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604期
《红楼梦》秦可卿葬礼上,贾珍为什么将贫寒又没社会地位的贾代儒当作上宾?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贾代儒在家族中辈分较高,而古人很重视家族中辈分高的老人。
其实,贾代儒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低,属于贾家边缘人物。
贾代儒应该是一个老秀才,并不是举人。在明清时代,举人算是大人物,秀才则没什么了不起。
小说《儒林外史》范进考中秀才,只有岳父胡屠夫带着一副猪大肠的礼物来贺喜,其他亲友和邻居都装不知道。
但范进中举以后,阿猫阿狗都跑来拍马屁,赫赫有名的乡绅们也赶来送钱送房子。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因为秀才距离做官,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秀才最终做官的概率只有0.1%,也就是1000个秀才中有1个会当官。
但举人通过考取进士而做官概率高达20%,也就是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当官。关键在于,举人即便没有考取进士,也可以在地方上做个八九品的实权小官,未来有可能晋升到县令。如此算来,举人总体做官率高达80%,堪称官员的预备队,自然引得众人趋炎附势。
所以,贾代儒这个秀才没什么社会地位,仅仅比平民略高一筹。
对于贾府这种贵族家庭来说,就连家中管家赖大的儿子都可以捐官做县令。在贾家看来,普通秀才真的不如一个奴仆。
贾代儒的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地位就更差。
他唯一的孙子贾瑞重病,然而贾代儒连救命的人参都买不起,只能向贾府求援,结果被王熙凤狠狠戏耍了一通: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代儒也着了忙,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因后来吃“独参汤”,代儒如何有这力量,只得往荣府来寻。王夫人命凤姐秤二两给他,凤姐回说“前儿新近都替老太太配了药,那整的太太又说留着送杨提督的太太配药,偏生昨儿我已送了去了。”
王夫人道“就是咱们这边没了,你打发个人往你婆婆那边问问,或是你珍大哥哥那府里再寻些来,凑着给人家,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凤姐听了,也不遣人去寻,只得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只说“太太送来的,再也没了。”然后回王夫人,只说“都寻了来,共凑了有二两送去。”
夸张的是,贾代儒甚至无力支付安葬孙子的费用,要依靠家族成员捐款才能完成葬礼:当下,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国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亦是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别者族中贫富不一,或三两或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家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富完了此事。
另外,贾瑞敢于调戏刚烈的王熙凤,同他在23岁还没结婚有很大关系。年轻小伙子情欲很强,又听到谣言说王熙凤是个淫妇,才会饥不择食的招惹这个21岁的少妇。
在明清时代,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大约在16至20岁之间。而贾瑞到了23岁还没有成亲,绝对是晚婚了。唯一解释是,贾代儒家里贫穷,无力为孙子操办婚事。
那么,无权无势无钱的贾代儒,为什么在贾家似乎颇有些地位和脸面?
不管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的当家人,对贾代儒至少保持名义上的尊重。
文中提到秦可卿去世,贾代儒率领着家族众人来吊孝,贾珍亲自接待: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宝玉下了车,忙忙奔至停灵之室,痛哭一番。然后见过尤氏。谁知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然后又出来见贾珍。彼时贾代儒代领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扁、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贾珍哭得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贾家吊孝的众人是由贾代儒带领的,贾珍对贾代儒也很客气。
荣国府的当家人之一的贾政,对贾代儒颇为礼貌:早有人先抢一步回代儒说“老爷来了。”代儒站起身来,贾政早已走入,向代儒请了安。代儒拉着手问了好,又问“老太太近日安么?”宝玉过来也请了安。贾政站着,请代儒坐了,然后坐下。贾政道“我今日自己送他来,因要求托一番。这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到底要学个成人的举业,才是终身立身成名之事。如今他在家中只是和些孩子们混闹,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
代儒道“我看他相貌也还体面,灵性也还去得,为什么不念书,只是心野贪玩?诗词一道,不是学不得的,只要发达了以后,再学还不迟呢。”贾政道“原是如此。目今只求叫他读书,讲书,作文章。倘或不听教训,还求太爷认真的管教管教他,才不至有名无实的白耽误了他的一世。”说毕,站起来,又作了一个揖,然后说了些闲话,才辞了出去。代儒送至门首,说“老太太前替我问好请安罢。”贾政答应着,自己上车去了。
贾政对于贾代儒至少面子上颇为客气,主动向他请安,要等贾代儒坐下自己才能坐,告辞时候还要作揖行礼。然而,贾代儒却没有同等还礼,等于是受了贾政的种种行礼,显然他的地位更高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我们简单说说古代复杂的家族继承关系。
三国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为什么一度反目为敌呢?
这背后的根源其实是家族内部的嫡庶之争。袁绍虽然是哥哥,但是庶出的孩子,也就是小老婆生的,弟弟袁术则是正妻生的。
根据当时宗法制度,袁绍即便是长兄,也没有资格继承家业,只有弟弟袁术才有资格。
然而,三国时期是一个人人自危的乱世。强大的袁家想要维持地位,就必须依靠有能力的成员来主持大局。
于是,能力最强的袁绍就成为袁家一号人物,代表袁家在外面活动。
而四世三公的一流权贵集团袁氏家族,为袁绍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支持,让他如虎添翼,更加得心应手。
袁绍最初没有自己的地盘,只得去投靠冀州牧韩馥。
冀州是中国九大州之一,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北部一带。冀州的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掌握冀州无疑将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军阀。
令人惊讶的是,袁绍得到冀州根本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冀州牧韩馥是袁家的门生,一直将袁家当作自己的主公。所以,拥兵一个大州和数万兵马的韩馥,竟然甘愿将自己的地盘和部队拱手让给了袁绍。
其实,韩馥本可以轻易的消灭袁绍一伙人。
他的谋士赵浮曾经劝谏:“袁绍军队连一斗粮食都没有,军队已经开始离散,不足为敌。我这个小官,愿用现有军队对抗袁绍。最多十天,没有粮食的袁军必然瓦解。将军只需要大开房门,高枕入眠,不必忧虑,不用惧怕!”
