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永浩、西贝之争,经过几天的鏖战,昨天终于划上休止符。
宣布停战的是罗永浩,这是他第二次停战。第一次战火重燃,是因为贾国龙在朋友圈说他是网络黑社会。为避免重蹈覆辙、没完没了,这次停战,罗永浩特意两次提醒贾国龙闭嘴,如果这种程度的提醒都不能让贾总闭嘴,那西贝始于贾,又死于贾,就是因果不虚,谁都救不了了。

不过网络无败绩的罗永浩还是狠,虽然宣布停战,但他并没有让西贝的日子好过,相反,可能处境更惨。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罗永浩变成了西贝的救世主。
罗永浩在停战宣告中,表示因为担心贾总为了面子,不惜让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企业毁于一旦,砸了近两万名员工的饭碗,因此于心不忍,决定息战。

这一段几乎是给贾国龙定性了。因为你,西贝半死不活,要是你再开口说话,西贝就能死透。
西贝这几天又是搞员工誓师大会、又是给员工发500块红包,试图稳定军心。网红留几手给贾总的公关建议就是发动群众卖惨,让人海淹死罗永浩。

上下滑动浏览
没想到罗永浩一个反手,轻而易举就成了西贝员工的救世主,而西贝的创始人,反倒成了置员工生死于不顾的好战将军。
“生活比小说精彩”在此有了鲜明佐证。
其次,罗永浩表面息战,其实发动了另外一场更可怕的战争。
他开放邮箱,请律师为西贝的消费者维权,一部分顾客会走上集体维权之路,后续动作可能够西贝喝一壶。

第三点就更厉害了,在中国互联网界,拿捏公众情绪这一块,罗永浩认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在最后的简短说明里,罗永浩不仅顺带宣传了他最近新启动的项目,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还放出一个爆炸性消息。
我复述可能都会有敏感词,大家直接看原文吧。

初看这一段,我心里也一激灵,怒火腾地就起来了。不过看到留言区,我又清醒过来了,不愧是你,但凡混过十年以上的互联网,谁不得尊称一句“龙哥”。

这句所谓的“玩笑”,妙在何处,我给大家拆解一下。
它很容易激起网友内心深处最为剧烈的恐惧、反感与保护欲,而所有要保护罗永浩的人,都会坚定地站在贾国龙的反面。
这个假想敌是谁,“玩笑”又因何而起,不重要。重要的是网友的好奇心和保护欲被激发起来,但如果有人较真,要深究这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自己编造,罗永浩也不怕。因为他自己已经在评论区辟谣了,你就不能说他传谣。
所谓“预防”,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种理解。
但老罗肯定清楚,互联网永远只会记住激发大家情绪的那个点,真相如何根本不重要。
果然今天各自媒体都开始说罗永浩被“kua省了”,于是更多网友心中最朴素的正义被激发了起来,甚至一部分还在观望甚至原本中立的网友,也开始站队罗永浩。


别的不说,我也没有太多发言权,单就滴水不漏的网络战,罗永浩这波操作,我是大写的服气。
作为网红鼻祖、网络吵架的常胜将军,罗永浩的胜利从来不是侥幸,而是对人性、网性、文学性的精准拿捏,正说反说滴水不漏。他做企业可能差点火候,混网络人家是真有两把刷子。
这两把刷子值得各位企业家深入学习。尤其西贝的贾国龙总,时代变了,网络舆情无处不在,企业家走出信息茧房迫在眉捷,不然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这次的罗永浩西贝之争,更确切的名字应该叫“贾国龙作死记”,或者“西贝是如何自杀的”。西贝为贾,两者的意思差不多。
我不觉得贾国龙是单纯因为好面子,才跟罗永浩硬杠,虽然贾国龙的确好斗。
贾国龙在学生时代特别喜欢打排球,他喜欢对抗性的游戏和有对手的运动。“一个人运动,我就觉得无趣,坚持不下去。一冲突灵感就来了,一碰撞火花就出来了。”
这么说吧,能成大事的人,就没有不好斗的。但作为做了37年餐饮,把一个单店做到400多家连锁的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在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难吃、贵的时候,第一时间跳出来要告他诽谤,绝不是因为面子,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理。
在他的信息茧房里,西贝就是优等生,比他差的多了去了,他才会觉得委屈难忍,觉得自己的亲孩子被冤枉了。
包括很多企业家在朋友圈声援西贝,都提到了西贝的标准化与管理是行业翘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茧房,贾国龙才敢声势浩大地展开欢迎参观后厨的活动,没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好家伙。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餐饮业的行业内部标准,与老百性心中的那杆秤,距离很远。这中间的信息差,没有人来补齐。
餐饮人默认大家知道连锁餐饮一定是中央厨房、部分预制,否则根本不可能支撑几百家门店的标准化快速出餐;老百姓则默认你所谓的透明厨房、食材新鲜,就是当天早晨去菜市场买来、洗干净,厨师一盘盘炒出来的。
餐饮人觉得在自己的中央厨房加工,到门店加热加配料上桌的不是预制菜,所有东西都放好、卖给顾客可以自己加热的才是预制菜,但在顾客眼里,你只要不是现做,都是预制菜。
贾国龙的硬杠,底层逻辑是他只了解自己的行业,在一个并不算严格规范的行业标准里,他认为自己无过。
连锁餐饮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花在中央厨房、供应链端的心思可能远远大于如何让老百姓满意,这才是细思极恐之处。
今早太二又因为出餐太快上热搜了。其实这些热搜都不用看,开在商场里的连锁餐饮,不用中央厨房、不用预制调料包的,根本没几家。

