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公众号的奇谈怪论跃入眼帘,竟将企业加班的“原罪”归咎于公务员群体的无私奉献。这逻辑的荒谬,无异于指责太阳为黑夜负责。某些企业主不仅让员工在加班泥潭中挣扎,更试图将这副沉重的镣铐转嫁给政府,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画皮”戏法——以狼性之名,行剥削之实。
公务员的加班,是在国家制度框架内的特殊奉献。从脱贫攻坚的驻村日夜,到疫情防控的连轴运转,他们的付出有着清晰的公共价值导向和稳定的职业保障作为支撑。这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体制兜底的使命担当。而某些企业却将此曲解为可以随意复制的“加班文化”,无异于只看见战士冲锋的英姿,却无视其身后的钢铁长城。他们将公务员的奉献精神异化为自己牟利的工具,这不仅是认知的错位,更是道德的失范。
华为的“狼性文化”之所以能够运转,根本在于其构建了“高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任正非那句“不能让雷锋吃亏”道破了天机:华为员工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是行业顶尖的薪酬、股权激励和职业发展空间。这是一种基于市场规律的等价交换,是奋斗者文化与价值回报机制的完美融合。狼行千里吃肉,这本是商业社会的朴素真理。然而,某些企业却只愿拾人牙慧,学其形而无其神,幻想让员工“食草而拥有狼性”,这不仅是管理的懒惰,更是对劳动价值的公然蔑视。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甩锅”行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当企业将加班常态化的责任推给政府,实则是回避自身在经营管理、创新驱动上的无能。低效的会议、混乱的项目管理、缺失的战略规划,这些真正的效率杀手被加班文化所掩盖。长此以往,不仅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遭受摧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虚假繁荣中逐渐消解,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生态的活力。当“躺平”成为年轻一代无声的反抗,当“内卷”演变为无意义的消耗,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究竟要将我们的社会带向何方?
健康的社会需要打破这种“画皮”逻辑。政府应当通过完善劳动监察、提高违法成本,斩断无偿加班的利益链条;企业则需回归管理本质,通过创新与技术提升人均效能,而非陷入劳动时间的低水平竞争;而每一位劳动者,都应当意识到自身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对违背规律、缺乏补偿的加班文化勇敢说“不”。
狼性的真谛在于协同狩猎、共享成果,而非独享其利的贪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劳动者尊严的坚实基础上。别再让“向公务员看齐”成为掩盖管理无能的遮羞布,也别让“学习华为”异化为克扣薪酬的漂亮借口。一个文明的社会,终将识破所有披着奋斗外衣的剥削画皮,在劳动尊严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那条通往繁荣与和谐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