各种技巧,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同时,创意也是摄影的灵魂,它能让我们的作品从众多照片中脱颖而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
不要局限于常见的拍摄主题和场景,勇敢地尝试不同的类型,发现不同题材的独特魅力 。

人像摄影,注重捕捉人物的表情、神态和情感,展现人物的个性与魅力 。可以尝试不同的拍摄风格,如清新自然、复古文艺、时尚潮流等 。在拍摄时,与模特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他们展现出自然的姿态和表情,还可以利用环境元素来丰富画面,增强故事感 。比如在古老的街道上拍摄复古风格的人像,让模特穿着复古的服装,手持一把复古的雨伞,背景是斑驳的墙壁和石板路,这样的画面能营造出浓厚的复古氛围 。
风景摄影,强调对自然景观的捕捉和表现,展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选择不同的时间、季节和天气条件,能拍摄出风格迥异的风景照片 。比如春天的花海、夏天的草原、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景,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景;而在日出日落时分,光线的变化能让风景更加绚丽多彩 。在拍摄风景时,注意寻找独特的视角和构图,突出风景的特点和美感 。比如站在山顶俯瞰山谷,利用前景的树木或岩石,将山谷的美景框在画面中,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

美食摄影,旨在展现美食的色香味,激发观众的食欲 。注意食物的摆盘和造型,运用合适的光线和背景,突出食物的特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找到最能展现食物魅力的视角 。比如拍摄一份精致的蛋糕,从侧面拍摄可以展示蛋糕的层次感,从上往下拍摄则能展现蛋糕的整体造型 。还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如餐具、鲜花、水果等,来营造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

微距摄影,让我们聚焦于微小的世界,发现那些平时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之美 。比如花朵的花蕊、昆虫的翅膀、水滴的纹理等,在微距镜头下都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细节 。拍摄微距时,要注意保持手机的稳定,避免画面模糊,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设备 。同时,合理控制景深,突出主体,虚化背景,使主体更加突出 。
除了尝试不同的拍摄主题,我们还要勇于打破常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去拍摄,挖掘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
改变拍摄角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平时我们习惯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不妨尝试一下低角度仰拍或高角度俯拍 。低角度仰拍可以使主体显得更加高大、威严,适合拍摄建筑、树木等高大物体;高角度俯拍则能展现出更广阔的场景,适合拍摄城市全景、大型活动等 。比如拍摄一座高楼,从地面低角度仰拍,高楼会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仿佛直插云霄;而从高楼的顶部高角度俯拍,可以展现出城市的街道、建筑和人群,呈现出一种俯瞰众生的视角 。
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也能为照片增添创意 。比如在拍摄运动的物体时,可以使用慢门拍摄,将运动的轨迹记录下来,营造出一种动感和速度感 。拍摄行驶的汽车,使用慢门可以让汽车的灯光形成一道道光轨,充满了艺术感;拍摄瀑布,慢门可以将水流变成丝绢般的质感,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创意技巧,如双重曝光、光绘涂鸦等 。双重曝光是将两张照片叠加在一起,创造出梦幻、超现实的效果 。可以将人物与风景叠加,营造出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梦幻感;将抽象的图案与人物照片叠加,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光绘涂鸦则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利用光源的移动绘制出各种图案和文字,充满了趣味性和创意性 。比如在夜晚的空地上,用手电筒绘制出星星、爱心等图案,然后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就能得到一张独特的光绘照片 。
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和发挥创意是永无止境的 。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 。不要害怕失败,勇于尝试各种可能性,用镜头记录下生活中那些独特而美好的瞬间,形成属于自己的摄影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