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亚马逊宣布将其低价购物平台Amazon Bazaar扩展至14个新的国际市场,包括中国香港、菲律宾、尼日利亚、中国台湾、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地区。
这一重磅举措标志着亚马逊正以更强硬的姿态与中国电商平台Temu、Shein和TikTok Shop展开正面交锋。
Amazon Bazaar主打低于10美元的超低价商品,部分商品甚至低至2美元,涵盖服饰、家居用品、电子小配件等热门品类。

一、市场扩张,亚马逊Bazaar的全球布局揭秘
亚马逊这次扩张展现出其深耕新兴市场的决心。此次扩张并非简单复制粘贴,而是针对不同市场特点进行的战略布局。
在亚洲,Bazaar进入了香港、菲律宾和台湾地区;在中东,覆盖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和阿曼。
在拉丁美洲,包括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和牙买加;在非洲,则选择了尼日利亚作为重要切入点。
亚马逊官方表示,未来几个月还将有更多市场获得该应用的访问权限。这种渐进式的扩张策略显示出亚马逊在测试不同市场的反应,力求稳步推进。
差异化命名策略尤为值得关注: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同类服务被称为“Amazon Haul”,并整合在主应用中。
而在新兴市场,则统一使用“Amazon Bazaar”这一品牌,部分市场还推出独立应用程序。亚马逊解释,不同命名是为了“符合当地语言偏好和文化习惯”。
二、 低价战略,Bazaar如何实现可持续低价模式
Amazon Bazaar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价格定位——大多数商品售价低于10美元,部分甚至低至2美元。这一价格区间直接对标Temu和Shein的超低价策略。
实现低价的背后是亚马逊高效的物流体系。Bazaar商品直接从亚马逊全球配送中心发货,通过其服务合作伙伴网络送达消费者。这种混合履约模式既保持了低价优势,又确保了配送效率。
亚马逊Bazaar的物流网络优势明显:在中东地区,大多数商品可在6至12天内送达,订单金额超过一定额度可享免费送货服务。甚至还在阿联酋推出了“15分钟极速送达”服务,覆盖高频消费类目。
与完全依赖中国直邮的竞争对手不同,Bazaar利用亚马逊全球物流网络实现更高效的库存管理和配送流程。
亚马逊还将其知名的用户体验标准引入Bazaar,包括商品星级评分与用户评论系统、严格的合规与安全检测以及15天内免费退货政策。这些保障措施在低价平台中并不多见,成为亚马逊的差异化优势。

三、 竞争格局,全球低价电商市场重新洗牌
亚马逊Bazaar的扩张将重塑全球低价电商市场格局。目前,Shein业务遍及160个国家,Temu配送范围覆盖70多个国家,两者继续主导着快时尚和超低价零售市场。
竞争焦点正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综合体验的比拼。特朗普近期废除了“最低限度豁免”政策,该政策原本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跨境包裹免税进入美国。
这一变化可能增加依赖中国直邮的电商平台成本,而拥有自有仓与报关通道的亚马逊反而获得政策红利。
亚马逊2025年第三季度国际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409亿美元。这一增长表明亚马逊的国际扩张战略已初见成效。
然而,亚马逊在低价市场的份额仍落后于竞争对手。数据显示,Amazon Haul/Bazaar在美国的月使用率仅16%,落后于Temu(28%)和Shein(23%)。
这表明亚马逊仍需在用户获取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四、 卖家机遇,Bazaar带来的新蓝海市场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Amazon Bazaar的扩张带来了重要机遇。平台鼓励中小微企业入驻,特别关注中国制造商直供。
在印度,Bazaar已帮助1.5万出口商销售超4亿件“印度制造”产品。这一成功案例预示着其他新兴市场的潜力。
亚马逊Bazaar为卖家提供了更低的入门门槛和更广阔的市场覆盖。特别是对中国卖家,这意味着可以借助亚马逊成熟的物流和客服体系,更轻松地进入新兴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美国Haul平台占比高达75%,在墨西哥达72%。这些卖家借助亚马逊的全球网络,能够更高效地触达不同消费群体。
不过卖家也需注意,低价平台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取决于供应链优化和运营效率。亚马逊提供的物流支持可以帮助卖家降低运营成本,但同时需要适应平台的低价策略。

全球电商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随着Amazon Bazaar的扩张,亚马逊正试图改写低价电商的竞争规则。它不再满足于服务高端市场,而是要将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大众消费者。
亚马逊的底气源于其完善的物流网络、可靠的信任背书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低价电商市场将因亚马逊的这次强势出击而重新洗牌。
对于数以百万计的跨境电商卖家,这场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