但韩馥念及袁家多年的栽培之恩,认为此时干掉袁家的当家人袁绍就是忘恩负义,坚决选择交出地盘和军队。
袁绍依靠袁家的权势,轻松得到一个大州,以此为基础,起家建立了北方的基业,差点统一全国。
同时代的刘备,转战半生、厮杀多年、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区区一个益州。
这自然引起了袁术的极端不满,认为袁绍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政治利益抢走了,兄弟迅速反目为敌。
袁术认为自己是嫡出的正统传人,袁绍是个篡夺袁家当家人的骗子和无赖,对他充满了刻骨铭心的仇恨。
在古代社会中,袁术的痛恨是很正常的,当时的人们对于嫡长子的地位极为看重。
如《红楼梦》中贾政的长子贾珠如果没有早逝,虽然他还有二儿子贾宝玉、三儿子贾环,但家业和爵位肯定都是贾珠来继承。
也就是说,如果贾政是世袭的公爵、伯爵,那么继承贵族头衔的就是贾珠,轮不到贾宝玉和贾环。
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如果贾政死了,或者儿子们成年了,就要分家。
嫡长子贾珠会继承爵位、住宅以及大部分财富,贾宝玉和贾环可以在家里居住,但大多需要搬出去另外居住。
虽然大部分财富是哥哥贾珠继承,贾宝玉和贾环也可以分到一部分家产用于生活。
由于家族爵位和大部分家产是嫡长子贾珠继承,他自然会有钱有势有地位。那么,贾珠的子孙后代会比较富裕,名利双收,以保证嫡传长房的长盛不衰。
相反,贾宝玉和贾环得到的财富较少,又没有贵族头衔和社会地位,子孙后代往往会比较衰败。如果他们的子孙后代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经商发财、立下战功之类出人头地,他们就会逐步平庸下去,甚至破败成平民家庭。
自然,嫡长子尤其是家族的族长,不能完全不照顾这些血缘很近的亲戚们。
小说《红楼梦》过年之前,贾家的族长,宁国府的嫡长子贾珍将一部分地租拿出来,分成若干份,分给宁国府那边的亲戚:这里贾珍吩咐将方才各物,留出供祖的来,将各样取了些,命贾蓉送过荣府里。然后自己留了家中所用的,余者派出等例来,一份一份的堆在月台下,命人将族中的子侄唤来,分给他们。接着荣国府也送了许多供祖之物及与贾珍之物。贾珍看着收拾完备供器,靸着鞋,披着猞猁狲大裘,命人在厅柱下石矶上太阳中铺了一个大狼皮褥子,负暄闲看各子弟们来领取年物。
这些亲戚可不是贾珍父亲贾敬的孩子,而是先祖宁国公贾演的直系后代。
作为长房长孙的贾珍一脉,继承了宁国府大部分财产和权势,因此每年需对这些分支亲戚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
所以,贾家中辈分较高的长辈,即便无权无钱,也会受到一定的尊重。
上面扯了这么多,我们再来说贾代儒。
小说明确说,宁国公和荣国公共有8个儿子。贾代儒应该是荣国公贾源的儿子,比较有可能是庶出,并不被重视。
所以,贾代儒无法继承贵族头衔和家业,只能分得一部分财产勉强度日。
话虽如此,与贾代儒同时代的家族兄弟,如贾代化、贾代善早已去世。即便不是嫡传子孙,贾代儒仍然是贾家辈分最高的男性成员。
严格来说,贾代儒的辈分,比贾家地位最高的贾母还要高。贾代儒与贾母的丈夫贾代善同辈,而贾母毕竟是女性,在家族中的地位不及男性,因而比贾代善低了一等。
所以,贾代儒的辈分比荣国府当家人贾赦和贾政要高一辈,比宁国府当家人贾珍高两辈。
根据宗法,贾政自然要向长辈贾代儒行礼,后者则无需还礼。贾珍同样要礼貌接待长辈贾代儒,治丧的家族队伍也要由贾代儒带队,其他人没有资格。
然而,这仅仅是名义上的尊重罢了,实际上贾代儒并不被任何人放在眼里。
在势力的贾府人眼中,贾代儒一没钱,二没有考取功名,简直一文不值。
在贾宝玉的心目中,师傅贾代儒只是一个呆儒(呆呆傻傻的儒生)罢了。
而贾府实权派中,贾政最为尊敬贾代儒。他的长子贾珠很有可能是在贾代儒的教导下,最终考取秀才的。因此,贾政才会让次子贾宝玉,也去贾代儒那里读书。
即便如此,贾政内心深处对贾代儒也不看重,曾这么评价“如今儒大太爷虽学问也只中平,但还弹压的住这些小孩子们,不至以颟顸了事。”
贾政认为,贾代儒的学问只能算是普通水平,好在能够维持基本教学秩序,也能压制住这些贪玩的孩子们,更不会糊弄差事。
其实,贾代儒一没有维持好教学秩序,二没有认真对待差异。他的私塾竟然成为薛蟠、秦钟等人搞同性恋猎艳的地方,孙子贾瑞则以班主任的身份敲诈学生们,最终闹得天翻地覆。
说来说去,贾代儒在贾家中也算是很可怜了,就连低他两辈的王熙凤也敢直接戏耍他。
得到王熙凤给的孙子救命药时,贾代儒一定是激动万分,结果打开却发现只是一些药渣,不知道这个老人会有什么心情?
换成别人,恐怕直接就崩溃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