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自渡人生,才是强者

老话说得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的确,人哪怕眼泪流得再多,最后能擦干的,还得靠自己的手。因为靠别人,终究是不可能

老话说得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的确,人哪怕眼泪流得再多,最后能擦干的,还得靠自己的手。

因为靠别人,终究是不可能一直靠得住的。

而且老是想靠人家,老是在那里麻烦人家,早晚也会被人家嫌弃。

余生人这一生,就算风雨兼程,也要学会自渡,才能成为强者。

与过去和解,是自渡的开始

人如果总爱背着过往的包袱赶路,那走得越远,脚步就越沉。

到头来,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不说,还把自己心态搞崩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自号“醉吟先生”,他自己曾因直言被贬,最终抱负难展。

但他从来没有沉溺于“为何是我”的愤懑和惆怅,反而转念这样写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他最终还是放下了对仕途的执念,转身安静地在洛阳潜心整理诗稿,沉住气,静下心。

就算有时感到惆怅,但也会与友人诗酒唱和,如此找到了内心的一片安宁。

自渡的开始,是能做到跟过去和解。

然后,放过自己,重获新生。

作家史铁生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

的确,当你能接受一切,便能坦然地面对未知的一切。

毕竟,当你学会与过去和解时,便不是忘记,而是接受。

既接受了得偿所愿的,也接受了事与愿违的。

因为当你不再回头数自己的脚印,而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走,才能看清前方的路。

在当下扎根,是自渡的修行

其实,当我们在迷茫时,就别急着眺望远方。

而是清醒理性点,先把眼前能抓住的,牢牢握在手里。

毕竟,在困境之际,能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才是真理,才是聪明。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路程里,有一次靠自己穿越八百里沙漠。

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囊打翻后,他本可返回,但他立誓道:“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他拿出了自己的坚定信念,不再去想遥远的终点,只是r自己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

哪怕四天五夜滴水未进,自己也能凭着这个念头,硬是走出了绝境。

《菜根谭》有云:“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把心力聚焦于当下能做的事。

然后,尽可能在具体的小事里安顿好自己,这便是对抗虚无最有效的方式。

为信念坚守,是自渡的完成

事实上,一个人在自渡的路上,往往是孤独的。

但是也要知道,能支撑你走下去的,其实唯有心中的那点光。

就像诗圣杜甫,他的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

不过,即便是自己身处破茅屋之中,哪怕屋子被秋风所破。

可自己内心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对于他个人而言,哪怕自身境遇再困顿,也未曾磨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可以想象,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自渡之心。

于是,最终他凭借着这份超越个人苦难的胸怀,让他的诗篇历经千年之久,依然滚烫。

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余生,不管如何,都要守住你认同的准则,哪怕无人喝彩,也要坚定自己。

要知道你自己的信念,就是你灵魂的锚。

说到底,人这辈子,学会自渡,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傲。

而是在风雨中学会为自己撑伞,在黑暗中学会为自己点灯,然后靠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来。

最终,当你成为了自己的摆渡人,便再也没有什么能将你淹没,也没什么能将你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