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香瓜
政府“关门”已经一个多月了,华盛顿特区的救济点外,队伍排出了几十米。
队伍里的人,是那些被拖欠工资的联邦雇员,他们脸上写着麻木,等着领取免费的食物果腹。11月1日,超过4200万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一项名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的生命线被掐断。

一部本应确保国家机器平稳运行的预算审批程序,如今却蜕变成了一种常态化的政治武器。
参议院为此投了十几次票,结果毫无悬念,全是失败。民主党人把降低医疗保障费用当成了圣杯,死咬着不放,不加进去就免谈。而共和党则摆出一副“先开门再聊天”的姿态。双方谁也不肯挪动半步,就这样把整个国家晾在了原地。

就连维护国家最重要的核武器、监控全球核威胁的钱,都快烧完了。大萧条式的危机真的要上演了吗?
过去将近半个世纪里,美国国会竟然只有区区4次按时通过了年度预算。剩下的时间,整个国家都靠着一部又一部临时拨款法案“续命”。

国会的程序已经从寻求共识的桥梁,变成了合法的“战斗”。参议院里,为了临时拨款法案进行的投票超过了十次,每一次都毫无悬念地以失败告终。议事规则本身,成了双方手中最好用的“否决”武器。
有人天真地想过“曲线救国”。比如,能不能先通过一些“碎片化”的小法案,单独给军人或者空中交通管制员这些关键岗位发工资?想法是好的,但在参议院,这种提案需要至少5名民主党参议员的倒戈支持。

现实残酷地证明,这几乎不可能。当整个系统都被武器化之后,任何局部的、技术性的修补都显得苍白无力。信任的堤坝一旦垮塌,就不会再有任何善意的涓涓细流。程序,把所有人都锁在了里面。
联邦政府的账上其实并非没有钱。那里静静地躺着大约50亿美元的应急资金。这笔钱,本该是应对突发危机的最后防线。然而,一道冰冷的法律挡在了所有求助者面前。

法律条文白纸黑字地严格限定了这笔钱的用途,绝不能“挪用”于补贴濒临断粮的食品券计划。众议长约翰逊也很快公开站了出来,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口吻向公众确认了这一法律限制。你看,不是我们不作为,是“法律不允许”。
联邦层面“依法”无法行动,压力便如同洪水一般,系统性地向下游传导。州政府被推到了第一线,可他们若要出手救助,就必然要挤占本地其他公共服务和基建的开支,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根本撑不了多久。

压力最终汇集到了社会的毛细血管——那些地方性的慈善机构和食品银行。这些机构的负责人焦急地警告,他们有限的储备,根本无法应对SNAP中断后那“潮水般”涌入的求助人群。一个依赖社区互助的体系,正在崩溃的边缘摇摇欲坠。法律的僵硬,就这样造成了社会安全网的连锁失效。
程序停摆了,法律也失语了。就在这片巨大的沉默之中,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表演粉墨登场。这场大戏的目的从来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塑造敌我、激化情绪,巧妙地转移公众对核心问题的注意力。

特朗普总统无疑是这场秀的中心人物。他时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头戴AI生成王冠的挑衅视频,时而又将白宫外的抗议民众轻蔑地斥为“索罗斯雇佣的演员”。这些看似荒唐的行为,其实是一种高调的表演,旨在将全美超过2500场抗议活动解构成一场无理取闹的闹剧,从而消解掉民众愤怒的合法性。
民主党领袖,如前议长佩洛西,也毫不示弱。她以撕毁皇冠道具之类的象征性行为作为回击。双方你来我往,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的对手戏,但台词翻来覆去就那几句。

两党通过媒体,熟练地运用着那套标准化的“甩锅”叙事,将政府停摆的责任一股脑地推到对方身上。这套话术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它为各自的支持者提供了清晰的归因,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危机,简化成了“都是对方的错”,从而完美地避免了任何需要自我反思或艰难妥协的可能。
白宫方面甚至发出了威胁,声称可能会借这次关门的机会,裁减联邦机构里那些被他们视为“民主党人”的员工。这场被媒体形容为“懦夫游戏”的僵局,赌注越来越大,就看谁先在巨大的压力下让步。

就在政客们沉浸于这场“自嗨”的秀场时,真实的代价正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悄然累积。这场表演成功地将一场关乎4000万人温饱的生存危机,包装成了党派间的恩怨情仇。
就在10月20日,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悄无声息地宣布,由于资金问题,他们已经让大约1400名员工无薪休假,只留下不足400人维持最基本的运作。这意味着,整个国家的核武库安全都受到了直接影响。

与此同时,劳工部被迫推迟发布9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这些关键的经济数据,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市场信心的风向标。数据的缺席,给整个国家的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聚光灯下,这些都不是重点。人们看到的是,在民众为食物发愁时,总统却在白宫大搞装修,修建新的宴会厅。这种强烈的对比,无疑是对民众疾苦最刺眼的讽刺。

难怪民调显示,仅有区区4%的美国民众,还对国会抱有信心。这冰冷的数字,正是沉默的大多数对这场脱离现实的政治表演,投出的最终否决票。
这场波及数千万人的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归根结底,是一次由失灵规则所驱动的系统性失败。它赤裸裸地展示了,当预算程序被武器化、法律条文被当作盾牌、政治沟通被戏剧表演所取代时,一个现代国家是如何能够“合法合规”地将成千上万的公民,推向生存的边缘。

一些观察家提出了“新封建主义”的批判,这并非危言耸听。当政治日益家族化,当贫富差距不断加剧,当规则不再服务于多数民众的福祉,而是沦为少数政治精英缠斗的工具时,这个系统的根基,便已然发生了动摇。
眼下的核心问题,早已不是谁将在这场“懦夫游戏”中先眨眼。真正的问题是,这个国家要如何才能重写这部不断重演的危机剧本,如何才能确保那4000万人的饭碗,永远不会再成为政治博弈桌上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