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看守所纪事:夫妻搭档、姑侄组团在刀尖上行走,被人害后去害人

在看守所里,每个监区都有一个号子叫过渡号子,就是负责接收新人,教新人规矩,让新人学习如何在看守所里生活、与人相处等。一般

在看守所里,每个监区都有一个号子叫过渡号子,就是负责接收新人,教新人规矩,让新人学习如何在看守所里生活、与人相处等。一般三五天后,就会调到其他号子。如果过渡号子当天接收的太多,第二天也可能调走。

我曾经在过渡号子里呆了一段时间,因为号子每四天都要收一次新人,人员流动性大,就见了很多的奇人奇事。这对于曾经长期在体制内工作的我而言,就像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千奇百怪的人生。

这里,有一种人让人悲恨交加。

我那时进的看守所,里面涉毒的挺多,大多都是以贩养吸的。不论这类人的故事和人生多么跌宕起伏,但基本都一样的结局,那就是一个人一旦沾毒,一生就彻底报废。

我开始进的一个号子里的挂角(老大)就是一个又吸又贩的。他过去在一个厂里跑销售,九十年代下岗后,因一次偶然机会,被朋友带着沾上了毒品,最后走上了以贩养吸的路。

他自己说,家里早已穷得啥都没有了,平时寄住在老母亲家里混天度日。先开始是小搞,控制不过线,逮住了就判个一两年的。进去了再出来,出来再继续。后来越搞越大,比如这次,估计得十年起步。

虽然他是下岗的,也是被人拉下水的,但丝毫不值得同情。他自己说,这个玩意儿害自己,还祸害了别人,包括体制内的干部、老师这样的人,男的、女的,最终因毒品家破人散。

这类人中最多的是专整“麻古”的。我开始以为是像鸦片一样的果实,后来才知道这是药片样的毒品。这群人不但自己吸,还宣扬“麻古”不是毒品,少吸无害。

一个来自云南跟缅甸接壤的人讲,他们那里雇工做活,必须上这玩意儿。上到七十岁的老婆婆,下到十几岁的娃,都有整这个的。当然,这是他们那个地方跟产地缅甸太近的原因,只是极个别现象。

搞这行的,他们自己有圈子,哪里批发,哪里零售,摸得清清楚楚。小打小闹的每次不能超过十颗,抓住了就坐年把时间的牢。见过一个专门贩这个的,一次在车上查处了两千颗,最后判了九年。

他们说的“粉”只有大玩家才敢搞,基本上就是在刀尖上跳舞。遇到一个在边境上贩的,第一次赚了五十多万,第二次就被捉了,后来判了死缓。

最奇葩的是夫妻二人都干这个的。不是男的进去了,就是女的进去了。有时夫妻两人同时进去了。还有一个更奇葩,姑姑带着侄子、侄女一起“富贵险中求”,姑姑判了死缓。侄子跟我们讲这话的时候,姑姑还没有出来。

他们自己也知道,如果走上这条路,被抓只是早晚。为啥?据他们讲,吸的人只要交待了卖的,处罚就轻;下线交待出上线,也会从轻很多。还说出圈子里的“潜规则”,因为有时交易会赊账,如果欠多了,你催急了,一个举报就会把你搞进去。

一个吸毒的人究竟会失去理智、丧心病狂到啥程度?他们讲的情况,远远超过影视剧或戒毒宣传片。他们口中的享受、煎熬和惨状不宜在此描述。

这些人一开始,都是被别人拉下水,然后从被人“害”到去“害”人,与其说是毒品的危害太大,不如说人性深处的恶一旦释放,注定会为害自己和他人。

远离毒品,更要远离此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