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一个问题:我社保缴费N多年,个人账户N多万,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

针对朋友们的这类问题,笔者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去逐一核算答复的,毕竟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很多,例如:
1、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
2、个人月平均缴费指数;
3、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4、社保累计缴费年限;
5、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额;
6、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调入非调入?
7、深户非深户?何时入的深户等?
朋友们可以通过笔者分享的诸多退休养老金核定案例的计算,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粗略估算一下自己可能领取的养老金,心里大概有数便可。
其中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和历史遗留的视同缴费年限是我们无法凭个人努力去做改变的;但实际缴费年限和月平均缴费指数,距离退休还早的朋友们,还是有机会努力争取提高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2025年在深圳退休,社保最低缴费15年,深户或非深户,分别在50岁、55岁、60岁退休,养老金能领多少?我们今天通过一个案例来估算一下。
本案例中的这位女性朋友去年满50岁时社保没有缴满15年,继续按月延缴至今年7月。

在她50岁零10个月办理退休时,养老保险总缴费共180个月,刚好15年,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额约4.4万元,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3636.06元,月平均缴费指数0.3252;越晚退休,最低月平均缴费指数会越高,因为深圳的最低缴费指数这两年也在逐步提高。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计算这位朋友的各项养老金组成,看一下深户或非深户在不同的年龄退休分别能领多少?
一、统筹养老金:
统筹养老金=(退休时深圳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11181元+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3636.06元)/2*总缴费年限180/12*1%=1111.28元。
这一项无论深户非深户,也无论是多少岁退休,只要缴费年限和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一样的,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退休,领取的统筹养老金就完全一样。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额43704.98元/50岁零10个月退休计发月数190.8=229.06元。
如果是50岁退休,则是:
43704.98/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224.13元;
如果是55岁退休,则是:
43704.98/55岁退休计发月数170=257.09元;
如果是60岁退休,则是:
43704.98/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314.42元。
这一部分不同的年龄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就略有不同,不管深户非深户都一样。

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老办法)0元*享受比例0+缴费年限15年*4元+100=160元。
这一项同样不管是深户非深户,不管多少岁退休,同等计算,没有区别。
四、过渡性养老金调整额:
1998年6月后参保,且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均不在过渡性养老金新办法计算的范围内;即,只缴费15年的,大多参保时间都比较晚,此项基本都是零。
五、地方补助:
深户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42/12*月平均缴费指数0.3252*18.5+20=91.19元。
这一项就是深户和非深户的区别,非深户不享受地方补助;但深户也是要退休前以深户身份缴纳了社保,才能享受到地方补助;深户缴纳的时间越长,缴费工资越高,退休时享受到的地方补助也就越高。
很多朋友临近退休才转入深户,那也就跟非深户差不了多少。
六、过渡性补助:
1992年7月后参加社保,无论深户非深户,无论调入非调入,均不享受过渡性补助,此项为0。
合计上述1-6项,这位50岁零10个月退休深户朋友的各项养老金合计为:1591.53元/月。

如果这位朋友是非深户退休,则养老金是1591.53-91.19=1500.34元。
如果是50岁退休,则分别是:深户1586.6元,非深户1495.41元;
如果是55岁退休,则分别是:深户1619.56元,非深户1528.37元;
如果是60岁退休,则分别是:深户1676.89元,非深户1585.7元。
当然,最低缴费15年只是领取养老金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朋友们如果想退休时多领取养老金,还是要努力争取社保的缴费年限长一点,缴费工资高一点;毕竟,只有多缴长缴,才能多领,退休后的生活才能更轻松一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需要了解更多社保资讯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