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晚期肺癌降期手术或成新规范!

一直以来,我都是晚期肺癌降期手术的忠实拥趸。因为在我看来,靶向药即便效果再好,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所以靶向耐药的比例才

一直以来,我都是晚期肺癌降期手术的忠实拥趸。因为在我看来,靶向药即便效果再好,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所以靶向耐药的比例才会这么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药物控制的效果,就需要在肿瘤负荷的低点,针对残存的耐药细胞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清除,这就是晚期肺癌降期手术的底层逻辑。

这种疗法作为最新的诊疗理念,尽管我们已经看到多个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数据支持,但在前瞻性的数据方面却始终未实现零的突破。

不过,在今年的世界肺癌大会上,分享了多篇关于晚期肺癌降期手术的前瞻性数据。

今天郑医生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EGFR降期

这是来自中国台湾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数据,纳入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

在靶向治疗有效的前提下(3个月),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仅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另一组则在靶向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原发肿瘤进行额外的手术治疗。

研究最终纳入了72名患者,其中,36名接受单纯的靶向治疗,36名接受靶向联合手术治疗。

截至2025年3月18日,两组患者的生存结局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单纯靶向治疗组的不进展生存时间为15个月,而联合手术组的不进展生存时间则显示为未达到(Not reached)。

分析表明,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可以降低50%的复发风险。亚组分析数据则进一步证实,额外手术带来的获益是相对稳定且可靠的。

ALK降期

在另一项研究中,来自MD Anderson的研究团队探讨的则是针对ALK突变晚期肺癌的降期诊疗可能性。

与EGFR降期的研究不同,这项研究的降期诊疗并不局限于手术,而是包括手术在内的一系列局部巩固治疗手段(Local Consolidative Therapy, LCT)。

研究结果显示,额外的局部巩固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即使在校正其他因素后,这种局部治疗仍可降低80%的复发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一发现为晚期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局部巩固治疗进一步控制肿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肺癌治疗进入体系化诊疗时代

过去,我们不断追求对新药的开发,却往往忽视了药物的局限性。

任何药物都有其特定的用药机理,这意味着它们不可能对所有肿瘤细胞都有效。因此,总会有一部分肿瘤细胞残存下来。

在传统的治疗观念中,我们只能被动等待肿瘤长大,待其达到进展标准后,再重新寻找耐药机制,重启抗肿瘤治疗。

然而,2025年的世界肺癌大会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现在开始,我们可以对肺癌展开“车轮战”:先用药物杀死敏感的肿瘤细胞,再通过手术清除耐药细胞。

采用这种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负荷,延长药物的耐药时间,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

这种“车轮战”的诊疗模式并非追求肿瘤的完全治愈,而是通过大幅度降低肿瘤负荷的方式,去杀灭潜在的耐药细胞,追求更长的药物控制时间和更加稳定的治疗效果。

正如军事战争已经进入体系化战斗时代一样,肺癌诊疗也即将进入体系化诊疗时代。

从药物的联合到必要的手术干预,更新的治疗手段与更加灵活的诊疗理念相结合,必将在抗癌战场上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在最后

晚期肺癌降期手术的出现,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为医学界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医学是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

而晚期肺癌降期手术,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完美结合。它让我们看到了抗癌战争中新的希望,也让我们相信,肺癌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