所以罗永浩撕西贝的这泼天流量,其它连锁餐饮最多只敢摆摆姿态,没人敢真蹭。毕竟连最爱蹭的汪总都保持了宝贵的沉默,你猜为啥?
这流量,只有街头小店敢蹭一下。可但凡你去街头小店的后厨看看,极大的可能转头还是觉得西贝靠谱。
街头小店,尤其开在居民区中的,光蟑螂老鼠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有一说一,现代化中央厨房,在标准化、卫生、品控等方面,绝对优于街头小店。大家缺的是什么?行业标准的科普。
西贝事件之所以舆论一边倒,是因为大家的情感被伤害了。
营养专家顾中一科普冷冻西兰花的营养成分,比老百姓眼里的所谓新鲜西兰花更高,虽然他的文章资料详实、科学依据拉满,留言却被骂了几千条。
平时不科普,现在来科普,老百姓同样还是情感接受不了。

昨天跟一个做餐饮的老板聊这件事,他说行业内普遍同情贾国龙。作为全球餐饮最发达的地方,国内中央厨房既是趋势也是无奈,不然你根本供应不上那么大的客流需要。
别说餐馆了,现在大部分的蛋糕店、面包店都是中央厨房先做好,再配送。尤其蛋糕,很多也是冷冻在冰箱里,临时解冻端给顾客的。
这些如果都告诉顾客,可能店里就没生意了。
你瞧,不仅贾国龙,很多餐饮人其实都活在这种信息茧房里。
在快速扩长的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的标准,而这个原本有义务跟大家解释清楚的标准,没人愿意冒险去做解释与科普。
甚至因为没有出台具体的预制菜标准,餐饮界的标准,就变成了“问就不是预制菜”。
罗永浩作为掀盖子的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老百姓都欢迎。目前有消息表示,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这套标准,有望实现预制菜统一定义、信息披露、禁止添加防腐剂、强制要求冷链升级。
罗永浩与贾国龙之争,促进行业洗牌,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需要罗永浩。但我还是想斗胆说一句,希望大家同时能够控制情绪、切勿极端。
不要把网络蔓延的“不喜欢就搞死”的风气,用在西贝身上。建立一家三十多年的企业不容易,近两万名从业人员也不容易,他们每一个人后面可能都有一个不怎么容易的家庭。
这两天看贾国龙的采访,发现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犟种。大学二年级退学,误打误撞进入餐饮行业。
他说自己是个遇强则强的人。“你否定了我,你说我不行,给我的动力还更大。我的动力是给你做出来让你看,你否定错了,你没看懂,这方面我特别强烈,其实是自信,我是绝对自信的。”
真心希望贾总把自信用对地方。不要用在跟罗永浩吵架,你那自信没用,吵不过的,而要用在做给罗永浩看。等做好了,邀请罗永浩参观,我相信他会去的。
甚至贾国龙可以上一期“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讲讲中国餐饮20年,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中央厨房的好处,犟种遇犟种,那得多有看头啊。
同时还希望贾国龙经此一役,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这个“寒”,本质上是没人再愿意跟你说真话,没人再促进你反思,周围全都是马屁精。任何一个人,当你的周围全是吹捧表扬的声音时,就要知道,“寒”来了,离冬天不远了。
如果贾国龙做不到以上,一个企业的倒下就不能怪罗永浩了。他只是敲了一下警钟,把警钟变丧钟的,还是自己。
(我是艾小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