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京大屠杀前,南京市民生活如何?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最近,一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全国上映,让更多国人了解到曾经那段屈辱的历史。那么,也有不少小伙伴疑问

最近,一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全国上映,让更多国人了解到曾经那段屈辱的历史。

那么,也有不少小伙伴疑问,在南京大屠杀前,南京南京市民生活怎么样?他们难道对外部战争一点也不关注吗?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南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

南京,当时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经济产值除开上海,估计也就南京能够位居第二了。

1936年,国民政府便针对南京,制订了规模庞大的首都建设计划,包括地产、轻重工业、教育、交通、商业等。

当时,为了快速启动国都改造计划,还邀请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国内建筑师吕彦直,绘制南京新城建设图纸。

按照首都建设计划,不仅有现代化的政府办公地,而且还有新的街道、供水设施、公园、林荫绿道等,来维持南京城市的美化。

当时,国府高层普遍认为,要把首都建设成全国第一等城市,中国才能在世界上有可以说话的权利,但是没有强大的国防,何谈和列强说话呢?

1936年10月29日,在南京还举行了首都第一届国民运动大会,桂永清担任大会副主席,运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传抗日,包括体操、军事等运动科目。

但是,在南京沦陷后,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大会,也就戛然而止,带来的却是三十万南京军民的血泪。

其实,就算是在南京大屠杀前一天,南京城内并没有太大变化,除开原本已经撤退的百姓,留下的底层百姓,他们觉得不过是一场可以停战的战役罢了。

道路上,行人来回穿梭,商贩沿街叫卖,过往的起床川流不息,只是不断会有军队路过,但是也让南京百姓内心十分心安。

在南京市民的眼里,他们觉得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自然会派遣重兵部署,日本人肯定占不了便宜。

再说了,拿下南京甚至比拿下上海的时间要长得多,其实这就是当时留在南京城内老百姓的真实想法,但是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离开这座城市,毕竟船票太贵了。

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给中国军队!

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表示:

南京大屠杀前,整个城市非常繁荣,街道宽整平坦,水路、铁路、公路、航运交通十分发达,各种电力、机械设备工业,在全国属于一流。

老百姓的生活也过得很好,就算是普通底层百姓,至少还是能够吃饱喝足,有一辆自行车在当时都算是大户人家,节假日一起约着三五好友,游览玄武湖。

也许,如果没有南京大屠杀,南京的城市建设,的确是中国乃至亚洲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