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杜赓:《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简介——文本形态、研究史与剧情梗概

引 言《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是一部长期未受到重视的《西游记》研究重要资料。现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玄奘三藏渡天由来

引  言

《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是一部长期未受到重视的《西游记》研究重要资料。现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

《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

此书表面上属于“玄奘三藏传记”类佛教史传,但实质上是一部根据《西游记》异本(以下统称为《缘起本》)改写而成的佛教说教用书,兼具文学与宗教的双重性质。

自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发表专文以来(太田辰夫 1967),中日学界始注意到它与《西游记》之间复杂而重要的关系。

此后,田中智行对该书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翻刻,自2009年至2013年间分五次刊载于《德岛大学国语国文学》期刊(田中智行,2009-2013),使学界得以首次通览全貌。

然而,因该书长期缺乏中文译本,国内学界对其仍所知有限。笔者遂对全书进行了完整的中文翻译,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太田氏与田中氏的研究成果,对其文本形态、研究史与剧情结构进行综述性介绍,文末附上全文中文译本链接以供参照。

同时,笔者在同期另一篇文章《〈西游记〉成书过程中对〈缘起本〉的两次缀合》中,结合近年国内《西游记》成书问题的最新研究,提出了《西游记》在形成过程中对《缘起本》的两次缀合关系,并首次描绘出从《朴通事谚解》所载的早期西游文本到以世德堂本为代表的《现本西游记》的完整演化路径。

《朴通事谚解》

一、文本形态

龙谷大学藏本题为《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为一册写本。封面为深蓝色素面压印莲华唐草纹样,前后封面通过四孔缀合。纵二十四厘米、横十七点五厘米,共九十八叶。除表纸外,正文共九十五叶,约十万字,属典型的折页线装体。

首叶题有“玄渡记 上 和净 真量”,第三叶始入正文。书中署“无耳山 真量写”,书中未见序跋等文字,亦未标注成书年月。据推定乃江户后期(十八至十九世纪)奈良耳成山阿弥陀寺僧人真量之抄本。根据“玄渡记 上”字样,推测可能存在“下”册,但目前尚未确认其存在。

全书未分回,而以圆圈“○”为段落记号,圈中以汉字或数字标次,现存共五十段。此分段形式与佛教说教本的“座”“会”结构近似,显示其演讲性特征。每段篇幅不一,但页面排写极密,段落内部无换行或标题,文体介于汉文小说与讲经文之间。

《西游记研究》,太田辰夫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太田辰夫指出,本书并非单纯译本,而是“净土真宗僧侣为布教所作的讲演用脚本”。其语言与结构体现出江户期寺院说教的形式。本书的段落形式由“前置语—正文—余弁—结语”

前置语常以“从前几次以来讲给你们听的玄奘渡天由来……”等句启篇,说明连续讲演性质;

正文为取经故事;

余弁则多以“看官听说”“诸位啊”开头,引申佛理或劝诫世俗信众;

结语多以“下次再讲”收束,呼应下一座。

二、现有研究

太田辰夫通过对照指出,本书内容与明代通行的《西游记》(世德堂本)差异显著,可能反映出一种更早的“缘起本《西游记》”系统(以下简称《缘起本》)。

世德堂刊本《西游记》

他认为此书所据原本的故事顺序、结构逻辑与人物塑造均较明本简朴而质拙,显示出“早期化”特征。例如:

本书从玄奘的出身写起,而非孙悟空的诞生;

观音授紧箍咒、乌巢禅师授《心经》是一组故事;

“心经→猪八戒→黑风怪”与世本的“黑风怪→猪八戒→心经”顺序不同;

黑风怪故事更加原始,且“被蟒蛇烧”一段,在世本中被融合到了黑风怪故事中。

乌鸡国等故事相比世本,虽然情节更简单,但存在用繁本与简本解释不了的差异。

太田氏据此推测:《缘起本》较世本系统更早,乃明初一种未分回的叙事形态。本书所据或即其系谱之一。由于其译为日僧说教脚本,或曾经过口语化改写与宗教润饰,但仍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异文线索。

