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假期的人潮渐次退去,城市的喧嚣重新沉淀为日常的烟火气,许多人还在为假期的结束暗自怅惘时,南太行深处的秋沟,正悄悄酝酿着一年中最动人的篇章,漫山的红叶踩着时节的鼓点渐次晕染,溪流在峡谷间唱着清越的歌,古村落的炊烟缠绕着山间雾气,一场红叶染山的限定浪漫即将展开。
此时,你可以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慢慢走,让脚步追着光影移动。阳光穿过层叠的枝叶,在路面投下细碎的光斑,风一吹,光斑便跟着红叶一起摇晃,连影子都成了流动的风景。偶尔遇见山间的野菊开在路边,或是一只小松鼠抱着松果窜过树干,这些不期而遇的小惊喜,也许都是独属于错峰旅行者的馈赠。
更动人的,是此刻秋沟最浓郁的色彩。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初的秋沟,像被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整座山都被“点燃”了。漫山遍野的枫树、黄栌、爬山虎,在昼夜温差的催化下,褪去了夏日的翠绿,晕出层次分明的色彩:山巅的黄栌最先染上酡红,像给山峦戴上了红绒帽;山腰的枫树则是热烈的橙黄,风一吹便像无数小灯笼在枝头摇晃;谷底的爬山虎还留着几分青绿,与崖壁上的赭石色相映,成了这幅画卷最温柔的底色。站在山脚下抬头望,赤、橙、黄、绿顺着山势铺展开来,像是大自然用最饱满的笔触,在南太行的褶皱里绘就了一幅立体的油画。
这样的时节,没有盛夏的燥热,也无深冬的凛冽,沿着步道向上走,每一口呼吸都是带着负氧离子的清新,仿佛能把肺里积攒的城市尘埃都涤荡干净。路过溪流时,不妨停下脚步蹲下身,清澈的溪水顺着鹅卵石流淌,水面倒映着两岸的红叶,风掠过水面,红叶的影子便在水里轻轻摇晃,成了一幅会流动的“红叶碧水图”。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却不刺眼,连登山的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要读懂秋沟的秋,总得去几个藏着“秋之密码”的打卡地。五龙峡是秋沟红叶的“灵动担当”,峡谷两侧的崖壁像被精心妆点过,满壁的红叶层层叠叠,从谷底一直蔓延到崖顶。阳光穿过峡谷的缝隙洒下来,光影在红叶与崖壁间斑驳交错,快门轻轻一按,便是一张无需滤镜的大片。谷底的溪流潺潺作响,偶尔有红叶从枝头飘落,顺着水流打转,像是大自然寄往秋天的明信片。站在峡谷中间抬头望,两侧的红叶仿佛要将天空染透,只漏下几缕阳光,落在脸上暖融融的,连风里都带着红叶的甜香。
若想将整片秋沟的秋色尽收眼底,“瓣影听风”观景台便是必去之地。沿着石阶登上观景台的那一刻,视野会瞬间被拉开——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漫山的红叶像翻涌的红色海洋,风一吹便掀起层层“浪涛”;近处的枝叶在风中摇曳,红叶的影子在地面浮动,伴着山间的风声,恰好应了“瓣影听风”的名字。不必刻意寻找角度,随便往栏杆旁一站,身后是铺天盖地的红叶,身前是错落有致的村落,按下快门的瞬间,便将秋沟最壮阔的模样定格成了永恒。许多摄影爱好者会在这里待上大半天,从晨光熹微等到夕阳西下,看阳光从金黄变成橘红,将整片山林染成不同的色调,每一刻的风景,都是独一无二的限定款。
而秋沟的秋,不止有山林的壮阔,更有烟火的温暖。藏在山间的秋沟、槲漫古村落,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古朴的石头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红叶间,屋顶的瓦片被岁月浸成了深灰色,墙角爬着几株红叶藤蔓,像是给石头房系上了红色的丝带。清晨时分,村落里升起袅袅炊烟,烟雾缠绕着红叶与屋檐,朦胧得像一幅水墨画;午后,走在村落的小路上,路边的篱笆上挂着晒干的玉米和红辣椒,与漫山红叶相映,成了秋日里最美的色彩。
当你站在三山垴观景台上远眺,能看到红叶覆盖的山坡下,村落与农田相映成趣——金黄的玉米地挨着红色的山楂树,石头房的烟囱里飘出淡淡的烟,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瞬间将人拉进最质朴的田园生活里。
想要奔赴这场秋日之约,其实无需太多准备。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最佳时节, 玩法上尽可以随心,一路走一路拍,让脚步追着红叶的踪迹。累了便在路边的休息亭歇一歇,喝一口山泉水,听旁边的当地人讲一讲秋沟的故事,或是对着漫山红叶发一会儿呆,都是独属于秋日的惬意。——毕竟,这样的秋沟,一年只有一次。你不期待吗?
本文图片来源于新乡南太行秋沟齐王寨景区,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所有转载的图片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