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英语启蒙这十六年,我走的路还真不少 —— 从国际学校的课堂,到跟着美国小学的老师看他们怎么教本地孩子,再一头扎进语言学习的理论里琢磨,最后把这些都揉进实际教学,才算摸出了条真能帮到中国孩子的路。
核心就八个字:“听力先行,阅读跟进”,这是我踩了无数坑、又帮很多孩子试过之后,最想跟家长们说的实在话。
以前总看到一种让人心疼的情况:孩子刚接触英语,就被按在桌前背字母、啃单词卡,学了两三年,连句 “我想喝牛奶” 都说不溜,明明花了功夫,却把英语学成了 “哑巴文字”。
我看着着急啊,总琢磨:肯定有更顺的办法,不能这么折腾孩子。
后来在国外接触到 “可理解输入” 这个说法,一下子像被点通了 —— 原来学语言根本不是死记硬背,得先让孩子 “懂”,在明白意思的基础上多听、多接触,才能真的吸收进去。
我先拿自己女儿试了试:最开始她连 “apple” 都不会说,我没让她背字母,就陪着她听简单的儿歌、看几分钟的短动画,慢慢过渡到读小故事。

中间也调过好几次方法,比如一开始选的材料太难,她听两句就跑,我就换成讲 “小朋友刷牙、玩玩具” 的内容,慢慢才找到节奏。
现在她跟外国朋友聊天都特顺,中英文切换跟玩儿似的,这也让我更确定:这条路没走偏。
特别想跟家长们提个醒:零基础的孩子,千万别一上来就学自然拼读!这就跟让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先学拼音一样,完全反了语言学习的规矩。
每次碰到急着给娃报自然拼读班的家长,我都得掰扯掰扯:得先让孩子 “能听懂、愿意说”,再学 “认字形、拼发音”,顺序错了,后面越学越费劲。
其实学英语特像盖房子:听力词汇就是地基,得打得实实的;后面的阅读、开口表达,就是地上的房子。
要是地基没打牢,房子再好看也站不稳 —— 这么一说,好多家长就明白为啥听力这么重要了。
练听力的材料,我首推 牛津树。

这套书讲的是 Kipper 一家的日常,比如去公园玩、帮妈妈做家务,内容跟孩子的生活贴得近,语言简单还地道,孩子容易有共鸣。用牛津树我有个小窍门:先 “精读”,再 “裸听”。
精读的时候,我会跟孩子一起翻书,先让她看图画:“你看 Kipper 手里拿的是什么呀?他们家狗狗在哪呢?” 再慢慢讲里面的句子,确保她每句话都懂。这个过程急不得,得陪着她一点点抠细节,但真的不能省。
等她把故事吃透了,我再让她反复听音频,还会问她:“你脑子里能看到 Kipper 追着球跑的样子吗?” 让她在脑子里 “画画面”,不仅能检查她听没懂,还能练想象力 —— 就这么把 “你听懂了吗” 换成 “你看到什么了”,孩子反而更愿意说。
光有牛津树还不够,我会搭配 RAZ 分级读物 帮孩子扩词汇。

RAZ 跟牛津树不一样,主题特别广,有讲小动物的、讲太空的,还有讲怎么垃圾分类的,能帮孩子接触更多领域的词。
不过 RAZ 生词多,故事性也没那么强,所以不建议 “裸听”,最好是 “边看图片边听”,让图片帮着理解,听多了、看熟了,那些词自然就记住了。
从牛津树1级到6级,RAZ从aa级到 E 级,不用逼孩子背,听多了、读多了,词汇量就慢慢上来了。
用动画练听力也特好用!我常推荐 Wow English 和 Little Fox,这俩都有明确的分级 —— 孩子刚起步就看 Little Fox 的低级别,内容简单、语速慢,还没字幕;稍微有基础了再看 Wow English,里面的老师特活泼,会跟玩偶互动,孩子看得入迷,不知不觉就听进去了。