田中智行在该书翻刻的解题部分,进一步研究了《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与《通俗西游记》《绘本西游记》的关系。指出,该书可能部分地明显沿袭了先行翻译的《西游记》的译文。

《通俗西游记》

《缘起》与《绘本西游记》初编、以及《通俗西游记》后编和三编之间,可以发现明显的文字一致,从而排他性地确认了译文的沿袭。因此,可以以这三者中最晚出版的《绘本西游记》初编的刊行年份——文化三年(1806年),作为《缘起》成立年代的上限。

但是另一方面,《缘起》与《绘本》和《通俗》在细节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存在诸多令人难以相信其参照了《通俗》或《绘本》的部分。有许多部分不仅无法与现有译本,也无法与任何《西游记》文本直接对应。

尤其显著的是,全书中玄奘所骑白马(由龙所化)完全未出现,此为与明本系统最重要的结构性差异之一。

《绘本西游记》

三、剧情梗概

《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全书可分五十一段,其叙事从“玄奘诞生”始,以“车迟国斗法”止,至此戛然而止,未见取经圆满之段。由此可知,此书并非《西游记》的全译,而仅至明本第四十六回相当之处。

其篇章顺序大致如下(据太田辰夫论文并结合全书翻译调整):

本书(段·内容)

《西游记》(回)

剧情梗概

(① 玄奘出身)

(十一)

仅几句话概括性介绍。(父陈光蕊,母殷开山女儿温娇,漂流到金山寺,得法名和尚救助,西方金蝉长老化身)

①~② 太宗入冥

十一

太宗入冥,将被投入大焦热地狱,地藏菩萨分身代为受过,求得阎魔放太宗还阳。途中遇到众多饿鬼,地藏菩萨解围。太宗还阳后,请二十七岁的灵岩寺住持玄奘法师在洪福寺举行了七天七夜的施饿鬼大法会。太宗诏人前往天竺求取大乘佛法,玄奘应允。

③~④ 玄奘失随从(熊山君)

十三

玄奘和两位“万公”随从掉进洞里,遇到熊山君为首的妖群。两位“万公”被残忍杀害,玄奘被大白辰星救出。

⑤ 遇伯钦

十四

玄奘面临前有虎,后有大蛇的危险,被猎户隆伯钦所救。

⑤ 收孙悟空

十四

玄奘与伯钦在两界山(汉时天降)正要分别,听见喊声,悟空表明情况后,玄奘救出悟空。

⑥~⑫ 孙悟空的出身(⑥学艺、⑦龙宫获宝、⑧~⑫扰乱天宫)

一~七

花果山顶石头生卵,卵中生猿。石猿接受挑战,探明瀧壺(瀑布底下的跌水潭)深处的洞天,被尊为美猴王。后出海到南阎浮提,又出海到西瞿耶尼洲,于须菩提处,学会长生不老、斛斗云、七十二变。

孙悟空来到东海龙王处,求取兵器,因嫌都太轻,求借最重的兵器。龙王说有如意金箍棒,但并不出借。孙悟空假意只是看一眼,得以见到如意金箍棒和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铠,凤翔紫金兜。孙悟空趁穿戴赏玩之际,无视阻拦,把四件宝贝全都带着飞走了。后李天王派巨灵神、哪咤讨伐失利,孙悟空要求上天做齐天大圣。

李天王主张将孙悟空召上天,再伺机降伏。孙悟空被安排做弼马温,因不满闹事,被说服后,干满10天弼马温,被调至蟠桃园守护职务,需干满30天才能做齐天大圣(宴会招待官)。孙悟空偷吃蟠桃睡着,被摘桃子的七仙女吵醒,得知玉帝妃子邀请各界来办宴会,没有请孙悟空。孙悟空定住七仙女,到皇后宫殿用瞌睡虫让其他人睡着,糟蹋完食物,喝光了不老长生药酒。因醉酒被轻易抓获。各类方法都杀不死孙悟空,于是玉帝架油锅将孙悟空放入,准备烹煎21天。孙悟空装死,骗得众人四五天就开盖查看,逃出锅中,冲杀向玉帝和皇后。被灌江口的显圣真君联合四大天王阻止并缠斗。这时,释迦牟尼如来与孙悟空赌能否从其手心飞出,孙悟空飞远后留字迹(未撒尿)飞回。孙悟空赌斗失败,被五行山压住,贴六字符咒。

