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朗普威胁成耳旁风,普京更加坚定战争决心,这一仗必须打到底?

最近几天,特朗普再次使出大招。他端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面对北约秘书长时,突然甩出一句话:“如果50天内不达成协议,就对俄

最近几天,特朗普再次使出大招。他端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面对北约秘书长时,突然甩出一句话:“如果50天内不达成协议,就对俄罗斯征收100%的新关税。”这句话气势汹汹,立刻引爆了媒体的热议。然而,关键的问题是,普京听进去了吗?他会因此退缩吗?从目前普京的反应来看,不仅没有示弱,反而表现得更加强硬和坚定。

先来看看特朗普这次的新动作。他不仅口头威胁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还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新一轮武器援助。这批武器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这样的防御性装备,甚至未来可能解禁部分进攻性武器。简单来说,就是不再仅仅让乌克兰抵挡俄罗斯的攻击,还要赋予乌克兰主动还击的能力。

此外,特朗普还瞄准了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诸如中国和印度。他的计划是推行所谓的“二级关税”,也就是说,凡是和俄罗斯有交易的国家,他都准备加征关税。国会方面也早有准备,已经拟好一份法案,授权总统对“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征收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听上去威力巨大,但回过头看普京的态度,几乎是毫无波澜,表现出毫不动摇的决心。

从克里姆林宫传出的消息来看,普京的立场非常鲜明——坚持战斗到底,绝不退缩。有三位接近普京的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强硬通牒不仅没有动摇普京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打到底”的决心。为什么?因为在普京眼里,这场战争远超输赢那么简单,它关乎重塑地缘政治格局,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普京坚信,只要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继续推进,逐步施加压力,最终就能迫使西方接受他的条件。他还认为,美国和北约多年来从未真正尊重俄罗斯的立场,如今谈判破裂,只能选择用战争表达立场。即使要承担制裁的重压,他也愿意坚持到底,达成目标。

坦白说,特朗普喊出的“100%关税”对如今的俄罗斯根本不构成实质威胁。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对美国的出口额仅有三十多亿美元,较2021年锐减了九成。换句话说,美国本来就极少从俄罗斯进口商品,即使加上高额关税,俄罗斯也无所谓。

至于“二级关税”,也就是针对购买俄油国家的制裁,表面看似杀伤力强,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现实是,这招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有限。过去美国制裁伊朗时,也有人暗中购买伊朗石油,只要存在市场和利润,就总有人敢冒险买卖。而且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大国,不会轻易被美国的一纸命令改变他们的能源战略。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俄罗斯的石油并不非得卖给西方。如今,俄罗斯已经建立起一套“灰色出口渠道”,通过第三方国家绕开制裁,将石油顺利卖出。虽然流程曲折,但收入依然稳定。

因此,从经济角度看,特朗普这一轮制裁对普京几乎不起作用。那么特朗普真正的筹码是什么?或许是更实质的军事援助。如果特朗普决定解禁乌克兰使用进攻性武器,比如远程导弹和重型火炮,那将真正改变战场态势。

此前,拜登政府已向乌克兰提供了“海马斯”增程火箭弹和ATACMS战术导弹,这些武器能打击俄境内军事目标,曾令俄军头疼不已。现在乌克兰更看中了射程达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虽然这类武器若用来攻击莫斯科,可能导致局势失控,但特朗普若能提供一种“够用且可控”的中程打击能力,战局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泽连斯基已经获得一份通过第三方渠道转让的远程武器清单,具体内容尚未公开,但这极有可能是令普京真正担忧的关键点。如果乌克兰具备跨境打击能力,前线局势就不再是俄罗斯单方面的压制。

因此,回到最初的问题:特朗普的威胁普京听了吗?答案是听了,但并未放在心上。对于普京而言,现在是“越战越勇”的时刻。他的判断是,只要西方内部无法形成统一战线,只要乌克兰撑不住,最终胜利属于俄罗斯。特朗普所谓的“最后通牒”,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场“谈判前戏”,并非真正的红线。

未来走向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美国是否真的敢对购买俄油的国家下狠手?第二,特朗普是否真的敢对乌克兰释放更强大的武器?如果仅停留在口头威胁,普京绝不会退让。但若武器援助升级,战局或许将迎来转折。

一句话总结:普京已下定决心,这场战争必须打到底。特朗普想通过威胁迫使停战,但想让普京妥协,光靠嘴皮子显然不够,还得看实际行动和实力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