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锦赛结束后便低调隐身的赵勇,近日以一则宣传视频重回公众视野。可令人震惊的是,他亮相时的身份并非中国女排主教练,而是辽宁女排主教练。这一特殊操作瞬间引爆舆论:是已经卸任国家队帅位,还是公然兼职?要知道,从郎平到蔡斌,历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皆恪守 “专职专用” 原则,赵勇的双重身份,不仅打破了行业惯例,更凸显出令人费解的 “特权待遇”。

作为掌舵国家队的核心人物,“心无旁骛” 本是基本要求。回顾中国女排的执教传统,郎平执教期间全身心投入国家队建设,即便手握海外联赛执教经验,也从未兼任任何地方队职务;蔡斌上任后更是专注于国家队战术打磨,与地方队工作彻底切割。

这种 “专职化” 原则,既是对国家队荣誉的负责,也是保障训练质量的关键。但赵勇却成为例外,在 2025 年 4 月正式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仍继续执掌辽宁女排帅印,甚至在全运会前夕专程返回地方队带队,完全无视 “国家队主帅不得兼任地方队职务” 的隐形规定。

更令人诟病的是,赵勇的 “特权” 还体现在任职流程与成绩问责的双重宽松上。当初他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虽官方宣称经过 “审核评议”,但全程未出现公开竞聘环节,更像是内部直接指定,与以往主教练选聘的透明流程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 “双重标准” 背后,是对中国女排传统的漠视。赵勇能身兼两职,据称是因为辽宁女排面临全运会压力与欠薪危机,排协为 “特殊情况” 开了绿灯。但国家队的利益永远不应为地方队需求让步,赵勇既要兼顾国家队的奥运备战,又要分心地方队的联赛与全运会,难免陷入精力分散的困境。试想,当其他国家队主帅在研究对手战术、打磨球员技术时,赵勇还需协调地方队的训练安排,这样的精力分配,如何能保障中国女排的备战质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