⑬ 观音选徒

观音为了考察从天竺到大唐的道路,从祇园精舍向大唐出发。先于流沙河遇脖挂着九个骷髅的粗野和尚(因打碎破梨杯而被贬的卷帘官),其吃掉了九个路人,九个骷髅缠住他拿不下来。菩萨告诉他九个骷髅是玄奘前世,让他跟随玄奘取经,用九个骷髅作船送玄奘渡河,并赐其名沙悟净。

观音到福陵山云参洞,遇猪样妖(因王母遥池大会醉酒调戏玉帝的皇后嫦娥被贬并误投猪胎的天逢元帅),菩萨令其跟随玄奘取经,许诺恢复原职,赐名悟能。

观音到两界山,让孙悟空跟随玄奘取经。

⑬ 遇六贼

十四

六个山贼挡住玄奘,被孙悟空打死。玄奘责备孙悟空,孙悟空便飞走了。

⑭ 观音授金箍咒

十四

观音化身老妇人将布巾包送给玄奘,里面是木棉衣和嵌金花帽,并传授定心真言(又名金箍咒)。孙悟空被观音劝回,又被骗戴上了花帽,玄奘念咒让孙悟空听话。

⑭ 乌巢传经

十九

浮屠山桧木林中,很多动物把果子堆放在一棵树的树根部,树上还有个大鸟巢。巢穴里下来一位名叫乌巢的僧人,给了玄奘《般若心经》,并告知玄奘后面还会收两个弟子。

⑮~⑯ 收徒八戒(高老庄)

十八、十九

乌斯藏国高老庄,高大公因为女婿是妖怪,派人去贤德山找大仙帮助,遇到孙悟空。孙悟空揽下了活,救出女儿后,变成其样貌。“孙悟空”说高大公请了齐天大圣来抓猪悟能,吓跑了悟能。孙悟空追到了福陵山,后交谈中得知玄奘取经之事,猪悟能成为徒弟,改名猪八戒。

⑯~⑰ 黑汉(黑风怪)

十六、十七

师徒到鞑靼哈咇国一座佛寺借宿,醒来后玄奘不见了。孙悟空询问僧人得知黑风山黑风洞有一个叫黑汉的妖怪。孙悟空和黑汉及另外两个妖怪(大熊、蛇、猿)大战无果,念三次咒语“今晚一夜,齐天大圣孙悟空窃窃守护,唵仆刊姆”确保玄奘整夜安全后回去休息。第二天孙悟空和猪八戒前去,孙打死了去讨仙丹治伤的童子,然后偷来毒药和金钵假装治伤药,变成童子给黑汉和两妖吃了毒药,救出了玄奘,并打死了三妖。

⑱~⑲ 黄风大王(黄风怪)

二十、二十一

黄风岭,孙、戒被虎先锋用金蝉脱壳,捉走了玄奘。孙、戒寻到黄风洞打死了虎先锋,但孙被黄风大王吹出的昧神风伤了眼睛。护法伽蓝化身普通人家用花九千膏治好风眼。孙变身虻虫偷听到黄风大王怕灵吉菩萨。大白星李长庚化身老翁告诉他们去哪里找灵吉菩萨。借助灵吉菩萨用定风丹和飞龙蛇棒助阵,抓住了黄风大王,并收作了灵吉菩萨的弟子。

⑳ 收徒悟净(流沙河)