用动画得一步一步来:先让她看着画面看懂内容,再关掉画面只听音频,最后还能让她跟着配音 —— 这么练下来,听力和表达都能提上去。

等孩子的听力词汇攒够了,开口就水到渠成了。
可能最开始就蹦个单词,比如看到苹果说 “apple”,慢慢会说 “我要吃 apple”,再后来就能讲 “昨天妈妈给我买了 red apple”—— 不用催,孩子自己就会慢慢往外冒。
至于识字,一定得等听力基础打牢了再开始!
就像咱们学中文,都是先会说 “妈妈、爸爸”,再学写 “妈、爸” 一样,学英语也得遵循这个顺序。
要是没听够就先认字,孩子只会死记 “这个字母组合念啥”,根本不懂意思,白费功夫。
识字阶段,红火箭 这套书我特别推荐。
它的编排特顺:从单个词(比如 “cat”“dog”),到短语(“a black cat”),再到短句子(“The black cat is small”),一步一步帮孩子建立阅读的信心。
而且每本书都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这本能学会 2 个动物词,下本能学会 “颜色 + 动物” 的搭配,用着省心。
用红火箭的时候,我会让孩子 “精读 + 指读”:不仅要懂内容,还要用手指着字读 —— 这样能帮她把 “字的样子” 和 “字的发音” 对应起来,也能让她更专心。
另外,英语里有一百多个 高频词,比如 “the、and、is”,这些词在书里出现得特别多,把这些词吃透了,孩子读起书来会顺很多,不用总卡壳。
等孩子认识一些字了,再学自然拼读就顺了 —— 因为她已经有听力词汇了,一看到 “cat”,就知道 “哦,这是我听过的‘猫’”,学起来就快多了。
练自然拼读,我一般让孩子用 Phonicshero 这个 APP。

它是游戏化的,比如拼对一个词就能闯一关,还能学近 200 条拼读规则,每条规则都有小练习。
我建议家长每天让孩子学一课,不用多,15 到 20 分钟就行 —— 坚持下来比突击学一周管用多了。
学拼读得 “三分学,七分练”,除了 APP,还可以用 “解码书” 练,就是那种专门让孩子拼单词、读句子的书,多练几遍,拼读就熟了。
好多家长问我 “要不要请外教启蒙”,我一般不建议盲目请。
不是外教不好,而是很多外教没有系统的启蒙规划,上课就是跟孩子玩游戏、说几句简单的话,看起来热闹,但孩子没学到扎实的东西,钱花了效果却一般。
还有别完全依赖教材 —— 再好的教材也得根据孩子的情况调。
比如孩子对恐龙感兴趣,就多找些恐龙相关的读物;孩子学得慢,就把进度放慢点,要是死盯着教材按部就班,孩子没兴趣,学不进去也白搭。
其实做英语启蒙,科学的规划比砸钱更重要。
这些年我帮过上千个孩子用这套方法启蒙,看着他们从 “听不懂、不敢说”,到能自己捧着书读,还敢主动跟人用英语聊天,真的特别有成就感。
我女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 从零开始,到现在中英文都跟母语似的,她的成长就是这套方法最实在的证明。
所以我敢跟家长们说:哪怕孩子一点英语基础都没有,只要照着 “听力先行,阅读跟进” 的路子来,一年时间肯定能实现自主阅读。
还有个事儿得提:学校里的英语课往往不太重视听力,这部分就得靠家庭补。而且 最好在孩子上学前就开始启蒙,那时候孩子学语言的劲儿最足,时间也充裕,是打基础的黄金期。
我给每个阶段都做了详细的计划,比如每天听多久、用什么材料、怎么检查效果,家长跟着做就行。
最后想说:学语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别指望孩子突然就开窍。只要方法对,再陪着孩子慢慢走,肯定能看到变化。
这些年看着好多家长从一开始焦虑 “我家娃学不会英语”,到后来跟我说 “孩子现在自己找英语书读”,我就觉得特别值 —— 也想把这套方法一直分享下去,帮更多孩子轻松学英语,不用再走我们以前踩过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