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至17日,以“AI下一个十年:场景驱动×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国家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中关村发展集团等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球顶尖学者、企业领袖及创新先锋共聚一堂,通过主论坛、分论坛、产品秀展区及系列成果发布,全面展现人工智能在场景驱动下的创新突破与产业赋能潜力。

标杆成果集中亮相,前沿技术触手可及大会核心展区“AI+X产品秀”汇聚宇树科技、星动纪元、灵心巧手等1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具身智能、大模型应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通过离线预学习与实时模仿技术,已实现复杂动作的精准执行;灵心巧手展示的智能机械臂凭借毫米级装配能力,在智能制造场景中展现高效协作潜力。展区采用“标杆引领+体验赋能”双维度设计,观众可直击AI在智慧能源、智能装备等领域的落地案例,如洲明科技提供的沉浸式LED显示解决方案,通过“270度环绕屏+全息屏”多屏联动,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视效体验。
顶尖思想碰撞,共探AI未来方向大会主论坛上,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发表《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主旨演讲,强调大模型技术正革新各行业生态,通用人工智能(AGI)将成为未来十年核心方向。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则从产业实践角度展望,指出机器人将经历从“行业工具”到“生活伙伴”的十年蜕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李萌提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坚持“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产业培育”三位一体路径,通过场景驱动实现技术扎根产业沃土。
生态协同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大会发布《AI中国方案》白皮书,结合智慧能源、空间智能等领域的实践案例,为全球AI技术落地提供中国经验。同期发布的《智启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五大趋势洞察》指出,全球AI发展已进入技术加速进化、应用普及与创新群体突破交织的新时期。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筹)在大会现场正式设立,将整合产业资源推动协同创新;中关村发展集团等4家单位获首批“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授牌,构建法律合规、技术适配、市场对接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分论坛深化场景探索,青年力量加速成长围绕“具身智能”“AI+大健康”“AI+数字孪生”等主题,大会设置系列分论坛,通过圆桌对话深化技术趋势探讨。AI青年科学家沙龙搭建跨界交流平台,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启动建设,通过“技术挖掘—成果评估—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此次大会不仅展现了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落地成效,更通过场景驱动与生态协同,为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开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