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千禧一代买钻新趋势?《钻石购买研究报告》揭示消费新主力

最近看了一篇蛮有趣的报告,讲钻石的,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是戴比尔斯集团新鲜出炉的《2025年中国钻石购买研究报告》

最近看了一篇蛮有趣的报告,讲钻石的,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是戴比尔斯集团新鲜出炉的《2025年中国钻石购买研究报告》,有几个部分实在是特别有意思,作为一名天然钻石的“铁粉”,我发现这里头有不少关乎我们口袋和品味的干货,咱们就用大白话捋一捋,看看现在买钻石这事儿,到底有啥新变化、对我们意味着啥。

首先,这报告的核心重点聚焦在两类对中国钻石市场举足轻重的群体:高收入人群(月入3万+)、年轻主力军(Z世代 & 千禧一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他们的动向,自然就看清了市场的脉搏。

Part 1: 高收入人群 - 天然的“压舱石”,但观念在变

我发现身边那些月入过3万的朋友们一直都是天然钻石的重要支持者,但报告显示,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也有些微妙变化:

1. 购买力依然稳健,但“保值”心结难解:虽然整个市场天然钻饰的购买率在下滑,但这群富裕朋友的降幅相对小一些。这说明他们还是天然钻的重要买家。报告直击痛点:钻石不再保值的认知成了他们不买的首要原因,其次才是“移情其他珠宝”。看来,大家花钱更理性了,对价值的持久性看得蛮重哦。

2. 买钻动机更“自我”:和普通消费者相比,高收入人群更愿意为自己买钻石,而不是仅仅为了结婚或者送别人。据调研显示,他们未来一年买天然钻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两倍——难么这就意味着,高端天然钻饰在“悦己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3. 出手更阔绰:这群朋友买的单件天然钻饰,平均花费高达14,135元,比普通消费者(10,035元)贵出40%!从款式上看,他们特别喜欢项链和耳饰,平均克拉数也更大。想想看,一条精致的钻石项链或一对闪亮的钻石耳钉,是不是可以完美展现高收入人群的品味和实力呢?

不过在购买渠道上,大家还是比较传统的。94%的天然钻饰还是通过线下实体店售出,说明消费者对线下服务和体验依赖度高。这就提醒品牌需要讲好故事,证明天然钻的独特与珍贵,同时线下的体验依然非常重要。

如果你是高收入群体,或者目标是高品质天然钻饰,报告提醒我们要更关注钻石的长期价值认可度。

Part 2: Z世代 & 千禧一代 - 崛起的新力量,但天然钻竞争激烈

年轻人是市场的未来,他们的喜好决定了钻石行业的明天。针对他们,报告揭示了几个关键点:

1. Z世代购买者翻倍,但天然钻“魅力值”下滑:好消息是,Z世代的购买者占比较2022年直接翻倍了,他们贡献了整个天然钻市场金额的16%。千禧一代仍然是绝对主力,占了市场金额近三分之二。但坏消息是,天然钻石在年轻人心中的“奢侈品排名”大幅下降了。 无论是作为礼物还是自己想买的东西,天然钻饰都在年轻人的购物清单里掉到了第7到10名。那么问题就来了,是什么比钻石更加吸引他们? 报告揭示,黄金、度假、智能手机、高端腕表都排在了天然钻石前面。由此可见年轻人的选择更趋多元和实用的体验导向。

2. 购买率:Z世代的天然钻购买率从2022年起有小幅上升,但千禧一代的购买率同期大跌了33%。Z世代表示,不买天然钻石最大的阻碍是觉得“价格太高”,而千禧一代最主要的顾虑也是和高收入人群一样的——担心“钻石不再保值”。价格敏感和价值疑虑并存。

3. 买钻用途:报告数据显示,相比千禧一代,Z世代购买的天然钻更多用于礼品馈赠(包括婚嫁);而千禧一代则相对更多体现在其他购买类型上。这可能与Z世代更处于婚恋高峰期有关。

由此可见,天然钻石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重新赢得年轻人的心!他们有钱、有潜力,但天然钻在他们心中的“光环”在减弱,被其他品类分流严重。解决“价格门槛”和重建“价值信心”是打动年轻人的关键。 报告也暗示,针对Z世代的婚恋礼品市场仍有挖掘空间。

总结:天然钻石市场的变局与坚守

这份报告其实是在告诉我们:钻石市场在经历深刻变化,消费者更精明、选择更多元。天然钻石行业需要直面挑战,创新营销,讲好关于稀缺、真实、情感与永恒的独特故事。而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能在更透明的信息和更多的选择中,找到那颗最能代表自己心意的璀璨星辰。希望这份解读能让复杂的报告变得更亲切易懂,大家买钻赏钻,心里更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