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杨国福豆芽卖28.8元一斤,是山姆3倍多,官方回应来了!

“杨国福,你真是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最近,不少干饭人路过杨国福麻辣烫,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起因是一份麻辣香锅,

“杨国福,你真是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

最近,不少干饭人路过杨国福麻辣烫,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起因是一份麻辣香锅,没想到有生之年,能在一颗绿豆芽身上,看到如此魔幻的物价:

2.88元/50g,折算下来一斤直逼28.8元。这价格,连旁边山姆会员店里贴着“有机”标签的绿豆芽(8.25元一斤)看了,都得自愧不如。

因为价格太刺眼,#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 这个话题,直接被网友们抬上了热搜。

今年,“价格刺客”四个字的含金量还在持续内卷。

不仅硬控打工人的午餐预算,还挑战着每个人的消费认知。有人在网上发起挑战:“100块,能在杨国福的麻辣香锅里,捞到几根豆芽?”

谁能想到,曾经的“国民麻辣烫”,如今也玩起了让人心跳加速的“高端局”。曾经排队等位的门店里人声鼎沸,如今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里却是哀鸿遍野。

曾经,杨国福被视为打工人的“续命神汤”。如今,面对一颗豆芽就能引发的舆论海啸,这个浓眉大眼的品牌,彻底成了年轻人钱包里的一根刺。

继“后厨老鼠”后,屡上热搜的杨国福,又捧红了“天价豆芽”。

从国民小吃到“价格刺客”,谁给了杨国福“不统一”的勇气?

曾经,很多年轻人对麻辣烫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丰俭由人,好吃不贵!

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十几二十块就能荤素搭配,喂饱一个疲惫的灵魂。连很多美食荒漠的写字楼里,杨国福都仿佛开过光,是打工人最后的倔强。

但这印象,很快就要被一颗28.8元的豆芽击碎了。

当记者把电话打到杨国福总部,得到的回复更是让人哭笑不得:目前全国门店的售价是不统一的,每家店会有涉及成本问题,公司没有统一要求。

翻译一下就是:卖多贵,我们总部管不着。

这个解释,主打一个“概不负责”。

本来,这套说辞在加盟制品牌里也算常见。但消费者不买账了。大家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样的“成本”,能让最平平无奇的绿豆芽,卖出比肩精品超市里“有机菜”三倍多的价格?

是这豆芽从种植开始就听着交响乐,还是说它被店员夹取的时候需要戴白手套?

来源:网络新闻截图

更何况,就在不久前的3月,江苏苏州的杨国福门店才刚闹出“老鼠门”事件。

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停业,品牌方紧急发布致歉信,一套流程走得非常熟练。那时的承诺言犹在耳,保证要“食品安全,规范管理”。

没想到,食品安全问题还没彻底让人放心,价格不透明的问题又被摆上了台面。

“以前担心的是卫生,现在担心的是钱包。”

总之,官方所有“标准不一”的回应,在消费者眼里都像是一种敷衍。至于对品牌信任度的影响,有网友直言,当这些离谱的定价越来越多,消费者只会用脚投票。

这种消费心理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对一两顿饭的选择上,时间长了,更是扭转了大家对一个国民品牌的定价认知。

从食安风波到定价争议,杨国福的“国民滤镜”正在不断被击碎。

消费者不好糊弄了,餐饮界掀起“价值战”

杨国福“天价豆芽”的翻车,终于让所有人看到了一个现实。

曾经,餐饮品牌似乎有一条心照不宣的路线:先靠性价比打开市场,积累名气后,就开始悄悄涨价,或者推出高价新品类收割。

毕竟,品牌做大了,总会有人买单。

然而,随着这届年轻人越来越精明,这套玩法不灵了。大家开始拿着计算器吃饭,用山姆的价格对标杨国福,用批发市场的菜价拷问麻辣烫的“菜比金贵”。

曾经,消费者关心的是“好不好吃”,如今,大家更关心的是“值不值”。

内地餐饮界的“价值战”,可以说直接打破了过去靠品牌光环就能“躺赢”的格局。

面对冲击,当然,很多餐饮品牌也彻底坐不住了。

一方面,是火速拥抱“性价比”。

从今年开始,不少人惊奇地发现,各种“穷鬼套餐”、“9.9元特价”开始席卷餐饮业。一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品牌甚至惊呼“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十年前”。

菜单直接标明“击穿底价”。有老板甚至会搞“周一闭眼点,样样9块9”的活动。如果恰巧碰到“老板想冲业绩”,全场第二份半价的活动能持续一个月。

另一方面,是加速弥补曾经的短板。

比如一些连锁品牌做了过去不敢想的决定,包括将后厨完全透明化,实现“视频直播做饭”,让消费者能看得安心,吃得放心。与此同时,还疯狂派发各种大额优惠券,涵盖多个招牌品类,主打一个谁都能薅羊毛。

“价格刺客”在社交平台也成了流量密码。“餐饮避雷小组”、“性价比美食攻略”等群组就有数十万成员,“天价菜单”的帖子下更是动辄几百几千评论。

曾经,吃顿好的,是为品牌溢价买单。如今,钱不好赚,大家都开始不装了。

毕竟,贵不丢人,贵得不明不白才丢人。

想挽回人心,只能“摁头”反思

无论如何回应,这次“豆芽风波”对杨国福品牌的冲击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今,麻辣烫赛道明显分成两种格局:一种是高端精品玩家,凭着更好的食材、更舒适的环境维持优势。另一种则是以杨国福为代表的国民平民玩家。

无论哪种赛道,毫无疑问的是必须都要做极致,在越来越清醒的消费者面前,餐饮的未来没有躺赚可言,只有不断的强化自身价值。

刀哥觉得,如何留住那些被“价格刺客”吓跑的消费者,将是对所有餐饮品牌的一大挑战,杨国福想挽回人心,两个行业新变化要记在小本上。

第一个大趋势是,加盟商不是挡箭牌,而是命运共同体。

将价格问题归咎于“门店成本不同”,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的质疑,更是对整个品牌管理能力的拷问。一个成熟的品牌,应该有能力对供应链和终端价格进行有效管控,而不是放任加盟商“自由发挥”,最后由整个品牌来承担舆论的炮火。

有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很多加盟制品牌背后往往缺乏强大的数字化管理和供应链支持,面对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容易出现定价混乱、品控不一的困局。杨国福要想扭转局面,显然需要给出一套更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大趋势是,未来所有的餐饮,想活下来都要胖东来化。

其实,低价并不是长久的吸客之道,想要真正留住顾客,还是要将务实刻进基因——体验持续升级。

就像如今餐饮界跑出不少爆火的黑马,各有各的玩法。有的把服务做到极致,让顾客感觉宾至如归;有的在食材上较真,哪怕是一颗白菜也让你知道它的产地和故事。归结于一点还是:真心换真心。

杨国福想要翻红,提升价值感显然箭在弦上。改变过去“价格不统一”的模糊地带,不一定非要做到全国同价,但起码也要让价格公开透明,让人觉得物有所值,而不是“吃了一顿哑巴亏”。

在这背后,表面上是一次定价风波,其实是对一个国民品牌初心的一场深层拷问。

一切正如那句老话所言,“最好的营销是真诚,最好的套路是透明。”

人心换人心,永远是颠扑不破的商业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