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患者。62岁,男性,诊断为前列腺癌,累及精囊腺、可疑累及膀胱,并发现淋巴结和骨转移。
本文旨在通过客观分析该患者的病理报告及病情,为类似处境的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些专业解读与参考。
患者的病理报告显示,在穿刺的12个部位中均发现了前列腺腺癌成分,Gleason评分主要为3 + 4 = 7分,属于中等恶性程度。Gleason评分是评估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评分越高,恶性程度越大。
此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504s、P63和HCK等指标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支持前列腺癌的诊断。

而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检测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为19.3%,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数值为73.571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数值14.224ng/ml,均高于正常范围,这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从病情严重程度来看,癌细胞已经超出了前列腺的局部范围。MR前列腺平扫+增强+DWI检查提示,肿瘤占据前列腺区域,并累及精囊腺,可疑累及膀胱。同时,盆腔内可见多枚增大的淋巴结提示淋巴结转移。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身骨扫描(SPECT)显示,多处骨骼存在代谢活跃点,考虑为肿瘤骨转移。这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排尿困难、疼痛等。疼痛多是因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骨转移引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

针对患者的病情,后续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由于肿瘤已经发生淋巴结和骨转移,手术根治的可能性比较小,治疗目标应转为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抑制雄激素的合成或阻断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此外,针对骨转移,可以采用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双膦酸盐类药物来缓解疼痛、预防骨相关事件。
该患者的前列腺癌病情较为严重,但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仍有望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后续将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文末科普:Gleason评分3+4=7分和4+3=7分有什么区别?它们虽然总分都是7分,但有以下区别:
定义与分级:3+4表示主要区评分为3分(癌细胞分化较好),次要区评分为4分(癌细胞分化较差);4+3则相反,主要区评分为4分,次要区评分为3分。
生物学行为:4+3的肿瘤细胞整体分化程度更差,侵袭性和增殖活性更强,更易出现早期侵袭和转移。
预后情况:4+3评分患者预后相对更差,比如:3+4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93.5%,10年为82.8%;4+3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9.6%,10年为74.4%。
治疗策略:3+4病情相对早期,通常首选手术切除;4+3复发风险较高,术后多会联合放疗辅助治疗。
如果你对自己的病情有疑问,可以向我提出,看到后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