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医保解除后,一批民营医院停业

医保协议解除三个月后,一民营医院停业来源:诊锁界综合编辑:北玄封面来源:pixabay近日,仙桃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一则公

医保协议解除三个月后,一民营医院停业

来源:诊锁界综合

编辑:北玄

封面来源:pixabay

近日,仙桃市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一则公示引发行业关注。

当地民营综合医院仙桃康和医院正式申请停业,这距离该院被仙桃市医保局解除医保协议仅过去三个月。

公开信息显示,仙桃康和医院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居民医保等多重定点医疗机构,其医技护人员规模近百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40%,内科、外科、妇产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设置齐全,开放病床近百张,曾具备相当的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尽管医保部门未披露解除协议的具体原因,但该院此前的一则行政处罚记录颇具参考价值:因“未对抗菌药物处方实施适宜性审核”,医院曾被处以警告及1万元罚款。这一细节虽未明确是否为医保协议解除的直接诱因,但已折射出医院在医疗质量管控与运营规范上的短板,为后续经营危机埋下伏笔。

一批民营医院申请停业

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在近期并不鲜见,医保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一批过度依赖医保的民营医院正陷入生存困境,“医保停摆即停业”的现象在多地重演。

陕西神木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停诊。这家 2011 年成立的二级非营利民营医院,曾是榆林市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及神木全民免费医疗的定点机构。2025 年 7 月,因内部人员举报骗保,医保服务协议被解除,医院随即发布全面停诊通知,当地卫健部门透露 “以后可能不开了”。

在安徽涡阳,运营 27 年的老牌民营医院 —— 涡阳阳光医院,同样没能扛过医保中止的冲击。2025 年3 月,该院因重复收费、过度诊疗等多项医保违规,被处以 6 个月医保服务协议中止。令人唏嘘的是,仅三个月后,这家投资 2 亿元、拥有 200 张床位且与多家公立医院结为医联体的机构,便因不按规定校验被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终结了近三十年的运营历史。

同样,成立 12 年的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大冶朋仁医院,因虚计费用、过度检查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追回医保损失72 万余元、罚款 110 万余元并解除医保协议,一个月后便申请注销执业许可。

更早之前,今年年初,四川省广元市两家医院——旺苍佳士康养医院和旺苍青林医院相继主动申请停业半年和10个月,而这两家医院均在2024年11月广元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2024年第五期曝光典型案件”中,因违规行为被通处罚并解除其医保服务协议。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残酷现实:医保资质是不少民营医院的“生死线”。

民营医院的生存软肋

民营医院对医保的高度依赖,是其失去医保资质后迅速陷入困境的核心原因。

数据显示,医保收入占非公立医疗机构收入的比重超过 70%,对多数民营医院而言,医保基金不仅是主要现金流来源,更承载着官方认可的诊疗水平背书。失去医保资质后,患者需全额自费就医,医院在价格竞争力上大幅下降,导致患者大量流失,经营循环随即断裂。

天津市曾有15 家民营医院因疑似重大医保违法违规被暂停医保服务,涉及金额达 1.5 亿元,部分医院直接陷入 "无医生、无法看病" 的停滞状态,足见医保对民营医院运营的决定性作用。

民营医院的 "医保依赖症",根源在于其发展历程与医保体系建设的深度绑定。医保体系快速扩容的阶段,民营医院凭借医保定点资质快速获取患者流量与现金流,逐渐形成“重医保、轻创新”的经营惯性,缺乏打造特色服务、拓展非医保业务的动力。

然而,随着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医保这把曾经的 "助力器" 逐渐变成了 "双刃剑"。

2025 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新规草案,明确医疗机构申请解除医保协议前,医保部门可核查其过去 1-2 年的医保结算费用,严防机构通过 "主动退保" 逃避监管。

在大数据 "天眼" 的监控下,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过度检查、串换项目等违规行为无所遁形,一批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生存的民营医院失去了生存土壤。

没了医保,如何自保?

面对医保监管趋严的必然趋势,民营医院如何摆脱“医保一断就停摆”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核心在于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管理",将合规运营与差异化发展作为破局关键。

合规是生存的底线。民营医院必须强化内部医保管理,建立覆盖诊疗全流程的医保内控体系:

一方面,一方面要配备专业的医保管理团队,对处方审核、收费标准、项目编码等进行全流程把控,坚决杜绝虚计费用、伪造医学文书、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欺诈骗保行为;另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医保政策培训与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医保结算中的隐患问题,主动适应监管要求。

差异化发展是突围的核心。民营医院需打破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单一经营模式,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可以聚焦特色专科建设,形成与公立医院的错位发展格局;同时拓展非医保依赖型服务,积极布局高端医疗、自费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等领域,降低对医保基金的依赖度。

此外,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医保部门的协同发力。业内专家建议,医保部门应主动探索与民营医疗的合作路径,充分发挥民营医疗的效率优势,这不仅能丰富医疗服务供给,更能为医保基金节省开支,实现多方共赢。

医保监管趋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靠违规获利的时代已然过去。对于民营医院而言,与其在医保依赖中被动承压,不如主动转型突破,以合规为基石、以特色为抓手,才能在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浪潮中站稳脚跟。

评论列表

你好
你好 2
2025-10-28 10:16
换个医院名称就是

用户17xxx00 回复 10-28 11:20
艹,你是懂得内行的[得瑟][得瑟][得瑟]

大爱无疆
大爱无疆 1
2025-10-28 11:26
你真的以为民营医院倒了对老百姓是好事?你看问题太浅显,大片面了。
shark
shark
2025-10-28 07:49
谁叫你乱来的!
用户28xxx75
用户28xxx75
2025-10-28 11:33
所有毛病公私立医院都一存在,不过就是在处罚上存在不同对待。不相信,你把有违规的公立医院也同样按解除医保协议处罚试试,关门歇业那要比民营医院更快。因为公营医院是大锅饭,亢员更多效益更差,真实生存能力更弱。双方的差距存在于制度与政策层面才是本质。
一生何求
一生何求
2025-10-28 11:53
光说民营,公立医院就没有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