二十二

流沙河,沙悟净出现与八戒对战,怕孙悟空助阵,沉入水中。八戒入水佯败引沙出水,又被孙悟空举棒惊回水里。孙悟空去找观音帮忙,观音让惠岸(又叫目叉)带一红色葫芦来帮助。表明情况后,玄奘拿下了其九次转世的九颗骷髅,解除了前世恩怨。悟净将九颗骷髅用绳子穿起来,将红葫芦放中间,玄奘坐在葫芦上。猪八戒和孙悟空在左右两边,沙悟净在前面拉着,惠岸乘云在后面扶持,渡过了流沙河。渡河后九颗骷髅化作风消失了。

㉑~㉒ 四圣试禅心

二十三

师徒借宿到一大户人家,一四十岁寡妇与三个十六七岁女儿(真真、爱爱、怜怜)。寡妇邀请他们作为女婿,受到玄奘作诗拒绝后,把师徒赶出了门。八戒偷偷去找寡妇商量留下,被孙悟空偷听并告知玄奘。孙悟空让他们把八戒带走。寡妇先是让八戒蒙眼抓人,抓住哪个女儿娶哪个,没抓到;又让八戒蒙眼抓三个女儿缝制的贴身衣服,抓住哪件娶哪个女儿,八戒把一件抓起穿上,结果衣服变成了绳子。八戒被倒吊在松林里一夜。师徒第二天救下八戒,得知原来是观音、普贤、文殊、黎山老母为了开导八戒。

㉓~㉖ 人参果

二十四~二十六

五庄观,大部分故事流程与世本基本一致,略去。……孙悟空飞遍了一整个须弥界,寻找让树复活的法术但没有找到。他来到灵霄殿,玉帝告诉他去找南海观音。孙悟空虽然怕被惨骂,还是去了。观音带惠岸来到五庄观,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一起把树拉起来,观音菩萨叫来孙悟空,在他的手掌上画了一个“归死回生”的符咒。然后,菩萨从净瓶里倒了一滴甘露水,把甘露水滴在了仙树的根部。从树根里涌出了清澈的水。孙悟空把折断的树枝和树叶都捡了起来。观音菩萨命令惠岸,让他去打水,稍微浇一点,树枝和树叶就粘了回去,没过多久,树枝和树叶都恢复了原样。惠岸拿着清水,飞上了天空,从大树的树干到大枝小枝,再到树梢,都浇了水。二十三个原本的人参果,都活了过来……

㉗ 二打蛇妖(被蟒蛇烧)

(十六)

黑云山,路边男女痛苦求救,孙悟空看到后打死了两者,尸体变成了两条大蛇。四人继续前行,借宿一对老夫妻家,但是里屋有奇怪的病人呻吟声。孙悟空变成蚊子发现老夫妻要堆柴火烧了他们房间,向帝释天王借来“行壁火罩”,在后山吹风助火,烧到了呻吟病人的房间。老夫妻显出蟒蛇的原型,被孙悟空打死。原来之前的两条大蛇是这两条蟒蛇孩子,之前没被打死,只是奄奄一息。第二天,师徒放火烧掉了四条大蛇。玄奘、八戒、沙僧被蟒蛇毒气所伤,忉利帝释派来使者化身老翁送来药物,治好了他们。

㉘ 三打白狐精(白虎岭)

二十七

白虎岭,孙悟空去找吃的,一个过路的十七八岁美女说最近父母去世、没有祖父母和兄弟,恰好准备了给亡者的供品,要给玄奘他们。孙悟空从空中出现,打死了美女,证据是钵里都是毒虫。(妖怪用“解尸法”脱身。)八戒说虫子是孙悟空变得,玄奘相信了八戒,非常生气。

妖怪又变成八九十岁老奶奶,喊着:“孩子啊”,到玄奘跟前,又被孙悟空打死,证据是不可能六十岁生孩子,而且美女说过没有亲人。(妖怪用“解尸法”脱身。)玄奘虽被说的哑口无言,但是更加生气。

妖怪又变成九十多岁老爷爷,喊着:“老太婆啊”,孙悟空念咒让土神帮忙围困,打死了妖怪。妖怪变成了白狐。玄奘非常生气,加上八戒煽风点火,赶走了孙悟空。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和众猿猴一起哭泣。

㉙~㉝ 黄袍郎与百花羞

二十八~三十一

椀子山,八戒去找吃的睡着,沙僧去找八戒。玄奘见南边一处五层宝塔,进去参拜,只见一个青脸猫样妖怪,妖怪抓住了玄奘,又立了旗子“唐僧被绑在此,二位弟子速来带走。”八戒沙僧与黄袍怪交战。百花羞想让玄奘带信给宝藏国的父王,借口自己曾立了两个誓言,嫁一个好丈夫以及为僧人修一件善事,刚才金色铠甲的神将在梦中审问她让她两天内完成第二个誓言,并在胳膊上弄出一个伤口作为凭证。让黄袍郎放走了玄奘。

宝藏国国王让沙僧、八戒去讨伐妖怪,沙僧被捉。黄袍怪恼怒,审问百花羞是否借玄奘传信,沙僧谎称百花羞没有传过信,而是偶然在皇宫借宿发现国王等哭泣,玄奘见到百花羞画像所以被国王派来救百花羞,为百花羞解了难。

八戒被玄奘要求去请回孙悟空,孙悟空揭穿了八戒的各种谎言和恶劣行径,和八戒一起去往椀子山。孙悟空打死了妖怪的两个孩子,黄袍怪和孙悟空交战,后变成十丈高恶鬼之相,孙悟空变成十七八丈高的金刚力士之相,打死了黄袍怪。

㉞~㊲ 金角银角

三十二~三十五

平顶山,化身的樵夫告诫师徒四人山中有金角银角大王,他们有五件宝贝,并且有师徒画像,专门捉玄奘。孙悟空为了保险,先让八戒前去探山,并变身跟着,八戒睡一觉就回来扯谎,被拆穿后认真探路,结果被巡山的银角队伍碰见并活捉。

银角变成七十多岁的观主,装作遇老虎不慎摔倒伤了脚,让玄奘把他送回山西边的清幽观。孙悟空想着刚好趁机背着妖怪离开玄奘视线然后打死他,结果被银角看穿,先用出了“厌山之法”,两肩各一座山,头上一座山,孙悟空被压在山下,眼里嘴里喷血。玄奘沙僧被捉。

银角派精细鬼、伶俐虫带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去收孙悟空。孙悟空哭声传到了梵天宫,护法善神令山神放出了孙悟空。孙悟空向山神问清宝贝功能,用假装能装天的葫芦换走了两个宝贝。

银角又派巴山虎、倚海龙去压龙山压龙洞请母亲老婆婆,想借母亲的㨪金绳。孙悟空打死了二妖,后又打死了老婆婆,尸体变成了金毛九尾的白狐。孙悟空变成老婆婆,到了莲花洞。巡山的小妖发现了悟空行凶过程,孙悟空暴露了身份隐蔽起来。

银角用计骗孙悟空暴露位置,然后用七星剑与孙悟空交战,孙悟空用计把银角装进了葫芦里。

金角率小妖们和孙悟空交战,金角不得已用出了一生只能用一次的致命法术,即芭蕉扇。山里都变成了火海。孙悟空趁金角休息,变成小妖喊了声“喂,我的主人金角大王啊”,把金角收到了净瓶中。

这时,老婆婆的弟弟孤阿七又来报仇,被孙悟空打死。玄奘他们被救了出来。

㊳~㊴ 乌鸡国

三十六~三十九

乌鸡国,玄奘借宿敕赐法林寺被院主无礼拒绝了,让他们睡院子角落。孙悟空借助自己的威势,打碎巨石,吓坏僧众得以入住。

凌晨,玄奘刚入睡,一人自称乌鸡国国王,五年前请钟南山的仙人求雨成功。两年前和仙人到花园游玩,被推进井里,仙人还用石头盖住井口,覆土种上了芭蕉作为标记。仙人变成他的样子治理国家。请求玄奘徒弟为他降妖伸雪。国王有一块家传宝玉,只要持有就能魂魄不散。国王借助夜游神给太子和皇后托梦,并把白玉给了玄奘作为证据,然后便魂魄消散。

玄奘醒后见手中有玉,告诉了孙悟空梦境。孙悟空用毫毛变兔子,引打猎的太子到法林寺。玄奘“父仇”的奇怪发言让太子困惑,玄奘向太子展示箱子里孙悟空变的五寸高的立帝货。太子嫌小,孙悟空变得十丈高,吓得太子跌倒。孙悟空变成太子一样高,告知了太子真相。

太子偷偷见到母亲,通过国王三年的变化和白玉珪相信了真相。玄奘等面见假国王,太子带人来要报仇。太子和孙悟空一起和假国王交战,假国王打不过,变成了假玄奘。为了区分真假玄奘,八戒出主意让玄奘念金箍咒,得以区分后,孙悟空打死了假国王。假国王的真身是一头千年黑狮子。

这时,空中不知谁道出了前因后果:在过去世,他们是朋友。有一次,他们带着很多金子在路上走,国王的前世把朋友推入路边井中,夺走了金子。因为临终时的一念之怒,那友人转世投生畜生道,五百年间一直伺机报仇。这次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时机,便将国王沉入井中,雪了怨恨。

㊵~㊹ 红孩子

四十~四十二

赞德号山,红孩子(号称圣婴文王,牛魔王的儿子,由罗刹女抚养长大,曾在火焰山居住修行三百年)变成幼童绑在树上,玄奘让孙悟空背他到有人家地方。孙悟空想把他背远杀掉,红孩子却变蝴蝶脱身,吹大风捉走了玄奘。

三徒寻到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子打不过,但喷火让整个山谷成了火海。八戒提议去找东海龙王借水,龙王为了避免被追责,让其他三海龙王去降水助阵。结果,凡水灭不了三昧真火,孙悟空昏死过去。八戒到南天门求玉帝护法善神药丸,一童子给了一粒,孙悟空得以九成康复。八戒前去请观音,红孩子发现,假装观音,把八戒骗到洞府捉住。红孩子派人去请牛魔王,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借口自己洁斋,说明天再吃玄奘。孙悟空去请观音菩萨,惠岸拿净瓶前来,用甘露水灭掉了真火。红孩子又去坐观音莲台,被无奈困住。菩萨收红孩子成为弟子。

㊺~〇51车迟国

四十四~四十六

车迟国,与世本故事流程基本一致,但各部分又有情节差异,这里仅列出部分差异情节。

……孙悟空给了僧人们一人一根毫毛,告诉他们把这根毛顶在头上,小声念诵‘南无齐天大圣’再离开这里,别人就再也看不见你们了。……

……孙悟空和沙僧向三清像礼拜,八戒不拜,被孙悟空教训……三人把三清像放到了后面的殿里……

……三个人各自把唾沫吐进了那个容器里,三个人一起吐了大约三合的量……

……孙悟空拔毛,化作瞌睡虫,让三清观所有人睡着了。他们趁机把后堂的三清像放回去。然后,三人立刻驾起云说:“自从离开故乡,还没受过这样的款待!那三仙喝了我们的唾液,反而搞什么忏法,这真是可笑!”道士们把这话听得一清二楚……

……唐僧与虎力比试,叠桌子然后高台禅定,孙悟空隐身抱着唐僧,并且拔毛变小蜂让虎力跌落……

……唐僧与鹿力比试,两次隔板猜物,分别猜的天子的帽子与纸浆枕,馒头与桃……

……唐僧与虎力比试,隔板猜物,分别猜道士与和尚,孙悟空提议输了砍头,拔刀砍死了虎力(没有比试砍头再接的环节)……

……孙悟空与羊力比试,滚油洗澡,羊力结了除热招冷之印,孙悟空右手结着对自己的除热招冷之印,左手结着破解羊力所结的除热招冷之印的除冷招热之印……

……孙悟空说所有的道士都是兽族,最终他们把七百多个道士全部杀了,果然毫无差错,全都是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